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产业集群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协同理论,把物流产业集群看作是一个动力学发展系统,对物流产业集群溢出效应的控制参量和自组织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物流产业集群协同溢出效应演进过程中的协同增长、竞争和共生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呼包鄂新型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定量的角度探究了城市群与物流产业集群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实证结论,构建了城市群与物流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型,分析了呼包鄂城市群与物流产业集群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艳梅 《物流技术》2013,32(2):69-70
简述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及物流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竞争优势,指出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的格局。而区域物流产业又通过产业系统、竞争协同和资源协同等三个方面来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汽车琴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并从内源和外源两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环境下汽车零部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得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系统原理,结合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协同主体结构和协同过程两个维度,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南浔临港木地板产业集群协同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考查相关因素对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影响程度。针对协同企业相容性、物流协同能力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引导、构建协同管理平台、注重协同伙伴的选择、引入激励机制及提升协同过程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长森 《物流技术》2014,(17):267-270
运用系统原理,结合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协同主体结构和协同过程两个维度,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南浔临港木地板产业集群协同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考查相关因素对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影响程度。针对协同企业相容性、物流协同能力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引导、构建协同管理平台、注重协同伙伴的选择、引入激励机制及提升协同过程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白杨敏  李炎 《物流技术》2020,(3):48-54,156
首先基于生态学理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论,界定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从产业核心层、技术核心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分析其创新协同进化机制;然后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TOPSIS方法对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但存在规模效率过低、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提升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定性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以重庆的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建议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滕佳 《物流技术》2011,(13):36-38,45
定性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以重庆的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建议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图用生态学的价值观念和方法,遵循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探讨物流产业生态化整合的路径及其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物流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指出,可以通过构建物流产业生态系统、第四方物流驱动第三方物流集群、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供应链协同运作等途径进行物流产业的生态化整合;  相似文献   

11.
李学兵 《价值工程》2012,31(31):164-166
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与否表现为产业集群度的高低。产业集群度取决于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设。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局在于集而不群。集而不群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制约其竞争力的提升。合理选择产业集群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集群内完善的中间组织和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品牌推广传播,可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解决产业集群集而不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曹锦文 《物流科技》2010,33(6):36-38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总会遇到集群衰退、集群创新力下降以及产业集群抵御环境变化能力下降等不可避免的系列问题。由于初级产品产业比重大、附加值低等,河南省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急需解决。通过对河南省产业集群现状的分析,抓住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基本特点和共性问题,基于供应链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存在的劣势和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系统才能解决。针对河南省不同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各自特点,提出构建河南省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体系策略即构建跨区域的产业供应链体系,规划出重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战略,产业集群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ublic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poli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using data from 43 European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government policie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within industrial clusters.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that package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are specifically geared towards improving the local asset base are effective in overcoming obstacles to growth of industrial clusters. However, when age is used as a control variable the weak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y packages and growth of industrial clusters disappea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dividual and packages of public policies are not strongly connected to either high levels of co-operation, or high growth in industrial clusters. Moreover, no clear evidence was found that high levels of co-oper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growth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the light of the failure to find clear-cut associations between public poli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paper outlines a research agenda to help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14.
何霞 《物流科技》2011,(7):75-77
河源作为广东省一个欠发达城市,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来提升河源产业集群竞争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七大产业集群。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物流体系发展的联系。产业集群己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物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物流体系的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和保障。基于河源市产业集群和物流体系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对物流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集群网络的视角分析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并将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绩效形成的过程机制可以分解为三个关键问题: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分析,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对企业从创新网络获取知识的影响分析,以及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分析。最后,通过构建集群创新网络—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绩效的综合概念模型,揭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知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汉嵩 《价值工程》2009,28(7):110-113
产业转移与厂商重新选择厂址是连在一起的。多数厂商选择同一区位就可能导致产业的空间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从研究厂商选址到产业空间集聚的微观机理出发,深入研究厂商选址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原因,并从中得到我国如果实现产业转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本身属性、技术创新主体及环境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的三大影响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影响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形成的动态变化的有机体便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机制。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而要从三大影响因素入手:提高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比率,加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中观和宏观环境。以此不断地完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再创新和扩散。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介绍和总结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成都产业集群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成都市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成都市产业集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在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在空间上集聚了大量的物流需求,为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的构建及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物流园区,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集聚地,能够提供集成化、专业化、多样化的物流服务,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文中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解析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的互动发展,以苏州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为例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并提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田卫东  汪洁  杨杰 《价值工程》2010,29(23):39-4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但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山东梁山专用车产业集群为例,探讨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