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长期做基层工作,对中央提出的城镇化道路感受特别深.我认为,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城镇化,需要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搞城镇化建设的时候,基础设施要先行.城市地下管道不行,污染治理不行等问题都必须克服,不能再重复过去的老路.城镇化又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使城镇化具有地方特色. 城镇不同于大城市,不能像烙大饼那样一圈一圈地建设,如果那样的话,城镇压力就大了,既不科学,也没法生活.有些国外小城镇非常漂亮,环境优美,生活质量也很高,这才是发展方向.大城市发展得好,但污染也严重,就业压力也大,竞争激烈.在山清水秀的城镇生活,环境好,压力也不大.但是,城镇管理也要像大城市那样严格,过去的乡镇变成了城镇,乡镇老百姓向城镇聚集,产业也在聚集,再像管理乡镇那样就不行了,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想要生活得更好,便捷的交通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像通达人体的经脉,不断延展的道路构筑了日益扩大的城市躯体,城市得以一天天"长大". 道路的变迁,就是城市的变迁.从内部交织的公路交通到外部延伸出的纵横铁道,在从无到有、从疏到密的渐变里,便可以牵引出一个城市的成长脉络. 从城市内部的"青黄不接",与省内相邻沿海城市间的"老死不相往来",到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发展史,也同样可以从城市的第一条道路开始说起.  相似文献   

3.
蔡亚林 《经济》2007,(5):86-87
没有一个产业像旅游业那样能极大地促进一个城市的开放. 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国际化色彩最浓重的产业之一,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出走     
黄爱琳 《商周刊》2014,(1):77-77
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每次听到这些话时,心里都会有少许难过,毕竟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偏偏人们却不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觉有点悲哀!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工厂农民工,他们工作和生活都在城市中,但却不是城市人。他们想要融入城市,却有这样那样的障碍因素阻碍着他们的进城之路。在基于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探讨了工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参加工作快10整年了,我几乎参与了我所在这座城市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市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大量城市基础设施的建成,使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提高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感到非常自豪.然而有件事一直像块石头一样压在我们这些城市建设管理者心头,那就是被国人戏称为"拉链式"的城市地下管线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海租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它是西方的市政策划者带进了近代的技术,通过中国人民的手兴造起来的,它促进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发展,其历史作用不容低估,但还不能说是中国近代第一城;青岛、大连等城市也应作如是观;至于唐山、武汉,有了近代化的工业基础,铁路建设等,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先进了一步,但是并没有像南通那样整体的、全面的城市建设。一百多年前在工业革命后,西方大城市急剧发展,工人生活状况日益低劣。为了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先是出现一些“工业慈善家”,努力改善工人的生活。例如:罗伯特·欧文在1816年建立合作公社,1824年他…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等社会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城市景观和城市景砚设计逐渐诞生和发展起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景观也经历了从注重"殿堂"列注重"生态"的转变,然而,随着城市越来越快速的发展,由于城市形象提升的需要,要求城市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入城市文化的内涵,然而正是这一城市形象提升的需要在某些时刻却变了味,人文因素大大的冲淡了生态因素在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而我们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从业者,必须清楚地看到,城市景观设计所面对的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我们必须正确的运用景观设计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城市美化的需要、同时也要保证城市景观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9.
没有人民币汇率调整那样的鲜明分歧,也不像知识产权谈判那样的棘手,更不会产生如同反倾销和反补贴那样的不满与对立,清洁能源在中美经贸框架中被看作是既没有摩擦成本同时能够产生共赢的合作项目。也正是如此,借助着政府高层的强大推动力量,围绕着清洁能源合作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摆正位置,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牢固树立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提起环保,许多人在渴望远处的天蓝水碧时,时常感到的却是身边的限制:这样不行,那样不许,动不动还得不嫌麻烦自己收拾.原来,环保生活落实到自己头上就像吃烤红薯,闻起来香,"体验"起来,嗯,不过如此.  相似文献   

12.
邓红军 《经济论坛》2007,(18):119-12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农业产生新的变革,也广泛影响了农村的政治与文化生活。尽管目前还无法像城市信息化那样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程相伴相随,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区开发功能与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城市滨水区开发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滨水地区的开发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城市建设的需求,是为了满足对高质量生活追求.滨水区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它们都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承担着城市的重要职能.其次对滨水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定位、游憩空间、景观空间、生态可持续、多样的可达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士宁 《经济论坛》2007,(11):63-65
长期以来,新古典主义一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主流.然而,实践中的市场制度与新古典主义世界极为不同.在市场制度的实践中,到处充斥着信息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al information):各个决策者拥有不同的信息,交换的一方常常知道与交易有关但对方并不知道的信息.例如,一家股份公司的所有者并不像公司的直接经营者那样详细知道公司的成本和竞争情况;雇主无法完全监控工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人寿保险公司不可能像投保人那样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现状;拍卖者不可能对潜在购买者的支付意愿有完全的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也由于城市人口的密集化加深,城市中的建筑物一般都呈现高层化。高层建筑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应用上了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得高层建筑不在像以前那样单一片面,而变得多面化了。那么结构转换层到底是怎么的一个技术,又有怎么的施工特点呢,本文,我们简要的进行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6.
刘新建 《经济论坛》2003,(14):69-69,73
秦皇岛是我国的一个著名中等城市,曾被冠以“国家园林城市”、“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容貌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夏都”等多种称号。但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秦皇岛仍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城市(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没有像她的旅游环境那样著名。为了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重新进行了城市定位,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城市定位是: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工业港口旅游城市。新的发展战略是:以港兴市、旅游兴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对秦皇岛市的…  相似文献   

17.
请设想,一架军用宽体喷气飞机就像外星人使用的巨大运载飞船那样运载着无人驾驶战斗机;或者一架没有声震的超音速运输机;以及能乘坐1000人的民航班机.再设想一下,一种巨大的更像是船只而不像飞机的扁平形状的航空器,它能承载5000人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各地方城市都在加大力度打造自己的特色风貌,其中城市建设的投资力度增长幅度最大. 城市道路凝聚着城市人们的社交精神,展现着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优雅礼仪.城市建设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城市道路.道路及道路两侧的布置在构成城市景观形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刘宝华 《经济论坛》2005,(11):28-2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经济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在我国持续20多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后,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形势,所做出的实事求是的战略选择。因此大家现在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建设问题。所谓准资源枯竭城市就是资源即将耗尽的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资源枯竭型的城市中,煤炭型的城市占了较大比例,比如东北许多城市面临资源开采已经枯竭,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我们认为应该在资源枯竭出现之前,采取措施去发展能源型的城市。就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样:环境污染的治理应该在污染出现前,而不是等到污染结果出现之后。  相似文献   

20.
一、 课题的确立 初中语文的群文阅读, 大多是诗歌和散文. 散文既没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也没有诗歌那样动人的韵调节律. 但散文却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有时, 它像路边的一朵野菊花, 芳香扑鼻; 像山谷的一弘清泉, 沁人心脾; 有时, 又像在雨夜, 听一位朋友敞开心扉, 倾诉衷肠; 在一片落红飘舞中, 感悟人生真蒂, 聆听宇宙妙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