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经营城市"的必然性及其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营城市是将城市各种资源视为有经济价值的商品,按照价值规律要求进行市场化运筹,以扩大城市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经营城市客观上容易扩张城市建设规模,产生大量的财政赤字和过度负债,形成经营风险.而为弥补建设资金缺口所采取的土地、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无形资产等的经营,又进一步扩大了风险波及范围.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经营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和城市管理者们关注的热点。城区内的国有土地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现在不少城市都以“经营土地”为手段筹措更多的城市建设资金,如浙江省杭州市2001年经营土地的收益为40多亿元人民币,已成为杭州市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要搞好土地收购储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等工作,对城市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即经营城市的重点是经营好城市的土地。“经营城市”实质上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及城市政府职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完…  相似文献   

3.
经营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正在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在实践中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营城市的核心内容是运作好城市土地资本和地域空间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经营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政府的最大资产。过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用地大都是行政划拨,无偿使用的,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资金也大多来自国家拨款和地方财政投入。“城市就像地铁一样,乘客付一次钱,只要不下车,就可以无限期享用。”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政府对城市建设的资金包袱越背越重,城市发展欠帐越来越多。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城市国有土地的使用由过去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使用转变为有偿、有限期、可流动使用,并通过经营城市,把土地资产转化为土地资本。在香港,城市土地提供了近70%的财政积累。杭州市经营土地资本的收益每年以56%的比例递增,上交市财政的资金由1997年的几个亿上升到去年四十多亿,上交的比例是出让价的55%。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广筹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河北省高邑县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自1998年以来高邑县年财政收入只有6000万元,县城建设投资却达2亿元。投入如此巨资搞城建,钱从哪里来?高邑县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在实施城市经营战略、走以城市发展城市的路子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开展土地储备,为经营城市土地提供制度保障。土地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自我国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以…  相似文献   

5.
“经营城市”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城市决策者必须站在更高、更远、更实的角度,以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以业主管理的身份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本推向市场,滚动经营,达到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的目的。这种充分利用城市自身功能,盘活资产,吸纳资金,超常规地加快城市发展的做法,就叫经营城市。  相似文献   

6.
土地出让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加强土地出让金规范管理,既是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也是财政部门的职责.多年来,我们通过收支预算规范管理和制度约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既提高土地出让金收益,也保证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殷邦权 《经济师》2007,(12):294-295
人为"平抑市场房价"解决低收入家庭买房难问题显然开错了药方。部分地方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无力拿出很多钱修建"解困房",只有运用市场机制吸纳民间资本,以房地产业为主体模式进行城市经营,以拉动城市土地级差地租和房价而获益,采用资金再分配解决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和资源再配置以满足城市居民增加的城市功能需求,必然形成城市经营与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的良性循环效应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土地依赖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常见的一类,其业务通常比较单一,即以土地资源为基础进行融资,取得资金后用于市政建设,本文以A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土地依赖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分析了其经营和融资状况,并对此类平台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华明镇通过"宅基地换房"土地开发整理新模式在为中心城市提供了大量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又提供了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资金。利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华明镇宅基地换房背景分析,分析了华明镇模式在农用土地流转、征地补偿、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城镇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认为华明镇模式是目前解决大城市地区农村城市化面临的土地和资金问题可供选择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使城市和农村土地存在巨大的价格级差.近几年,土地转让收入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从以宅基地为主的村庄占地中腾出土地复垦,指标可以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掀起了一场"农民上楼"运动.农民出于自身利益,不愿上楼.  相似文献   

11.
郑润梅  路小仓 《生产力研究》2003,(3):148-149,155
经营城市的核心是土地的经营 ,本文从土地资源的本质属性和土地资产的社会属性为基点 ;以合理经营城市土地为核心 ;以经济、合理、有效经营城市土地为目标 ,论述了政府行政许可制度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和资产经营中的问题、作用以及改革完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土地公开出让,既发挥了市场机制,减少了土地腐败案件的发生,又盘活了闲置,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土地,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对于菏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哲远  吴次芳  盛乐山 《经济地理》2003,23(4):508-512,546
通过分析温州市城市土地经营中存在的非市场行为,认为城市土地经营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指出城市土地经营可供选择的交易方式和客体类型,并商讨发展城市土地经营的主要对策: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以多种形式经营划拨用地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在当前土地资源稀缺、土地收益大量流失的状况下,要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潜在的价值,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就是政府高效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是在当前国家紧缩“银根”的形势下,以占用大量资金为条件进行运作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资金瓶颈问题.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具有优良的品质.本文在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行城市土地资产证券化及突破模式的探索,为解决我国土地储备资金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狭义的、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经营的思想着重于城市资源的市场利用,从而形成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产出循环上,因此,城市经营本质上是服务于建设资金筹集这个目的的。这种资金导向的理解不仅对城市经营理论的传播产生了误导,而且对经营城市的实践指导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经营的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城市功能发挥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变得更加稀缺。为此,城市政府在促进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的过程中,必须以经营理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范式来配置稀缺的城市土地。然而,城市土地经营不是“炒地皮”,而是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载体,在“优地优用”的土地资源配置中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把土地资源转变成为土地资本,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置和协同。  相似文献   

17.
资金和融资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障碍,城投公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巨大的融资和偿债压力。各地政府为解决资金和融资问题,普遍的做法就是把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用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的来说有三种模式,即土地储备中心模式、一级整理模式、划拨增资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劣,本文通过分析其不同特点,提出了城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用的以土地收益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宁德市蕉城区地理条件优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础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因没有走经营城市之道,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的需要,应立足区情,正视困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用市场眼光认识和审视城市建设,走出一条资金筹措多元化、建设主体企业化、资源利用商品化、政府行为规范化的经营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19.
统筹发展思路下城市土地经营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 ,政府城市运营 ,开始从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 ,经营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文章提出宏观调控、规范机制、完善市场、强化管理、机制创新是加快土地经营步伐的关键环节 ,对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建立与完善规范的土地经营机制 ,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实施土地“阳光工程”、土地经营中的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云  戴晓云 《经济师》2014,(12):264-265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人口的减少,乡村用地规模缩减,通过置换等多种途径将乡村用地转化为城市或工业用地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置换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整理形式适应了当前城镇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渐在各地城市化建设中加以推行试用。多年实施的土地置换经验表明土地置换是实现存量土地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当前节约耕地、充分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建设资金渠道、促进城市更新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无锡市为例,对土地置换与农民利益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