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威  孙娜 《经济论坛》2007,(4):114-115
表外业务是指不列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构成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负债,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业务等。表外业务的披露,是风险监管和创新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合法性、绩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种监督行为。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提出,本身就是为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为加强企业的“三改一管”应运而生的。一.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发展或称延伸而来的,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把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归进财务收支审计的范围,但它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财务收支审计与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是我国经…  相似文献   

3.
曾洁 《时代经贸》2012,(6):85-86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与持续经营假设存在冲突,我国在会计实务中主要通过限定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范围实现与持续经营假设的技术性衔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直接应用导致资产或负债价值非稳定性,是无法保证会计信息处理方法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原因。通过设立“资产或负债持有损益”科目分离资产或负债持有损益后,能够使资产或负债初始价值处于稳定状态,可以有效扩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的接轨,新的会计准则在各行各业的全面推广,利用报表内会计科目中资产或负债的人为调整来达到调整当期利润,减少或逃避税收的目的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于是,利用或有资产或负债来调节当期利润的手段变得越来越有效和隐蔽,成为各国税务部门严查和防范的重点。因此,了解或有事项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必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国家税收管理人员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避免将前期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直接计入发现当期的损益,是目前流行的收益列报“损益满计观”的一个例外,这种方法有助于本年度收益的如实反映。但是,追溯调整法不影响当期损益的特点同样可以被公司操纵,成为调节收益在不同会计期间“分配”的工具。在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避免将前期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直接计入发现当期的损益,是目前流行的收益列报“损益满计观”的一个例外。这种方法有助于本年度收益的如实反映。但是,追溯调整法不影响当期损益的特点同样可以被公司操纵,成为调节收益在不同会计期间“分配”的工具。在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避免将前期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直接计入发现当期的损益,是目前流行的收益列报“损益满计观”的一个例外,这种方法有助于本年度收益的如实反映。但是,追溯调整法不影响当期损益的特点同样可以被公司操纵,成为调节收益在不同会计期间“分配”的工具。在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我国会计人员应改变原来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形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不断增大,会计人员需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如实地确认和计量企业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以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在许多方面,霈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以对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人员需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如实地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以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与持续经营假设存在冲突,我国在会计实务中主要通过限定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范围实现与持续经营假设的技术性衔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直接应用导致资产或负债价值非稳定性,是无法保证会计信息处理方法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原因.通过设立“资产或负债持有损益”科目分离资产或负债持有损益后,能够使资产或负债初始价值处于稳定状态,可以有效扩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中指出:“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在运用谨慎原则时,具体来说,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和金额。通俗地讲,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对于可以估计的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予以预计。谨慎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事项很多,本文仅从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个准备帐户来谈谈谨慎原则在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可回收金额,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笔者在此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盈亏不实现象较为严重,且带有普遍性,这一状况不仅掩盖了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给上级部门和领导决策造成失误,而且不利于中央银行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和调控。长此下去,存款人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一、主要表现1、随意调整收入。主要表现:一是人为调整贷款利息收入,将应纳入当期损益的表内利息收入转入表外核算,或者将不应纳入当期损益的表外利息收入转入表内核算;二是隐瞒收入,将手续费收入、变相“三产”收入、房屋出租收入等非主要业务收入,计入其他负债科目和过渡性科目中核算;三是极少数行私设账外账,转…  相似文献   

14.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其中的一条。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07,(4):250-250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可以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银行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相似文献   

16.
汇兑损益处理方法的数学论证符世斌《上海会计》1993年第6期上刊登了黄蓉同志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汇兑损益处理方法的探讨》一文,该文指出;对外币帐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汇率折算当期汇兑损益的方法(简称期末折算)与年终一次折算的方法是一致的。其他...  相似文献   

17.
一、职工福利费 1 职工福利费的提计。 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要依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要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要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相似文献   

18.
第五讲 中外合营企业外汇业务审计(下)四、中外合营企业外币兑换损益审计汇兑损益是指由于记帐时间的差异,在记录外币业务发生时与结算时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形成的收益或损失。 (一)汇兑损益核算审计汇兑损益分为已结算交易发生的汇兑损益和年末调整外币帐户余额的未结算交易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两类。在已结算交易发生的汇兑损益中,又分为外币资产、外币负债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和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它们都是已经实现的汇兑损益;期末对外币帐户余额按年末汇率进行调整发生的差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占有较大比重,并经常成为一些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本文希望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统计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会计盈余指标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利润操纵的方法(一)通过挂账进行利润操纵 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该处理的费用时.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入损益。但有些企业为了使当期盈利,则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财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