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虹  卓俏青 《生产力研究》2005,(10):103-104
本文通过对“均衡”和“演化”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范式的演进进行美学剖析,从中折射出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对经济学的指引,以及演化经济学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分析模式的超越,并尝试以“中和美”中“度”的思想来弥补西方“和谐美”二元对立指导的经济研究范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以人为载体,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也是一种时间性和空间性相结合的时空艺术。我国古代所说的“乐”,就是对音乐、舞蹈、诗歌相互结合为一体的总称。人们常说的“乐之在耳者为声,在目者为容”,具体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音乐和舞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西方有一种“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的说法,“灵魂说”是适应西方芭蕾舞剧创作的一种规律和要求,未必完全适应我国舞蹈创作的实际,但这一点说明在西方芭蕾舞剧创作中,非常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式古典园林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两枝奇葩。本文介绍了这两种园林艺术形式的特点,分析了在不同的美学思想、绘画及建筑艺术影响下,两者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风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环境美学强调环境建设要重视生态的维度,以实现文明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环境关是“生态文明”在环境上的体现。环境美学不只是环境美化学,还是环境保护学,它为环境保护提供美学理念和新的高度。没有人文精神包括美学观念作指导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真正的保护,有时会造成对环境的另一种意义的破坏。环境美学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最高的美学追求。这和谐包括诸多利益的平衡,正是这种平衡从根本上保证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环境美学将“乐居”视为环境美的最高功能,注重生活环境的软件建设。营造“乐居”的环境,让人们生活更幸福。这就是环境关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争端调解中,来自中国和西方的当事人往往具有不同的调解观念,表现为中西方人在调解涵义、法律信念、价值观念、决策模式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中国和西方进行争端调解时也采用不同的调解模式,西方调解为"调审分离"模式,中国则"调审合一",这也导致中西方调解行为存在差异。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和西方的调解观念差异以及工程争端调解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绘画采用不同的画幅形式表现出不同的作品风格,西方绘画多用立方画框,而中国画则以立轴与长卷的形式为主描绘物象、绘制作品。这一特殊的描绘方式和中国古人特有的观看方式和时空观念紧密相连,蕴涵了中国绘画特殊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早期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通过选择传统的佛教理论作为阐释工具,以清末“群学”为理论基础,用中国本土思想转化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观念.这种对西方自由观念的创造性阐释,既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精神,又结合中国晚清社会实际情况而做出了富于创造性的解释,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标准vii是UNESCO用以评价遗产地审美 价值的重要准则,由标准iii演化而来,从文化与自然美的混 合评价转向了仅对自然美学特征评价。选取以标准vii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145处项目(1978—2017年),通过扎根理论 及分析,总结其运用特征、演化趋势和动因考辨。研究发现: 1)地区层面,不同地区运用标准vii所关注的审美价值具有差 异,如非洲关注色彩美学,欧洲和北美强调风景特质组合,亚 太地区重视强烈的自然文化关联、动态变化和组合关系,南美 和加勒比地区注重审美体验;2)词频运用层面,标准vii在各 地区的词频运用差异显著,各地区使用词频最高的为关于美的 “形容词”,除欧洲之外,其余地区代表“之最”特点的词频 次之;3)评价要点层面,欧洲和北美的风景特质评价具有很 强的特点与范式。最后解析了标准vii运用趋势与18世纪以来 的美学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标准vii的全球普世价值 与地区价值认知以及标准vii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世界遗产标准vii是UNESCO用以评价遗产地审美 价值的重要准则,由标准iii演化而来,从文化与自然美的混 合评价转向了仅对自然美学特征评价。选取以标准vii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145处项目(1978—2017年),通过扎根理论 及分析,总结其运用特征、演化趋势和动因考辨。研究发现: 1)地区层面,不同地区运用标准vii所关注的审美价值具有差 异,如非洲关注色彩美学,欧洲和北美强调风景特质组合,亚 太地区重视强烈的自然文化关联、动态变化和组合关系,南美 和加勒比地区注重审美体验;2)词频运用层面,标准vii在各 地区的词频运用差异显著,各地区使用词频最高的为关于美的 “形容词”,除欧洲之外,其余地区代表“之最”特点的词频 次之;3)评价要点层面,欧洲和北美的风景特质评价具有很 强的特点与范式。最后解析了标准vii运用趋势与18世纪以来 的美学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标准vii的全球普世价值 与地区价值认知以及标准vii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岳露 《大陆桥视野》2011,(18):102-102,104
不同地区,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的舞蹈,受相同地域的影响;同一宗教,同一民族的舞蹈,受不同地区的影响,从中渗透出深刻的研究价值。自古以来,蒙古族就以能歌善舞著称,蒙古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文叙述了内蒙古的“安代舞”与新疆蒙古族中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沙吾尔登”的共性、区别、发展变化、艺术价值、编创特点,以及在当今蒙古族舞蹈中的发扬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向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的方向发展和不断深入,近来国内经济学者对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说也有了不尽相同的见识,特别是在“短缺归因”方面,以需求决定论和供给决定论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思路和观点已趋明朗化。将这两种观点与西方近年来在中央计划经济理论方面所展开的以科尔奈为代表的“短缺  相似文献   

12.
《舞蹈形态学》指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舞曾呈现为不同的舞蹈文化类型,但在这些舞蹈文化类型历时态的线性演进中,往往有着可在共时态的聚合面上被加以归纳的共同性。这种深匿于不同舞蹈文化类型之表象下的“共同性”,或许正是我们在对中国古典舞历史文化形态的研究中所要提示的文化精神。“踏歌”这种歌舞形式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并躯同行,  相似文献   

13.
“余力田”是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常见田种,但过去研究对其概念、性质的解读在某些方面存在无法自洽之处。“余力”当释为编户化的以蛮人为代表的流民,“余力田”是授予这一群体的优惠田种。嘉禾五年《田家莂》中,余力田并不存在旱田,此为过去研究所忽视或误解。余力田旱田比例的变化使得不同年份间每亩租米量差异巨大,若将该现象放入四五年间旱田整体比例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考量,可认为差异产生的原因是轮耕制下对“旱田”“熟田”性质存在人为划分。  相似文献   

14.
西方城镇化的研究,深入到各国城镇化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之中,探讨了城镇化的起因、过程和发展趋势,但其分析城镇化发展时明显缺乏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城镇化和生产关系调整”的深刻性.当代中国“躁进式”城镇化发展模式,既需要汲取西方城镇化思想的真知灼见,又必须规避西方国家早已扬弃的城镇化模式,注重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城镇化建设,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概念是作为社会关系的载体被提出的。与西方注重个体生命的独立、自由、选择权利的文化传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关系的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中国,对  相似文献   

16.
西方作业成本理论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祝凤梧 《当代财经》2005,(1):127-12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纠正管理会计研究中严重脱离实际的偏差,以卡普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迎来了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管理会计时代”,有关作业成本管理的争论在西方会计界展开。本文对争论的部分观点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7.
一、舞蹈本体的追求,首先要服从于整体地观照现实的、历史的人和人的生活这个艺术审美文化的界定;要讲舞蹈的审美创造规律,首先要服从于艺术地表现时代的、社会的人和人的生活本相的整体规律。这就显而易见,无论是舞蹈创作的标准,舞蹈批评的尺度,都必须有一个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既要遵循美的创造规律,用舞蹈艺术本身的尺度来衡量,同时,又要把舞蹈编导、舞蹈作品放到特定时代的、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以检验其是否已达到思想性、真实性与艺术性三者融合的美学理想,而不能摒弃文化的视角,文化创造的基本规律,仅仅只从“舞蹈本体”的结构、知觉形式上来作为舞蹈审美本性衡定的惟一标准。进而还应极其清醒地意识到,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的现实存在,而今的舞蹈编导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文化创造者和文化传播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8.
林蓉 《时代经贸》2013,(4):170-171
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怀疑论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他把被理性证实的真理称之为“有关观念关系的东西’,休谟只承认感觉经验的存在,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但他的不可知论并没有彻底否定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只是为人类认识划出了界限。“印象”和“观念。是休谟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概念。休谟哲学对后世起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西方哲学中各种非理性主义起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已有中西方“面子”理论历史和进展趋势下,提出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以田野方法为基础,研究西藏拉萨本土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文章首先考察西藏藏族青少年“面子”观念形成的背景,指出其乃西藏独特的宗教信仰、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因素作用的结果.采用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的观点,从西藏藏族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面子”一词的方式入手,研究其背后的本土面子观,并考察这一观念约束下的社会实践.最后,本文指出本土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与汉语面子观的不同,并据此解读汉藏交际时可能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美学本体论问题颇为特殊,其逻辑起点不是依托于一元性本体,而是植根于“主客观统一”的二元合一关系之中。从西方美学思想史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美学本体论问题的发展态势大体上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阶段,也即经由以“美在客观”说和“美在主观”说为主流的两个阶段之后最终走向符合科学认识论的“美在主客观统一”说。美学本体论之所以具有这样一个特殊的逻辑起点,主要原因在于美学的原始根基乃是“感性学”。明辨美学本体论问题的特殊性与发展走向,对于深入全面地探讨美学史和美学理论中的诸多问题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