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接地是保证广播电视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规范良好的接地对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稳定工作,保护设备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广播电视这一行业的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由于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子类设备,因此在工程开展期间,各个设备之间会产生极强的电子信号干扰.为了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运转受到电磁波的干扰,工程技术人员在广播电视的工程中加入了接地技术.接地技术看似简单易懂,实际上操作起来却非常复杂,需要工作人员集中精神进行操作,同时也是广播和电视设备能够顺利安装与调试的重要前提.通过这一技术,合理地确保了广播电视设备在安装和运行期间维持稳定,与此同时,基地技术的有效运用也让广播和电视的信号不再受到影响,稳定了信号传输的质量,保证了工作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本篇文章通过对广播和电视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所应用的接地技术展开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和服务水平,在高速公路中应用了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除了通信、收费、监控设备等弱电设备系统之外,还有配电照明等强电设备系统。现在的机电设备一般绝缘强度低、电压耐受力差,一旦遇到雷电天气很容易受到损害。除此之外,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范围广、地形复杂,受地形等条件的限制很大,在运行过程中也容易受到雷电的干扰。一直以来机电设备的防雷接地常被技术人员忽视,导致高速公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防雷的薄弱环节,机电设备遭受雷电损坏的事情是时有发生,轻则设备损坏、重则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强化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防雷接地保护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保证这些子系统的运行安全及稳定性,需要做好系统的防雷接地工作,本论述针对就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防雷接地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一、宁夏广话电视发展历程与现状宁夏广播电视起步比较晚,70个代初开始黑白电视广播,70年代末开始彩色电视广播,90年代初开始有线电视广播,目前,广播电视事业已形成较为健全的格局。全区有广播台站42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9座;微波站30个,无线电视台7个,有线电视台7个,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系统对个,有线电视站149个,共用天线系统117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已上千。1998年建成了宁夏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目前,宁夏行政区域有线电视网用户约对万户,城镇入户率接近90叽,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2.3%和83%。宁夏广播电视业…  相似文献   

5.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在发电厂经常发生,对于运行环境差、运行时间长的设备,发生接地故障的机率更大,而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几个接地点,查找起来显得非常困难。文章就发电厂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同时在关注用电设备安全问题。然而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接地电阻值达标一直困扰着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如何提前判断,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降低接地电阻值,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现根据实际经验,对降低接地电阻值的有效方法进行一下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方式的比较 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保护方式,即TN、TT、IT三种形式。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相似文献   

8.
星成龙 《大陆桥视野》2011,(10):137-137,139
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接地进行描述,介绍了各种系统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能使我们更好地注意电力系统的接地,对提高生产全,保证施工质量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探讨了建筑电气布线系统管线敷设施工中管内穿线、管路敷设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详细讨论了电气布线系统接地技术和管线敷设技术在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火电建设施工实际,综合了对接地系统设计、施工的各种规范的要求,对发电厂接地系统,从其名词术语、接地的分类和目的、接地装置的范围和布置、发电厂低压系统接地型式及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屏蔽电缆的接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介绍,便于接地施工人员对不同的接地类型、方式、要求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达到熟悉接地系统设计、施工规程,保证发电厂接地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电力工程中设备的接地,是保障设备安全、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可以认为,凡是与电网连接的所有电力设备都应当接地,凡是电力需要到达的地方,就是接地工程需要做到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接地工程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机房数字化和网络化逐渐代替传统模拟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可靠性已成为电台、电视台在设计系统方案时的着重点。我们通过对各种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具体分析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可靠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接地是保障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安全技术之一,近年因接地方式选取不当等原因造成重大设备烧损及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屡屡发生,特别在低压网络中,人身触电事故占电力行业人身触电事故的80%以上。1987年,国家水利电力部制定的反事故措施中,规定按其作用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在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东北公司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合编的《电力工程师手册》中,详细规定了电气设备和电力生产设施上应没保护接地的范围。根据接地保护的接地方式及变压器的工作接地方式配合形成了不同的配电系统:其中对应于低压配电网络,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低压配电系统有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三种。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可靠运行决定于该系统维护检修质量的好坏。因此构建合理科学的系统维护体制,营造良好的信息传输系统设备运行环境,做好信息传输系统设备及SDH相关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对接地装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电所接地系统直接关系到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更涉及到人身与设备的安全。然而由于接地网设计考虑不全面、施工不精细、测试不准确等原因,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地网引起的事故,有的不仅烧毁了设备,而且还通过二次控制电缆窜入主控室,造成了事故扩大,故接地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电力系统工程与电气设备运行实践中,常遇到接地问题。所谓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和大地相联接。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按作用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类。所谓工作接地就是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人为的将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及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例如避雷针和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直接与大地进行金属性连接,或者通过特殊装置(如消弧线圈、电阻等)与大地间接相连。其目的是使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或事故状态下,保证电气系统和设备可靠地运行,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以及有利于快速切断故障设备等。所谓保护接地主要是指在10KV以下的供电系统中,当电气设备的绝缘出现损坏时,有可能使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为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人为的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进行金属性连接。为了接地,需将金属导体埋人地内,而将设备中需接地的部分与该导体连接。这种埋在地内的导体或导体系统称为接地体。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的接地是对系统和网上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操作维护人员安全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研究接地体的布置、连接,接地体的材质等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所以说设计、施工好高标准的接地系统是变电站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变电站接地网作用概述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弓l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站接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困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应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接地网设计思路,本文拟重点就材料选用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建筑业由于雷击或线路老化等而导致的电气火灾呈上升趋势,因此,建筑工地的临电设施,如果没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设备负载的计算,又不适当规划好接地配置,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电气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  相似文献   

19.
提高转播台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员素质制约了转播台财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让财务人员"现代"起来,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整体队伍的效用,才能使转播台基业长青。文章通过对提高转播台财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分析,对可行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而实现转播台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于广播电视前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前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作实际,先对广播电视前端系统雷电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继而探讨了广播电视前端系统雷电防护的主要技术措施,最后再对广播电视前端系统雷电防护工程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