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6,(6):35-35
今年3月中旬。农业部分赴30个省区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到5月上旬结束时.调研的村将接近200个。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秀珍 《经济问题》2007,330(2):80-8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贯穿于"十一五"发展的全过程,而且要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果找准着力点,就会对新农村建设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当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应当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建设对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的重大作用,积极采取有效途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文英 《经济师》2007,(2):266-267
“手插秧、牛耕田”式的传统田园农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2006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目前山西仍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推进现代农业的任务非常繁重。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山西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扩大内需,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邯郸市峰峰矿区作为一个工业基础厚实,农业相对滞后的资源型工矿区,在工作中,紧紧抓住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主政治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本文在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杰出代表。40多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华西村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是农民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这使得农村保险一一面向农村开办的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各类保险业务——大有用武之地。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保险的需求,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村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保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应该从广大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又容易见成效的工作做起——诸如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等,也就是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家庭社会资本弱化、基层组织弱化、社会失序和紧张等大量的‘社会资本赤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除了完善和加强正式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行为规范等非正式制度。积极推进我国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说明农村工业化对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雪娥 《经济师》2007,(5):33-34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产生了极其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新农村建设却陷入了“缺少必要主体”的困境。因此,必须规范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保证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张晓燕 《经济师》2007,(3):252-252,254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找到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文章从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集体经济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必须立足于农村本身,走农村自我发展、集体自我积累、农民自我投入的"内生型"发展道路.发展集体经济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选择,但也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