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徐雄心 《经济师》2008,(3):53-53
近年来,外资银行争先恐后地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大投入地开设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正是体现他们看好未来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巨大潜力,着力先期培育市场、推广品牌,抢占高端理财市场。虽然农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已经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文章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理财教育,培养投资者的理财意识,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理财市场需求。在对投资者的理财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2007,(12):105-105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日前宣布,注资中国最大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诺亚财富管理中心,红杉资本此举预示着中国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开始驶入资本轨道。 据诺亚财富管理中心董事.副总经理殷哲透露,红杉此次注资规模在500万美元左右,占股份20%左右,红杉这次是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理财市场,不排除今后进一步增加投资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不断完善和改革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由于与日俱增的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开始迅速增加了个人理财业务。从微观上分析,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可使个人理财需求迅速增长。从宏观上分析,可加强理财市场管理,有效配置资源。科学地管理金融理财市场,对发展国民经济意义重大。本文对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探讨了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卫栎 《经济师》2011,(10):41-42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通胀上涨压力增大。文章分析通胀经济趋势下的大众投资理财现状,认为投资理财诸多趋利性因素的诱导,使大众投资理财心理极易产生非理性游离。建议金融管理者应规范投资理财市场,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培育国人财富文化,提高大众财商素养,智慧投资者,成熟理财心理,和谐社会秩序,为大众创造稳定收益,增加理财收入。  相似文献   

7.
陈鸿知 《经济》2005,(5):69-69
广发银行日前推出“真情理财2 3”VIP计划受到市场的追捧。早在2004年11月,广发行就率先在国内推出了“家庭理财节”,随后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情理财大学堂”。这些活动在丰富客户理财知识,提高理财水平方面发挥了良好带动作用。此次广发银行再度联合国内著名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易安”储蓄有保计划,除直接为客户提供有关风险防范的手段外,更重要目标还在于帮助客户建立科学的理财观。业内人士指出,广发银行此举无疑对国内新兴理财市场的培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其他银行具有有很好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个人理财服务源于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已初露端倪,结合国内外个人理财服务的实践,我国应从培育客户资源,明确市场定位,注重理财品种、机构品牌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理财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理财市场的发展潜力日渐凸显。相对于城镇相对成熟的理财市场,农村金融市场还是以传统的"储蓄贷款"业务为主。因此,运用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市场适合供给何种风险理财工具。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国已进入个人理财时代,但当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着理财产品单一、专业理财人才匮乏、市场不规范等问题。为促使个人理财业务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要增加理财产品,提高服务水准,加快对高素质复合型专业理财人士的培养;政府部门要积极规范个人理财市场。  相似文献   

11.
王广立 《时代经贸》2006,4(12):118-119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中产阶级成为时下一个颇为时尚又令人兴奋的词汇。中产阶级的投资理财为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中产阶级投资理财市场现状的分析,为中产阶级投资理财市高的发展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的个人理财意识逐步增强。投资理财业务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尽管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但是中国的理财业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产品市场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就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朱江 《时代经贸》2013,(24):71-71,73
引言 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1997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才成立首个私人银行部,推出国内首个个人理财业务。在今后的多年中,我国其他银行业开始秋极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加,个人理财市场的规模已经变的非常大。个人理财市场已经成为一座蕴藏巨大商机的金矿。而在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一般商业银行的利差越来越窄,使得以前的高度依赖存贷业务的盈利模式急需改变,银行必须增加对个人理财业务收入的比重。  相似文献   

14.
杨文军 《当代经济》2010,(14):80-8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我国居民的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逐渐增加。同时,由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增多,个人理财需求增长迅速,发展金融理财市场,在微观上看有利于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在宏观上看,可以实现我国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金融理财市场的管理,促进其有效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金融理财市场的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过程,并对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夏志琼 《经济世界》2001,(10):65-67
时下,百姓已不再把储蓄作为唯一的投资理财方式,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相当一部分百姓对自己手里的钱应该如何分配仍很茫然,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因此,一些金融机构适时拓宽了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那么个人理财服务能敲开百姓的家门吗?理财服务市场有多大 就我国百姓来说,有了闲钱去谈理财还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事。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庭有了节余,并开始注重“以钱生钱”之道,且希望从中获得良好的回报。目前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已达67万亿元。深沪股市开户达到5…  相似文献   

16.
周霞  王开锋 《时代经贸》2013,(12):81-81
理财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部分,而老年人理财服务却还是一片空白,一个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机构正在被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及理财市场的缺陷,最终为老年人理财服务机构的建立提出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理财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部分,而老年人理财服务却还是一片空白,一个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机构正在被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及理财市场的缺陷,最终为老年人理财服务机构的建立提出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入自然状态变量构造声誉模型,突出随机变量因素在评定和考核理财规划师绩效中的作用,分析声誉机制在完善理财规划师市场中的功能.对理财规划师建立如下约束机制:适当提高其货币收益,增加其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建立理财规划师市场、引入声誉机制、增加其声誉收益.观测自然状态变量,间接强化对理财规划师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家庭理财对于中国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城市居民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一概念流行的背后是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有人称,中国已进入大众投资时代。那么,今日中国大城市居民家庭究竟是如何选择各种理财方式的呢?北京勺海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和沈阳七城市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入户抽样调查,其中有关居民理财风格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一问题。上海家庭理时手段最多七城市调查结果表明,在去掉基本生活费开支后,居民家庭可自由支配的月平均收入为…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有三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中国传统理财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的“道”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术”。从历史理财智慧而言,中国古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一系列理财思想,新时代对历史智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而言,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立足财政本质,形成了财政价值主体、内生动力以及社会形态等多种科学理论,新时代立足国情进行了中国化调适。西方财政理论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多种学说,对当前我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重要启示,新时代立足本土进行了合理化借鉴。学界分别从西方财政理论本土适用讨论、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中国化探讨与历史经验现代化镜鉴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互为割裂。本文将三者进行了融合,或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解构中国气派的财政理论与治理实践,并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供新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