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庞非亚 《经济师》1997,(11):69-69,68
投资基金——B股市场的后劲●庞非亚步入佳境的A股市场着实被中国的投资者狠狠宠爱了一番。而它的“同门手足”——B股,却不免相形见绌了,后劲明显不足。这一点从价格上最能反映出来。同种股票的A、B股价格相差甚远,价差在100%以上的股票占相当比例。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B股市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随着海外上市融资方式的不断扩展,B股市场今后将向何处去,其功能如何定位?笔者想就此文对A、B股并轨的几个有关问题作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B股向境向自然人开放的新政策给沉寂多年的B股市场带来了新刺激,对于广大股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机遇,具有重大利好,但在其持续涨停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B股市场究能够涨升多少,如何客观地看待交易中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4.
面对目前我国B股市场低迷和处于“边缘化”的现状,很多人提出要将B股市场关闭或与A股市场合并。针对这一观点,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圳B股市场为例,分析了B股市场的效率问题,提出应重新启动B股市场,强化其效率,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观点,并对强化B股市场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放B股市场带来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台了开放 B股市场政策 ,这为 B股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股市“泡沫”风险、市场风险、人民币风险、融资风险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等。本文通过对上述风险的分析 ,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以期在开放 B股市场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 ,更好地发挥开放 B股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佳 《经济师》2001,(6):135-136
B股市场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股市场允许境内投资者入市 ,对国内投资者及资本市场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探讨了这一重大举措产生的影响 ,认为它活跃了B股市场 ,加快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顺应了我国外汇资本流动的宏观形势 ,但可能使外汇黑市交易升温 ,使先期入市的违规资金获得暴利。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B股市场发展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B股市场虽然经过 8年的发展 ,但存在着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特点。B股市场的长期低迷 ,一直是困扰着管理层的一个难题。尽管去年中国证监会连续出台有利于B股市场发展的诸多措施 ,但B股市场并没有因此而改观。所以 ,要真正搞活B股市场 ,必须从B股本身的结构和体制上入手 ,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 B 股市场,自成立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8年的实践没有让我们看到预期的结果,也不能让我们对其产生令人兴奋的预期。在一级市场,B 股的发行市盈率为5~6倍,仅为 A 股发行市盈率的三分之一。在二级市场,沪深107家 B 股上市公司中,至1999年4月底,90%的股票股价跌破净资产值,有63家跌破面值,平均市盈率不到9倍;去年上市的 B 股大冷和武锅均于上市当日便跌破发行价。相对于A 股市场而言,B 股市场的现状是低迷的。B 股的出路何在呢?笔者认为,由上市公司对 B 股进行回购,应该是—条比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境内居民开放B股使得B股市场瞬间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中国开放B股是一项长期发展的策略,它不仅有助于国内投资老了解国际股市运作规范,还能为海内外投资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由于B股是以外币进行交易,因而B股的放开肯定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冲击,B股的放开对人民币汇率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方面的影响,虽然短期内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太大的冲击,但其长期的影响不容易忽视。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19日,中国证监会突然宣布B市场向增内居民(自然人)开放,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令2001年原本动荡不安的中国证券市场再次掀起轩然大小,A股市场受到这一政策冲击,于两个交易日内连续暴跌,并引发了强烈的市场恐慌,B股市场却在复牌的当天即以涨停报收,市场对此反应不一,引起了国人的广关注,那么这项政策出台,究意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叶些实质性的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笔者试图就此问题加以分析,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票市场外国投资者所有权投资的限制与市场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中国股票市场1992-1997年度的A股和B股的市场分割问题进行研究,并讨论了B股大幅度折价的原因.研究发现A、B股价差的主要原因是B股市场缺乏流动性.B股相对缺乏流动性导致了投资者较高的期望收益,因此定价较低,以补偿投资者增加的交易成本.但是,在这两类股票中,B股价格比A股价格更接近于市场基本面.因此,本文认为,1992-1997年度的中国股票市场,实际上是A股溢价,而不是B股折价.  相似文献   

12.
胡小伟  胡鸿轲 《经济师》2002,(1):147-149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B股市场的历史定位 ,然后分析了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政策背景 ,最后对B股市场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重新定位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VECM-BEKK-二元GARCH模型对沪市A、B股市场的信息传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沪市A、B股市场在长期存在双向价格溢出效应,但短期仅有从A股市场到B股市场的单向价格溢出;另一方面,沪市A、B股市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是非对称的,即仅有从A股市场向B股市场的波动溢出。由此证实了由A股市场向B股市场单向传导是沪市信息传导的主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B股市场是中国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对资本市场的一种创新,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为当时严重缺乏外资的国内企业开辟一条吸引并筹集外资的道路。B股市场自1992年开通以来,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B股交易对境内居民个人开放的政策提高了A股和B股的关联程度,那么,B股交易对A股和其他经纪业务到底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呢?本针对这些交易作了实证研究,希望对券商制定经纪业务的战略方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正> B股开户数高速增长,个人投资者所占比重猛升沪市B股市场的投资者人数经历了两个高速增长期,即1993年~997年和2000年~2001年3月。1993年沪市B股的开户数为1.02万户,1994年增加0.87万户,增幅高达85.29%;1997年沪市B股开户数激增至6.54万户,比1992年增长43.11%,是1993年的约6.41倍,这  相似文献   

17.
黄英  张岩 《经济论坛》2015,(4):96-98
B股市场成立于1992年,是政府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为实现国内企业改革、改善外汇短缺状况而开设的一个特别窗口.B股市场为解决国内外汇资金短缺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受种种因素制约,其发展令人失望.本文分析了B股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其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悦 《资本市场》2001,(6):26-29
截至2001年2月16日收盘,我国沪、深B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14家,其中在上海上市55家,深圳上市59家,历年来通过发行新股和配股共筹资49.59亿美元,B股市场流通市值约52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两市A股流通市值的3.2%。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B股市场缺乏流动性、融资功能缺失等问题,得出其根源在于B股定位滞后,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提出要重新将B股市场定位为中国纳斯达克,吸引国内以TMT行业为主的高成长行业公司上市,来达到吸引海外投资者并激发内地投资者通过换汇投资到B股,并最终实现藏汇于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沪市A、B股市场间信息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元GARCH模型对沪市A、B股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和A、B股市场指数收益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的分析发现,沪市A、B股市场之间仅存在从A股市场到B股市场的单向信息传递。造成这种信息传递单向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微观结构中的投资者差异和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