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加强内蒙古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种质资源越丰富,基因开发潜力越大,就越有利于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内蒙古蕴含着丰富的抗逆种质基因资源,因此,有效保护内蒙古种质资源,将为发展区域农业生产、满足粮食持续生产与供给中发挥基础性战略作用,也将为打造种质资源创新高地、筑牢内蒙古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乌云花  李谦 《北方经济》2004,(11):50-51
内蒙古自治区是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人口比例相当高,所以,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依赖于农业生产.但是内蒙古很多农业地区都是缺水干旱,年降雨量少,平均气温低,无霜期和日照数都相对短的地区.尤其是乌兰察布市,由于农业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农业技术水平又低,再加上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所以近几年乌兰察布市粮食产量的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皮革皮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奇 《北方经济》2006,(19):4-6
一、原料生产情况 内蒙古羊皮资源丰富,品种齐全,主要有细毛羊皮、土种羊皮、改良羊皮和山羊皮.近年来,内蒙古加大了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养羊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羊的饲养量每年以近千万只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之后,内蒙古牧业年度羊存栏一直保持在5400万只以上,2005年达到8726.6万只,比2004年增加了1572.9万只,增长了22%;出栏也随着肉类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加快,2004年出栏羊3600万只,2005年达到4512.3万只,增长了25%,90%以上在区内屠宰加工,2005年羊皮生产量达到3516.6万张,成为内蒙古产量较大的畜产品之一.而且随着传统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羊皮肤病、针茅草危害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羊皮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市等农业发达地区和沿黄河两岸地区已做到四季出栏,均衡生产.产量和质量已经可以满足一定规模企业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的施行能够有效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损失,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但是,随着农业保险承办费用的提高,农民对保险的需求越来越低,农业保险在经济市场中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政府有必要对其给予一定的扶持.本文基于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扶持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政府扶持效率,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内蒙古的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旅游商品生产、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产业,而且可以直接推动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发展,也能够间接推动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部分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部分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2007年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等部分地区主要按照"水、田、林、路、机"五配套的标准和农业生产经营"五统一"的要求,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其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8.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重要战略定位和重大政治责任."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农牧业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十四五",基地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内蒙古要抢抓机遇、妥善应对挑战.随着各项政策举措落地显效,资源优势、产业潜能将进一步释放,基地建设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试论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农业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存在着行为不规范、传统意识影响严重和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广泛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数字农牧业在生产环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在交换环节可以改变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在消费环节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农业人才的培育,加快农业数字技术产业发展与应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牧业流通营销数字化应用是加快内蒙古农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是我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农业生产发展突飞猛进.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实践证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对于促进辽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辽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对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潜力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辽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是内蒙古"十三五"时期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受诸多因素影响,内蒙古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却进一步加大.本文旨在分析制约全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症结,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永恒不衰的工业.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关联农业、工业、流通领域的大产业.内蒙古地处边疆,工业"三废"和化肥、农药污染较轻,具有发展特色食品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内蒙古大草原的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农业、牧业的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提高我区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广泛关注,"三农"问题也成了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众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中,不能忽略农牧民素质问题.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民资源丰富,但素质低下且绝大多数束缚在传统的第一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提高农牧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牧民素质及农牧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新型农牧民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一、加快内蒙古农业功能区构建的价值 随着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其基础地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集中体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瓶颈.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以现代市场经济组织运营机制和产业化发展思维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大势,通过特色农业经济功能区建设优化农业经济空间结构,推进农业经济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包思勤 《北方经济》2015,(11):18-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必须按照《建议》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内蒙古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教片是向广大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音像教材,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随着农民对农业影视节目需求的新变化,科教片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文章就农业科教片名称的确定、宗旨、内容、选题原则、特点、表现形态、包装等方面一一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风向标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开展了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袁畅彦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58-61
农民家庭规避生产生活中的风险,一般通过社交圈网内的风险统筹、跨时期收入转移、谨慎生产经营决策、缩减非基本现期消费几种方式,但作用都很有限,农民家庭的多数风险处于听天由命的原始状态.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巴彦淖尔市旧地村和鸟海市机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100多元,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弱小,当地农村正规的规避风险制度缺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设,农民收入将会持续隐定增加,规避风险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步形成、健全,农民家庭规避风险的能力会随之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关区 《北方经济》2003,(10):21-23
农业再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不仅要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风险,而且还要面对日趋频繁的自然风险。内蒙古农业的基础设施、科技含量、生产条件以及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等都比较落后,受市场竞争特别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大。1999、2000、2001内蒙古连续三年遭受干旱、沙尘暴等严重自然灾害,使农业发展的元气受到伤害,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所下降。2002年,内蒙古农村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