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动态面板数据检验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存在“资源祝福”而非“资源诅咒”,且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丰裕的自然资源会降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了进一步研究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建立包括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和资源相关产业的DSGE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源祝福”部分来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且自然资源存在产业结构红利,但仅有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新华 《江南论坛》2007,(3):15-15
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逐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3%,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一个扩展的C-D生产函数测算了1984—2003年间FDI对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工业的平均贡献率远远超过农业和服务业。如果剔除FDI的影响,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为44.0%,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受FDI影响较弱的印度相当。该结论可以对当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偏低现象给出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80年的56.18%迅速攀升至2008年的68.95%,同期世界服务贸易额也由3650亿美元上升至37779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孙文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0,(33):170-172,218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和程度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衡量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即产业高加工度系数、产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产业能源消耗产出比,服务业比重等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08年的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对产业高加工程度、产业信息化指数、服务业占GDP比重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能显著降低工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  相似文献   

6.
江霞 《江南论坛》2012,(7):56-56
在资源、环境等因素倒逼之下,长三角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今年一季度长三角16城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85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6.4%.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预计1999年我省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8.1%,农村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20.1:64.3:15.6,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为34.9%。我省农业所占份额仍然偏高,农村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还欠发达,农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在农产品数量不少,但是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8.
2008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占GDP比重均居长三角16城市第三;到2015年的目标是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发展战略更接近于传统的发展战略:建立强大的、能给为数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工作的工业部门。中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只有34%。而印度则相反,它重视的是服务业。印度的服务行业在GDP中占50%以上,而工业和农业则分别只占26%和22.8%。一个国家的发展,通常是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而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张。印度的经济结构更像是中等发达国家。中国正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其他行业比重调整的降碳作用有待更充分的激发。指出:我国应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促进以技术创新与进步为基础的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各区域要力求与周边地区协调、互助,共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基于EKC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惠光  李怀政 《经济与管理》2009,23(1):15-17,34
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两难冲突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一个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国家,一方面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不断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资源的可耗竭性、环境恶化反过来也限制了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通过对1991以来中国环境污染及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中国的环境倒"U"型曲线下降阶段并未出现;第二,产业结构对环境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工业占GDP比重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务院发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服务业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提高4%,"十二五"时期将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须注意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坏,优化和有质量的经济结构才是保证未来中国经济能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快速的上升,从1978年的1.87%上升到1989年的5.69%,而后近20年的时间均在4%~5%左右波动,与欧美等金融强国相比差距较大。随着我国由工业化的中后期逐步向后工业化发展,金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从工业化进程看,2010年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611美元,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8%,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据对147个国家和地区截面数据的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体呈现出"倒U型"变化.当人均GNI(国民总收入)在5000美元以下时,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当人均GNI处于5000 ~10000美元时,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体保持稳定,工业化着重是提升质量;当人均GNI超过10000美元时,进入逆工业化时期,工业增加值比重趋于下降.就河南省而言,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  相似文献   

15.
积极促进现代化服务业不断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极为有利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性发展。目前,现代服务业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可见现代服务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的融资需求总量与结构预测1995~200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随GDP增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回归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3.2×10-5)以及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远景目标进行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73%,总额达到10244.73亿元。按照1995~2002年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采取措施,推动我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以增加就业岗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一)服务业规模小。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很低(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2年的33.7%,25年…  相似文献   

18.
陈嘉 《发展研究》2007,(12):15-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1978年到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14.25亿元增加到2537.59亿元,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GDP增幅近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1.5%上升到38.5%.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占GDP比重大幅提升,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但服务业占比连年大幅上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今后几年不宜盲目追求服务业占比每年都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要跳出片面追求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的局限,把引导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服务业由"补课式"增长向"选课式"增长转变,着力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GGDC产业数据库和PWT宏观数据库提供的跨国数据,选取1976-2010年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别用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衡量制造业规模,用经济增长率标准差方法和HP滤波方法衡量经济波动,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制造业规模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与人均实际GDP均呈现倒U型关系,人均实际GDP达到10000美元时(2005年不变价格),制造业规模达到极大值.基于总体样本的估计发现,制造业规模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制造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减缓经济波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基于分地区样本的估计发现,制造业规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减缓经济波动;在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规模扩张可能会加剧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