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的空间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媛媛  张竞  周亚虹 《经济研究》2022,57(1):172-188
本文使用2005—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各行业运行量的数据,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地区外来劳动力的迁入率,这一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低技能劳动者。机制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与其应用规模和劳动力的迁移成本有关;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和户籍制度松绑的双重作用主要影响高技能外来劳动力的迁入。最后,在区域劳动力市场内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地区总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5.
陈东升 《经济师》1993,(8):40-41
<正>靠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资源的构成部分劳动力资源显然需要挣脱传统计划体制的羁束而进入市场。与此,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市场配置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一、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及相关问题的摩擦 1、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劳动力的市场配置。 完善的市场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市场的构成状况是否完备。作为生产力诸因素主体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包括资金、物资和劳动力。其中,劳动力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具有一般物质要素所没有的特点。同样的劳动者,积极工作与否,在生产中的作用是极不相同的。没有完备的市场体系,劳动力不能流动,劳动者不能自由择业,其积极性、创造性会受到压抑,企业也无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手工收集和整理的2001-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设置分支机构的数据,考察了地区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与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保护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是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表现为上市公司更可能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的地区设置分支机构;(2)与上市公司注册地相比,一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越明显,上市公司到该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可能性越大;(3)加强劳动保护强化了上市公司的上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性质和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为了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企业跨区域配置资本的可能性较大,劳动保护对上述关系的强化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剩余劳动力增量,将随着以集约化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步改革的深化得到进一步扩张;城镇企业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的推行和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企业劳动要素配置的合理化,必然伴随着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再生和释放;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公务员制度的实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必将大量缩减,而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将大大增加。因此,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已经构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宏观经济战略问题。因而,深入探讨和重新选择我国劳动力配置的目标、模式和运行,已经成为我国劳动体制改革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难点,认为国有企业劳动力不实行市场化配置将产生多方面的负效应,如企业产品成本上升,职工积极性削弱,工资改革难以进行等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了国有企业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流动带动了农村与城镇两部门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文章运用参数法度量阐释和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要素配置所产生的效应,并对其在中国的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就业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贡献。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放开,城乡间劳动力的要素配置效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兵团农场引进劳动力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豫新  李小菊 《当代经济》2007,(13):102-103
新疆兵团是一个特殊组织,兵团农场劳动力引进和配置有着特定的背景,在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时,兵团农场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因而,对引进的劳动力进行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立足兵团实际,探索适合兵团农场的劳动力配置模式,提高兵团农场劳动力配置巩固率,满足兵团农场屯垦戍边所需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借助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力市场失业率、用人单位招聘成功率、求职成功率、U-V曲线和匹配函数等6个指标或方法,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后发现,自21世纪以来,虽然市场因素已成为我国配置劳动力要素的主要途径,但是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并不高,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已经成为失业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农户根据家庭净收益最大化来优化配置劳动力,该优化配置决定了劳动力剩余状态;家庭净收益最大化使得兼业家庭偏好把劳动力投向非农行业,导致农业生产的中间要素和劳动投入相对不足。农业家庭根据净收益最大化来配置劳动力之后仍存在劳动力剩余。贫困地区非农工作机会少,加之农户受教育程度低,且多为少数民族,找到非农工作的机会渺茫,这就解释了我国城市"民工荒"与贫困地区劳动力剩余并存的现象,但劳动力剩余规模并不大。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马斯科莱尔-拉赞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二元经济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得出劳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非农就业比例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然后,利用1983年~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到上个世纪末,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作用不显著;2000年以来,劳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非农就业比例之间才表现为倒U型关系,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作用才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直接决定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何划分区域劳动力市场,这是区域劳动力市场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对若干经典的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的原则和采用的指标进行分析,论述了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的步骤和方法,并且基于“十一五”时期的背景进行了案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耗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对20多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力配置方式进行了演化分析,认为我国的企业劳动力配置方式是从依靠低级有序的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到由依靠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组成的无序企业劳动力市场的演化过程,它将有可能自组织发展到依靠高级有序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宋全启 《经济纵横》1991,(11):42-45
<正> 任何社会都面临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实现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是能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国区域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90年代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本文从资源区域配置机制的分析入手,进而论证资源区域配置的扭曲和阻滞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源合理配置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