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欧盟第八个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2014—2020),是欧盟实现智能、包容和可持续增长战略目标的"科技创新引擎"。本文主要围绕地平线2020的项目合同制管理主题,重点研究了地平线2020所采用的合同种类和通用资助合同范式及其构成,分析介绍了资助方和受资助方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管理、经费使用监管、项目成果管理等方面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中欧科技务实合作正在逐渐加强,双方项目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值得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2.
欧盟在科技合作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有先进的经验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欧盟框架研发计划及原子能计划有关知识产权管理规定进行了研究。欧盟在主体科技计划及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都对背景及前景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护、信息共享、转让和开发利用等进行了规范。建议:我国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中,必须加强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重视和发挥科技合同的作用;与欧盟开展科技合作,要充分了解欧盟主体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规定,在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及知识产权人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共享和利用各方知识、数据和信息,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增知识产权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3.
欧盟在2007年实施第七研发框架计划中推出了联合技术行动,即政府重大科技专项由公共资金与私人资金共同参与来完成。联合技术行动类似我国的科技重大专项,目前已推出6大项目,涉及燃料电池、创新药物、航空、纳米、信息技术、环境与安全监测等有利于欧盟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联合技术行动通过成立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来具体运作,采用公私合伙形式,运行时间为10年。主要特点是:战略重要性与可实施性;存在市场缺位;能产生欧盟附加值;产业界的长期支持;现有欧盟研发体制不能覆盖。联合技术行动的投入方式、运作体制等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既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能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欧盟科研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资金管理中的人员费制度,深入分析了欧盟对科技项目人员费的管理思路和具体规定,以期为我国科技计划人员费具体实施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的官方研发计划,具有研发领域广、投资规模大、延续时间长、参与的机构和人员多等特点。自欧盟第四研发框架计划正式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开放以来,其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包括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能源、环境等众多领域。从我国参与欧盟第四至第七框架计划的情况来看,参与项目的数量增长较快,但经费增长缓慢;合作领域由以传统领域为主向高技术领域扩展;参与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目前,欧盟已开始实施"地平线2020"计划,并将推行对等开放、双向合作的国际科技合作方式。我国应认真总结前期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的经验,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欧盟框架计划研发项目管理机制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技投入总量的不断增加,如何科学有效地管好用好科技经费已经成为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欧盟框架计划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注重资源配置、协调合作以及项目的管理与实施,尤其是任务安排的适当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合作关系的质量。从欧盟框架计划管理的组织架构、财务管理、审计监控和知识产权归属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改进我国的研发项目管理绩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继2005年春季欧盟峰会在“里斯本战略”实施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决定重启“里斯本战略”的第一年。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第六研究框架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之上,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即将出台,欧盟在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和普及电子政务,以及加强对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推进并且实施伽利略计划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等重大科技项目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科技政策动向(1)强力推出第七研发框架计划,加强基础研究2000年,欧盟里斯本峰会一致通过了“至2010年,欧盟将创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竞…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欧盟将推出的欧盟第九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2021—2027)的缘起背景;详细比较分析了欧盟第八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和第九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在科技政策导向、计划内容和管理机构、预算、国际合作力度4方面的异同点;并依据前后两计划的差异,分析其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影响,为未来第九研发框架计划执行期间中欧科技界的合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欧盟科技中介组织在研发框架计划的政策制定、搜集业界观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等环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欧洲智能交通协会是欧洲颇具影响力的科技中介组织,为"地平线2020"计划智能交通领域的指南设计提供支撑,并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承担了一些项目。其采用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方式,可为我发展科技中介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英国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管理财政科研经费的基本格局,并以部分典型评价活动为例,从国家和机构两个层面对英国非政府部门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机构工作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剖析,包括: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管理框架、成果使用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科技计划中拟通过专业机构实施计划项目及配套经费管理的改革,从制度建设、规范制订、标准选择等不同维度提出了对专业机构工作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欧盟在实施科技框架计划过程中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管理模式;具体介绍了欧盟对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资助的原则和形式,可补偿成本及其确定,项目经费的拨付与担保金制度,对项目的财务审计与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一项旨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在借鉴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的实际情况,按照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层次性、逻辑性等原则,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和日常评价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绩效评定提供了依据。最后,从项目实施与管理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可为提高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企业科技创新失败项目分为研发阶段失败和成果转化阶段失败两种,采用实物期权法建立政府资金直接补偿、政府税收优惠补偿两种方式下企业科技创新失败项目价值模型,通过分析不同补偿方式下的政府补偿效率,确定了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失败项目的最优政府补偿方式。结果发现,研发阶段科技创新失败项目应优先选择政府资金直接补偿,成果转化阶段科技创新失败项目应优先选择税收优惠补偿。  相似文献   

14.
董妍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0):101-104
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经费使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即经费数额较少,贪腐数额较小、手段简单,贪腐成本高,且普遍存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经费入不敷出的情况。目前,课题经费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如无劳务费、培训支出无法报销以及存在报销时限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遵循课题经费项目负责人和报销人共同负责原则;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明确指定较高比例的课题经费为劳务费;改革预算与发票报销制度;拓宽科目报销范围。  相似文献   

15.
斯洛文尼亚有着悠久的科学传统,脱离前南斯拉夫独立以来,由于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保护和稳定了大部分国立科研机构,该国科研能力的主要部分得以延续,而且,随着经济的好转,以及借助加入欧盟的契机,科研能力逐步恢复并走上正轨。本文从科研管理体系、科研组织架构、科技投入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介绍了斯洛文尼亚的科技体制,并分析了其特点,认为其科技体系主要继承前南斯拉夫,科技政策受欧盟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欧盟的平均水平相比,斯洛文尼亚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良好,但是产出端问题不少,表现差强人意;公共研究机构与大学和商业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和工作签证计划,为美国吸引了大量的国外科技人才;美国重视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让科技人才能不断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欧盟完善了人才政策,出台了庞大的资金支撑框架计划,以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科研职业,促进了人才在欧盟国家的自由流动。同时,他们都很重视增加科技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待遇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湖北省启动了"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等6项重大人才工程。介绍了美欧引进、开发和培养人才的法规政策和举措,以期为湖北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科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研经费“包干制”对于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较为欠缺。基于实验经济学研究思路,构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对中国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产生的政策激励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实施对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起正向调节作用和正向激励作用,“包干制”政策初步体现出较强的激励效应。未来在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中应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适度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健全柔性化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加强部门间协同与沟通、建立人性化监督审计机制,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对科研人员的政策激励效应,促进科研绩效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三大部门是我国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环节的重要技术创新主体,亟需评估其效率。采用“经费支出—专利产出—预期收益—实现收益”三步骤分析框架,利用已有统计调查数据,对三大部门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三大部门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产出效率都偏低,企业部门每亿元经费投入实现的收益约为9733万元,科研单位约为1331万元,高校约为1166万元。该测算值是真实产出价值的下限,但真实产出不会高太多。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的产业应用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以及企业能力制约等。最后,建议加快政府相关科技计划制定、加强成果评价过程中产业部门的参与、优化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评价体系、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