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作物与环境充分适应协调时,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因而科学地分析环境资源的生产潜力,找出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对于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MODIS EVI时间序列的冬小麦长势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探讨了MODIS EVI序列与作物生长过程的互动规律,利用EVI序列分析影响冬小麦生长过程的气象因素。结果显示,冬小麦抽穗期EVI值及冬小麦返青期至收获期EVI积分值与作物产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冬小麦抽穗期EVI值与冬小麦产量的相关性体现了作物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状况,可以利用抽穗期作物EVI早期预测作物产量;EVI曲线的积分值能综合反映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以根据这一规律对农作物产量进行估算。冬小麦生育期内EVI均值与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降水是冬小麦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中温度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物的生长、生殖和产量的形成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作物与环境充分适应协调时,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因而科学地分析环境资源的生产潜力,找出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对于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临沭县农业主要环境资源概况(-)光太阳光辐射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4.
有机—常规农业中作物产量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业能否生产足够的粮食以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是科学家们历来针对有机农业对未来农业贡献争论的焦点,而在这场争论中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比较又是讨论的中心点。为此,文章根据已发表研究成果,编制和分析了一个包含362个有机—常规作物产量比较资料的大型数据库。结果表明,单品种有机作物平均产量为常规作物产量的80%,差别是显著的(标准差为21%)。数据库中有机作物产量因作物类型与种植地区的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别。分析结果为文章的假设提供了一些支持,即当常规作物产量增加时,有机—常规作物产量差距也增大,但这种关系不甚明显。这一假设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当常规作物产量很高,且相对接近潜在产量或水分限制产量时,营养胁迫就成为限制产量进一步提升的因子,因为每个潜在产量或水分限制产量的定义中都有低病虫害或病虫害得到良好控制的限定条件,但这些限定条件在有机农业中难以实现。文章通过有机—常规农业方面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细致阐述了研究问题以期获取创新性理论观点。文章观点基于作物在田间小环境水平,因有机农业系统在保持养分有效性面临一定挑战,如应用在作物轮作、农场及大区域等更高级系统水平中常规农业与有机农业平均产量差距可能大于20%。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豆类作物在轮作、农场、大区域等农业系统中的作用,与在农场、大区域水平下有机肥获取的可能性。因此,未来研究工作应集中评估高级系统中(例如农场、大区域及全球系统水平)的两种农业类型的相对产量,并且应特别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有机与常规农业中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灌溉工程效益时,要合理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本文应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将作物增加产量与提高效益两个目标综合为一个总目标,来分析影响的各个因子在总目标中的优先排序,从而确定各因子对总目标的贡献。经过归一化处理,求得各因子的分摊系数。这种方法比单纯用增加产量来分摊更为全面,也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鲁西南连阴雨发生规律及对秋收秋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鲁西南1981~2014年连阴雨资料,分析了春、夏、秋季节连阴雨年变化趋势,连阴雨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及秋收秋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连阴雨有明显减小趋势,夏季连阴雨变化不明显,秋季连阴雨有明显增加趋势;春季发生连阴雨的概率为47%,2年一遇,夏、秋季连阴雨出现概率均为97%,几乎每年一遇;秋季连阴雨对棉花、夏玉米等秋作物危害最大,连阴雨使夏玉米灌浆不足,贪青晚熟,棉铃霉烂,脱落,铃重减轻,造成夏玉米、棉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月降水量与作物产量相关分析,4月降水量与冬小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7、10月降水量与棉花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连阴雨使成熟秋作物不能及时收获、晾晒而霉变,导致秋收秋播相应推迟,晚播冬小麦分蘖少,苗情较差,次年冬小麦产量较低;但播种前适宜的降水也使农田墒情较好,冬小麦苗情较好,壮苗越冬,次年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西藏山南地区油菜作物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点出山南地区油菜作物加能利用率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加强西藏山南地区油菜作物的一些措施和建议,为西藏山南地区油菜作物产量的增加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贵州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 作物生产潜力的种类较多,按引入的限制因子来分,有光合、光温、气候、气候灌溉、气候灌溉土壤等,每一种潜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不同。其中:光温生产潜力是指作物在水分、土壤、肥力、农技水平等条件均保持适宜状态时,由太阳辐射和温度决定的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它是在最优管理条件下的作物在某地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上限;气候灌溉土壤生产潜力是在目前的气候、灌溉、土壤条件下,作物单位面积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自工业革命以来,重金属日益污染着土壤和水资源,导致作物产量损失显著,目前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植物如何应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和生理反应是使作物产量最大化的关键。本文就植物激素生乙烯在信号通路、防御机制和减轻重金属毒性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主要粮油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利用以产量和规模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山东省六大粮油作物在各市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粮油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粮油作物生产的优势地区大多具备良好的市场区位条件,而且粮油作物生产的格局已开始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山东省粮油作物生产战略应稳定规模优势,扩大产量优势,强化农产品质量,协调好粮油作物生产与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产量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是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的基础内容,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0-2013年舟山市水产品产量结构和渔业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产品产量结构的综合得分总体趋势呈上升,第一公因子是捕捞因子,第二公因子是养殖因子;渔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综合得分总体趋势呈下降,公因子是其他因子。建议调整舟山水产品产量结构,发展远洋渔业及海水养殖产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应向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贸易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通常的土地评价,不管是经济评价或自然评价,都是从分析土地各特性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入手。依据土地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程度而确定土地潜力亚级和级(USDA,1964)。 土壤潜力估价则是强调土地在某一利用方式下的实际效果。而对土地各因子则仅在估计克服障碍因子费用、作物产量等方面应用。评价结果用土壤潜力指数(SPI,Soil potentiallndex)表示(McCormack等,1986)。1 土壤潜力估价的产生及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定义了棉花生产规模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棉花生产格局现状及其变动状况,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棉花和替代作物的价格与单位面积产量之比、非农就业机会、政府的农业投资、自然灾害、公路里程、化学纤维的产量、有效灌溉面积等都是影响棉花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从影响程度看,棉花与替代作物的相对价格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主要土壤供硫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松嫩平原主要类型土壤含硫指数的研究,以及对六县市、四大土类进行取样分析,确定松嫩平原土壤供硫为中、低水平,为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的依据。使施肥的合理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10,(6):34-34
技术概述:在设施栽培中.气体交换受到限制.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补充到温室内.造成室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使作物长期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作物光合作用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采取人工方法补充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低耗、高效的农业综合措施。由于该技术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具有明显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通过应用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我县土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水量少而集中等特点,提高有限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马铃薯是门源县传统作物之  相似文献   

17.
绍兴县东湖农场自1950年建场以来,由于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逐步提高了农工的技术水平,并使其自觉地贯徹到田间生产实践中去,因而各种作物的产量逐年提高。如以水稻等几种主要作物为例,假定以1952年的单产为100,则去年的水稻产量为134.5%、油菜籽为141.4%、作绿肥的鲜草子为194%。  相似文献   

18.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玉米、小麦、稻谷三种作物产量将实现增产,大豆、油菜籽两种作物产量则将比去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海河流域为例,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计量水价、定额管理和按亩收费3种农业用水政策在不同节水目标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政策会带来作物播种面积和灌溉强度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部门社会福利。具体来说:(1)随着用水成本的提高,灌溉作物总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减少,雨养作物总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作物总播种面积波动幅度较小。(2)不同节水目标下,按亩收费政策使各作物灌溉强度下降幅度最小。(3)相同节水目标下,计量水价政策更符合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大豆产业的对外依存度。(4)定额管理政策能够以较低的农业部门总福利损失节约更多的水资源。(5)水资源的节约虽使农业部门整体社会福利下降,但几乎不会给农民带来农业生产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介绍了马铃薯的四大病害,并且分析其有效性的防治措施,意在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