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选登     
工资增长与CPI硬性挂钩是否可行《上海国资》2008年第4期——狙击通胀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2年以来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幅都在10%以上,不仅大大高于CPI的增幅,甚至超过GDP增幅。其中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932元,较上年增长18%,工资无疑跑赢了物价。对这样的统计结果,许多人提出质疑。专家表示,平均工资是一个统计概念。一部分人群的工资快速增长会拉高平均数,从而掩盖另一部分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观点选登     
国资立法须立足长远、保持谨慎《上海国资》2008年第1期——国资法初审国资国企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焦点问题。2007年年中,财政部终获国资收益权,为之前是交给财政部还是国资委的争论画上了句号;起草14年的国有资产法于2007年年末被正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程序,国资改革完成了一个从行政到市场的轮回。但争议远未结束,国资法能否顺利通过并颁布实施,或许成为2008年国资领域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8,(7):6-6
国资委新规成效如何尚待检验《上海国资》2008年第6期——股权激励之痒;盖茨的另一个接班人;另类国产手机的另类成长;新产品时代  相似文献   

4.
观点选登     
3G应用叩响中国企业大门 2006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3G 元年”。考虑到中国之前对2008年奥运会提供3G服务的承诺,以及按内部人士透露的TD-SCDMA(时分多址技术,中国自主研制的3G标准)大概需要半年至1年组网周期推算,3G牌照发放已为时不远。不少企业主管已经按捺不住兴奋,开始憧憬3G应用  相似文献   

5.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6,(7):8-8
收购科龙:周厚健的冒险沸沸扬扬八九个月的“海信收购科龙”案,终于临近收官。这是国内家电业迄今为止并购资产规模最大、收购价格最高、也是并购重组程度最复杂的收购案。  相似文献   

6.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6,(11):8-8
创纪录的中国并购年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有必要也有能力开展海外并购活动。外国公司正全力在前景看好的中国市场拓展业务,对中国国内的投资也在加速。中国目前是亚太地区继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大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7.
观点选登     
劳动合同法同样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上海国资》2007年第10期——劳动合同法大考《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对于规范用工环境、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确实会提高企业的用人成本,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企业必然会经历一段时期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劳动合同法》有利于推动企业规范用工,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8,(8):6-6
国资整合应注重市场化主导;陈义红闪电创富;奥运盛宴;360°灾害管理。  相似文献   

9.
观点选登     
返航事件提醒东航加快重组《上海国资》2008年第3期——东航重组迷航重组尚未明朗的东航再一次成为了舆论焦点,近期的返航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2008年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出的14个航班集体返航。4月7日,一直声称系天气原因的东航首次公开承认存在人为因素,称已对涉嫌当事人实施停飞和调查处理,并对社会和旅客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诚挚歉意。有消息称返航实因飞行员不满待遇集体罢飞。专家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民航业隐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早一点暴露问题矛盾比晚一些好。  相似文献   

10.
观点选登     
  相似文献   

11.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6,(5):8-8
程伟案揭开法院财政体制“黑洞”;浙江人没有“炒国企”;新农村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12.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9,(8):6-6
拷问衍生品《上海国资》2009年第7期——金融衍生品围城;中国有色:夺宝奇兵《环球企业家》2009年08月;通胀来了《小康·财智》2009年7月;巧实力主义《经理人》  相似文献   

13.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7,(9):7-7
国有股减持新规,好经还要念好《上海国资》2007年第8期——国资监管新思维日前,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联合出台新规,首次对国有股减持作出系统规范。不止是缓解扩容压力、维护公平交易等利好效应,国有股减持新规的出台也是向市场发出的一个信号,体现出管理层对稳定股市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观点选登     
上海国企改革提速《上海国资》2008年第9期——定调万亿国资走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指出,国资改革与国企改革其实是两回事,国资改革是体制上的改革,侧重于战略性布局;而国企改革则强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主业。在2003年那一轮的上海国资改革中,大企业集团目标似乎被简单地理解为规模化整合。于是,像百联集团、锦江集团等一些国资庞然大物应运而生,但此后大而无力成了这些企业的通病。其中,百联集团的大企业集团式重组曾一度被认为上海国资行政主导  相似文献   

15.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7,(2):7-7
产业投资基金助推金融改革《上海国资》2007年第01期长期以来,国内融资结构存在对银行的高度依赖。当前银行流动性过剩,储蓄资金居高不下,可投资的金融产品少之又少,而众多的产业项目又得不到融资,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只能处于“地下”状态,……这一切都加大了市场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产业投资基金对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金融改革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观点选登     
龙头央企应由强而大——宝钢远征《上海国资》2007年第02期2006年岁末,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出台,李荣融主任多次表示,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努力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7.
观点选登     
  相似文献   

18.
观点选登     
央企应夯实利润基础《上海国资》2007年第12期——主业为王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最新消息,预计央企2007年全年实现利润将达9800亿元,同比增长30%。1-11月,央企赢利大户的分布由石油石化、电力、电信扩大到了船舶、汽车、航运、冶金等行业。但是,部分企业赢利基础不牢固,内部发展不均衡,利润集中于少数子企业。在累计实现利润超过5亿元的86家企业集团中,有45家赢利额的一半以上来自于所属的1户二级子企业。  相似文献   

19.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7,(7):7-7
国企分红,观念转变为先——开启国企红利时代《上海国资》2007年第6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起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意味着今后政府将对国有企业的利润提取分红,这是人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1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税收总额的1/3,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谁投资,谁受益",国有企业无论是依公司法而组建的,还是按企业法注册的,国家作  相似文献   

20.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8,(6):6-6
做强核心业务需要核心人才;“鸿沟”中的张茵;80后恐慌症;米价冲击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