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部董事制度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外部董事制度的作用就要形成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在借鉴央企董事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国有企业集团积极开展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与外部董事制度相配套的运作机制,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外部董事制度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借鉴央企董事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国有企业集团积极开展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作,且已取得一定成效,今后将逐步推广,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3.
王铮 《上海国资》2009,(6):33-34
在上海市国资委选聘的18名外部董事中,张林俭是惟一担任过上海本地企业主要领导的人选,其本人亦长期研究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此次,他被选聘为东方国际外部董事。  相似文献   

4.
王铮 《上海国资》2009,(5):29-29
上海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外部董事名单出炉。5月5日.19名外部董事名单在上海市国资委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5.
安林 《上海国资》2014,(5):70-71
国资委需从"选、育、用、流、载"五方面重新审视外部董事管理外部董事制度,是200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为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进一步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所推出的一项重要创举。外部董事,是指由非本公司员工的外部人员担任的董事。其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外的其他职务,不负责执行层的事务。国资委之所以推出外部董事制度,主要是想破除以往国有企业董事会全部由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格局,特别是想通过"外部董事"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在于合理配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利义务。外部董事的制度创新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国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外部董事制度创新具体体现为外部董事专家库制度、外部董事激励和考核机制、外部董事责任限制制度三方面。外部董事制度创新需要明确外部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责分工,需要处理好外部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外部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董事会中,内部董事不宜占多数。外部董事同时具备促进完善公司战略决策和控制监督公司经理层的两方面作用。在外部董事的职权中,有权向股东大会汇报情况,特别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力尤为重要。外部董事应负有内部董事相同的信誉义务,而其竞业禁止义务则可适当放宽。外部董事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的讨论目前仍有分歧。  相似文献   

8.
外部董事如何真正发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资委在央企推行董事会试点工作,以及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数千名外部董事(包含独立董事)进入了央企董事会与上市公司董事会。本文所称的外部董事是大概念,包括独立董事在内。外部董事要提高在董事会治理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除了在主观上要树立董事的责任感,不甘于做“花瓶”董事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外部董事只有在与公司董事会成员、经营团队成员,以及重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指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一般而言,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对内部董事或执行董事起监督和平衡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必须独立于公司之外,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不能与公司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地作出判决的关系。美国律师公会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是:只有董事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公司或经营管理者没有什么重要的业务或专业联系才可以被认为是独立  相似文献   

10.
一、美、英等国独立董事的概念和人数 为防止董事会受少数人或内部人控制,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上市公司开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所谓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美国较多使用的是外部董事概念,而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则主要使用非执行董事概念。独立董事不同于代表董事。代表董事是指某些大股东、不动产  相似文献   

11.
何帆 《上海国资》2024,(2):74-76
<正>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构建“外大于内”的国有企业董事会运行机制,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进一步确定国有企业董事会及其外部董事的法定地位。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构建“外大于内”的国有企业董事会运行机制,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在法人治理决策监督机制中,外部董事的地位日益凸显推动外部董事履职从“心到”“身到”到“智到”,实现外部董事履职从“有形”“有神”再到“有为”的转变,须建立一套管用实用的外部董事“选、育、管、用、评”全链条管理体系。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步入深化提升阶段。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两大途径”重点发力,  相似文献   

13.
动力是关键     
内部人控制是国有企业治理的痼疾,此次国资委的外部董事制度也是奔此而来。《外部董事会否蹈独董覆辙》提到三个难点,其实就是外部董事要实现真正的制衡所需要的三件利器,即制衔的能力、制衡的权力、制衡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也被称为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它是指公司制企业中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  相似文献   

15.
安林 《上海国资》2008,(9):75-75
外部董事不能成为花瓶,已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怎样才能使外部董事不成为花瓶而高效地发挥作用,恐怕就不是人人都能说清楚的了。按照有关规定,外部董事最本质的工作,是参加董事会或专门委员会,在会上独立发表建议或意见并进行表决。但经笔者调查研究,参加会议只是外部董事发挥作用最起码的形式,并不是最好的形式,也不是唯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邓志雄 《上海国资》2022,(10):39-40
<正>通过外部董事占多数与一人一票表决相结合,能更好地在董事会内部形成决策制衡机制,有效减少决策失误的发生从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到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外部董事工作指南》2022年版,央企的董事会建设和外部董事任用,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于完善央企治理、推进央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资速递     
《上海国资》2009,(12):7-7
国资委:加强央企专职外部董事管理 为了适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的管理,国资委印发《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试行)》,从专职外部董事的管理方式、任职条件、选拔和聘用、评价和薪酬、退出机制等方面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8.
董事会有效性提高的关键是董事履行其监督和建议职能的能力和效果,而这又依赖于董事能力的高度。本文基于董事能力视角,从董事履行监督和建议职能过程中的个人特征出发,构建董事资本指数,考察其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资本与公司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但在董事资本的不同类型中,董事社会资本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董事人力资本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发现,股东对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能力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对内部董事,股东更需要他们的专业技能;对外部董事,股东更需要他们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央企和上海市国企董事会制度改革试点的实践表明,中国企业要办成世界一流企业,公司治理是核心要素,而外部董事在公司治理中起着关键性的平衡作用。我国国有资产法、上市公司准则和国资委关于董事会运作的规则,对包括非执行独立董事在内的外部董事作出了明确的定位。毋庸置疑,外部董事制度在经营决策、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出现外部董事缺位的两难现象。如何从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运作上克服这个软肋?值得引起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对制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把握,从而提出有效措施推动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发展国有企业建立外部董事制度,设立董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意味着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管理不再依赖行政命令的直接领导,而是通过董事会进行决策的间接控制,说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将逐步迈向市场化、规范化。而外部董事的引入,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助力。但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职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