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将教学重点转向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高校英语阅读课程正是针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落后、学生阅读技巧与兴趣欠缺、背景知识扩展不够等问题,对此提出以现有教材为基础拓展和补充相关知识,加强英语阅读技巧培养,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等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及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实现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其国 《消费导刊》2009,(18):188-188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从英语学科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其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学生在较为广泛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  相似文献   

5.
李幸歌 《中国市场》2012,(13):100-10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元晓 《致富时代》2011,(12):167-168
课程资源作为新一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英语课程实施的基础。没有恰当的课程资源,课程改革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英语学习的特点之一是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增加学习者的英语输入和输出,让学习者在不段的积累、感受中,潜移默化,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积极利用、合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将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英语氛围的世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在分析传统应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教学、语篇分析教学、英语交际教学和图式教学四个方面分析了新课标下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对新的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陈方林 《商》2013,(11):245-24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阶段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要达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将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英语阅读教学才能走出一条特色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的提高的关键。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似文献   

10.
袁月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33-133
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简要叙述了提高高中生英语水平的几种方式,主要包括通过趣味英语激发学生热情、美文阅读开阔阅读视角以及时事新闻了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等,同时也提出了现如今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两点问题并简要叙述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商务英语函电的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论述了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并规划了相应的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美伦 《致富时代》2010,(9):230-231
英语语言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评价的结果还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英语教师的角度看为了做好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工作,我们应运用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性评价与高中英语教学整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促进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问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己很不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亟需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一一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语书面表达是一个最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综合能力的题型.随着近几年高考对考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然而,英语写作一直以来就是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长期困扰师生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学当中一项紧迫而又必须完成好的任务.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同时也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研讨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康超 《品牌》2011,(10)
高中和大学是学生两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在这两个阶段都极为重要.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在有一定联系的同时也具有一些不同之处.正确认识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之间的联系,全面分析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之间存在的区别,搞好两者之间的紧密衔接,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其重大的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搞好在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衔接的一些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孝庭 《品牌》2014,(9):163-163
教育局对新课程进行了改革,在英语教学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改革问题,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虽然高中有升学带来的压力,但是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每个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同等重要,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加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将得出的方法进行推广来给所有高中教师们一些提示,用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推动教学的积极性,也可以促使学生很好的吸收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具备一致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素养培育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实现其他课程整合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9.
王宇 《北方经贸》2011,(11):133-134
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可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自评与互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两种评价方式。针对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少数形成性评价集中于写作、口语等课程的现状,笔者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并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邵秀杰 《商》2014,(12):258-258
写作在我国英语高考试卷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经调查发现,写作题是高考英语试卷中得分最低的一个题目,学生在写作时普遍存在语法、单词错误,内容空泛、词不达意、用词单调等现象,这严重的制约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