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人员风险 目前,县支行国库会计股一般5-7人(含临时工),同时还要经办全部的国库业务,即使所有人员“满负荷”工作,业务处理难免出现“一手清”。由于会计人员达不到规定要求,虽然也有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也制定了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在实际执行上难以真正落实,形同虚设,导致岗位责任制和内控制度无法到位。  相似文献   

2.
人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内审处近期在对涉及会计、国库等部门业务进行的专项审计和对辖区县(市)支行的全面审计中,发现在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带有共性的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问题,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口令密码设置不严密,系统操作员和管理员口令设置过于简单化和大众化;二是口令未按规定封存保管。有的口令未按月定期更换密码,有的未能将定期更改后的口令封存保管等;三是定期更换口令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的未按规定定期更换口令,初始口令长期使用,不做变更,或者定期更换的口令重复使用以前用过的口令;四是口令管理不规范。有些部门上机操作人员统一使用一个密码,违反了有关业  相似文献   

3.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以来,国库业务在支行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支行国库业务发展与人员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支行国库业务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制度执行与落实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潜在风险隐患日益显现。人民银行支行继续经理国库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应通过支行管理体制改革、业务整合、人员合理调配和流动等措施提高支行国库业务保障能力,同时加强支行国库业务事后监督工作,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国库资金风险联合防范机制,提高支行国库资金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杜绝账务处理"一手清"现象和越权操作行为,防范资金风险,会计核算系统根据业务处理的要求将各自系统的各类操作模块予以权限划分,设置各级操作人员,并独立设立口令、密码,交会计主管保存。但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国库资金的安全性,搞好人民银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对资金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及化解已经成为人民银行市(县)支行机构履行央行职责的最基本要求。随着人民银行市(县)支行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基层国库会计无论在核算方面,还是管理模式方面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因此,本文重点就基层国库会计业务所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提高基层国库会计的风险防范能力,以确保国库资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县支行国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县支行对国库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库主任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二是个别县支行的分管领导对国库工作检查、指导不够;三是国库会计主管对国库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以及账簿设置、账务处理和风险防范等监督检查不到位.  相似文献   

7.
黄英 《济南金融》2007,(9):76-77
<正>一、当前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的风险隐患(一)道德风险一是内部人员道德风险。如操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口令保密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层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不到位;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审核不严、操作失误等。二是外部人员道德风险。如外部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攻击系统,致使核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非法进入核算系统,破坏数据,造成数据丢失或泄密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国库工作岗位普遍存在人员需求量大的问题,不仅阻碍了会计国库业务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县支行对人员的统一调配和使用,而复核员制的临柜模式(即双人临柜模式)是岗位人员需求量大的根本原因,县支行目前实行的会计和国库临柜分离及两套应用系统、两套电子设备及两套岗位设置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非税收入征缴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逐步深入为国库会计管理和核算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国库新业务的发展,加大了防范国库会计业务风险和国库资金风险的难度。加强国库监管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国库监管的有效性显得甚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库新业务实际,就如何进行有效监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层人民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国库业务变化频繁,央行内控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加之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会计国库内控机制执行效率低、风险隐患多,现状堪忧。因此,构建基层央行会计国库内部控制机制势在必行。一、基层央行会计国库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基层央行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人民银行国库业务不断更新,系统不断升级,为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管理,规范业务处理操作,总行国库及中心支行国库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基本规定,管理办法,操作规范,但实际操作处理业务过程中,由于人员思想意识,业务素质,管理组织等因素导致出现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监督弱化,风险控制不够等。为进一步完善国库会计业务及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国库会计核算工作正确、规范、有序进行,有效防范国库风险,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吉林省地(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通过对国库会计业务进行适时、全面、连续、独立的监督,对进一步规范围库会计核算质量,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促进国库加强内控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吉林省县(市)支行的国库事后监督模式不尽相同,做法也有所区别,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开展事后监督工作,提高国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金融会计》2008,(4):76-78
在新形势下,县支行国库业务量不断加大,资金渠道增多,人员变动频繁,不但给国库核算工作质量带来了压力,更使国库资金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国库业务的监督,有效控制国库会计核算业务风险,提高国库业务监督工作质量,增强资金风险防范能力,是县支库和管辖中支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ABS系统)是人民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之一,担负着确保资金及时汇划、保障账务安全处理等重要任务.其运行管理和风险防范对保证国家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稍有不慎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郑州中支)现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配置、人员职位设置、制度执行力为基础,分析业务处理中的操作要点与风险点,以期对实际工作中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5.
褚秀娟 《时代金融》2012,(26):112-113
<正>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政府的银行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基层尤其是县级支行内设机构经历了多次调整,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国库内设机构设置并未根本改变,影响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的发挥。一、县支行国库机构设置沿革情况基层人民银行是总行的派出机构,也是中央银行的神经末梢。作为县支行,自从1985年分设以来一直未单独设立国库机构。1985年与工商银行分设,国库业务从属于会计,业务大多手工  相似文献   

16.
一、岗位整合后县支行会计工作现状 1.制度日益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国库会计管理规定>、<人民币发行库管理规定>等大量法规、规章制度的出台,提高了县支行会计行为规范化程度和会计工作质量,风险控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国库会计规范化管理,对规范国库会计行为,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提高基础核算和国库的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转换以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承担的职责越来越重要,其地位及作用也日益凸显,相应的对国库业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尽快实现国库会计规范化管理是新时期国库工作的发展方向。那么,国库会计规范化管理应达到怎样的标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最终达到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标准化、监督实时化、调研分析信息化、人员管理人性化的规范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的风险隐患 (一)道德风险 一是内部人员道德风险.如操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口令保密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层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不到位;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审核不严、操作失误等.二是外部人员道德风险.如外部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攻击系统,致使核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非法进入核算系统,破坏数据,造成数据丢失或泄密等.  相似文献   

19.
<正> 2000年人总行制定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对国库业务岗位的设置和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了把《规定》真正落到实处,人行鄱阳县支行结合工作实际,在制定贯彻《规定》的补充意见时,明确规定国库业务岗位严格地按二元制设置。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在国库和会计业务中实施业务岗位二元制管理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国库人员不足和由此产生的“一手清”问题,有效地防范了国库资金风险,保证了国库工作的正常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制约事后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因素 (一)事后监督人员工作量超负荷。日前,县支行事后监督人员每天除负责对会计、国库、货币发行等基础业务核算部门的日常核算业务进行监督外,还要负责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的操作、会计凭证的邮递、会计核算操作日志的制作及国库会计、事后监督档案资料的整理、装订、保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