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主要有制定经济政策和法规、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行动等职能。就功能效用来讲,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职能是保证组织宗旨得以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英文简称OECD),成立于1961年,是由30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其成员国主要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  相似文献   

3.
祝宝良 《国际贸易》1998,(11):24-26
在当今世界经济进一步走向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经济走势如何?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于今年9月在巴西召开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会议。与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很多,尽管一些国家已陷入经济衰退,但只要占世界经济总量约50%的北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02,(3):4-5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其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它担当着全球经济贸易组织的角色。世贸组织目前拥有135个成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欧盟三次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为应对欧盟东扩,俄罗斯主导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从2010年1月1日成立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到2012年1月1日形成的统一经济空间,从2015年1月1日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再到2025年实现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欧亚经济一体化路径业已形成。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的启动,正值俄罗斯经济遭遇西方制裁和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之际,欧亚经济联盟未来发展前景特别引人关注。一方面,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现有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协调与欧盟、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TPP和TTIP等区域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的关系,这是影响其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分析在俄罗斯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如何消除成员国经济发展差距和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歧?欧亚经济联盟的吸引力何在?是价值认同还是利益驱使?乌克兰的“脱俄入欧”对欧亚经济联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在竞争和合作中寻求与已有区域经济组织的利益契合点,使之由零和博弈过渡到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的对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备完全的国际法律主体资格的国际经济组织。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经济贸易的三大支柱。WTO 现已有136个成员,调节着全球90%以上的贸易总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作用尤为显著。中国加入 WTO,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贸易竞争中提高我国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7.
西方左翼学者认为,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出现如下新特征:生产的集中和垄断加剧,金融资本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成为帝国主义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全球化为帝国主义提供了新的剥削方式,但也使帝国主义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经济手段和武力干涉交错使用。  相似文献   

8.
海外传媒     
《中国报业》2016,(23):86-86
俄强烈谴责欧洲制裁俄媒决议 11月23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有关制裁俄罗斯媒体的决议,呼吁欧盟委员会拨付更多资金,支持有关新闻报道.反制俄罗斯媒体在欧盟的宣传效果。总统普京怒斥这一举措是欧洲民主的“倒退”。这项决议将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等俄知名媒体机构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宣传媒介作对比,呼吁欧盟委员会资助更多新闻报道予以反制。决议还指认俄罗斯利用东正教等宗教机构“挑战西方价值观、分化欧洲”,以及资助欧盟成员国的反对派政党或组织,意图瓦解欧盟。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 俄为加快“入世”进程承诺将逐步削减农业补贴据俄《生意人报》2010年9月28日报道,为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俄政府日前在“入世”谈判中做出让步,同意暂不增加农业政府补贴,并从2013年起逐步削减农业补贴。  相似文献   

10.
俄、白、哈关税同盟是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本文重点分析了该关税同盟的贸易效应:2011-2012年,同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幅远高于成员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增速,除了哈萨克斯坦之外,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同盟成员国的贸易在其外贸总额的占比均有所上升,说明关税同盟促进了三国贸易往来。虽然关税同盟的运行导致了中国对哈国出口成本增加,但由于俄、哈两国与中国属于互补型贸易关系,中国与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仍呈现快速增长状况,俄罗斯加入WTO将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规范化和稳健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加入WTO的大国。为此,俄罗斯正在加快“入世”步伐,争取早日参加这一世界性贸易组织。截至2006年11月,除个别国家外,俄罗斯几乎与所有WTO成员国都已达成俄“入世”的双边谈判协议。按WTO规则,“入世”国在“入世”前必须修改本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或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同WTO的贸易规则相衔接。俄自1993年申请“入世”以来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凭借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及政策优势成为全国对俄农业开发合作规模最大的省份。但是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中仍存在着开发资金短缺,软环境欠佳,企业经营不规范等问题。为此,黑龙江省应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双边地区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规范企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合作组织模式,完善农业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对俄农业合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WTO与IMF的合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和IMF作为国际上两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组织,也是大多数国家同时参加的两个组织,分管着国际贸易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两大国际经济组织之间职能与政策方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合作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突出。二者建立并正在进一步发展的合作制度,提出并在实践着“保证国际经济决策一致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力的象征--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体现在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体现为中国对国际经济制度制定的参与或影响力度.当今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WB).此外,还有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组织,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经济合作组织(OECD)等.这些全球性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确立了世界经济中金融、贸易与发展三大领域的秩序,已经或将继续对有关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VTO与IMF的合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和IMF作为国际上两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组织,也是大多数国家同时参加的两个组织,分管着国际贸易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两大国际经济组织之间职能与政策方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合作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突出。二者建立并正在进一步发展的合作制度,提出并在实践着“保证国际经济决策一致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黑龙江省全力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之时,应运用泛空间的思维模式,以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解决中俄经贸战略升级问题。要着力完善双方政府间对应机制,制订一系列支持发展对俄经贸合作的有关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管理职能,把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俄、白、哈经济一体化的内部分歧体现在进口税收分配、进口税率、一体化进程推进、能源贸易政策等方面。目前,三国关税同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内部产业转移、俄罗斯意志主导、WTO规则制约、白俄罗斯经济危机、哈萨克斯坦国内争议和俄乌两国天然气纠纷等,今后政策协调难度会越来越大,短期内扩员前景不乐观,但长期合作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 正在巴黎举行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部长级会议5月16日发表公报表示,该组织各成员国政府决心在今年11月于卡塔尔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上发起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公报说,巩固多边贸易体制的努力意味着需进行广泛而均衡的谈判和加强世贸组织的地位,经合组织各国政府重申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视”,并“拒绝保护主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世贸组织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最近几年它不但同国际上的一些经济组织(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了合作,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与世界上其他一些组织发生了工作上的联系。2000年6月世贸组织知识产权保护委员分作出决定;邀请国际上的一些相关组织成为该委员会的观察员以不断更新知识产权方面的信息和更好地履行知识产权保护协议。8月底,世贸组织向各成员散发了世界卫生组织一份题为“医疗保障与经济全球化”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吉林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但在扩大对俄经贸合作中存在俄罗斯经济软环境不佳、俄方出口货源缺乏、双方比较效益差、地产品竞争力差等制约因素,吉林省应健全双方政府间对应协调机制、拓宽经贸合作渠道、加强商品互补及劳务合作、大力拓展境外加工贸易,以实现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