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企业所得税会计是基于财务会计与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本文对所得税会计理论及核算方法作些浅析。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依据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在每一纳税年度取得的收入总额减去税法准予扣除的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其中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  相似文献   

2.
涉农税制改革系列问答(十二)徐增宏37、如何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答: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是由纳税人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而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3.
国税发[2003]45号文件.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即自2003年1月1日起,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缴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纳确有困难,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得税纳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主要是根据纳税检查查出的问题性质来进行的,可概括为如下两类: (一)对于查出的纳税调整误差额的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也就是说,目前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两者有一定差异,因此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即纳税人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  相似文献   

5.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同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全面开征企业所得税。按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出的会计所得与按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所得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全部收益与支出的差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在此基础上再作必要的纳税调整后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才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但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所执行的会计制度的特殊性,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中有其特别之处及技巧。一、工资薪金支出的调整1.工资薪金支出的范围依据国税发(2000)84号文,“工资薪金支出是纳税人每一纳…  相似文献   

6.
刘虹 《绿色财会》2003,(6):37-38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同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全面开征企业所得税.按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出的会计所得与按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所得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全部收益与支出的差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在此基础上再作必要的纳税调整后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才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但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所执行的会计制度的特殊性,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中有其特别之处及技巧.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需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对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需按接受捐赠时非货币性资产本身的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对接受捐赠存货、捐出方代为支付的增值税额,也应包括在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如果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  相似文献   

8.
一、时间性差异及其类型时间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会计利润与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或若干会计期间,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将转回。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税法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不同于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二是税法允许企业在申报所得税时采用不同于确定利润总额的会计方法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就理论上而言,时间性差异可分为以下二种:即某些收入按会计法规规定计入会计利润的期间,要迟于或早于按税…  相似文献   

9.
国税发[2003]45号文件,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即自2003年1月1日起,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缴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0.
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状。产生这两者差异主要原因是各自所依据的法规制度不同:会计所得是根据会计法规,反映在会计帐面的会计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规定而确定的企业应纳税所得。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相应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相似文献   

11.
何军 《绿色财会》2006,(6):39-39
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行为.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特点.国家税务总局(2003)83号《关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及浙地税发(2003)132号文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其在2003年7月1日后取得的预售收入.应先按规定的利润率计算出预计营业利润额.再并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统一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待开发产品完工时再进行结算调整;在2003年7月1日前发生的预售收入.暂不按上述规定确认应税收入,待其按规定结转销售收入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为便于计算预缴税额,财务人员必须建立“房产预售收入及结转销售台账”,其中列明:预售产品的名称、合同编号、预售对象、预收价款收讫日期、金额、结转销售日期、会计凭证号等内容,按季随纳税申报资料一并上报税务机关。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最近颁发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其中重点涉及两个利润概念,一个是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等计算的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另一个是按照税后的有关规定计算的一个时期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所得。这两个概念的出现,是我国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和新的税收制度后,会计和税收各自相对独立和适当分离原则的体现,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不仅要求我们要在观念上的彻底转变,而且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其会计处理熟练掌握。下面结合本人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  相似文献   

13.
所得税是国家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所得征收的一个税种。所得税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国家的财政收入。正确计算所得税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性。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是正确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核心,而企业...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纳税筹划是指企业遵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方案时,为实现最合理纳税而进行的规划.企业内在的利益冲动,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动力,促使企业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济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税收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企业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本文拟就收入和成本费用这两方面来论述企业所得税筹划.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行为,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特点,国家税务总局(2003)83号《关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及浙地税发(2003)132号文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其在2003年7月1日后取得的预售收入,应先按规定的利润率计算出预计营业利润额,再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统一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待开发产品完工时再进行结算调整;在2003年7月1日前发生的预售收入,暂不按上述规定确认应税收入,待其按规定结转销售收入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为便于计算预缴税…  相似文献   

16.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关于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条文规定 (一)法律条文规定。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中,第四十七条如是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的方法调整”: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中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所称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7.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总说明规定:“企业应当在社会性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初始人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并增加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最短年限为:(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确认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所依据不同的理论及不同的法规,由此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不等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一定时期应交的所得税通常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结果,而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则根据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区别。农业企业按照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将社会性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即一次性提足折旧与税法分年限计提折旧所产生的差异,是由于对累计折旧确认的时间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它应属于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农业企业一次性计提折旧的当期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但不得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下面举例说明农业企业执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由于采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对农业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是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一定时期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征税.本文拟就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谈谈所得税会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谈谈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曹文成,吉士祥,季小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分别简称《条例》和《细则》)的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制进入了规范、统一的阶段。应纳税所得额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其数额的确定是正确计算应纳税额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财金大势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仍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月27日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