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远征 《新金融》2019,(1):12-14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依然会发展,但城市化应该强调人的城市化,要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化,不再只是土地的城市化。地方政府依托融资平台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的地方债务、影子银行问题本质上是财政问题。化解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应该明确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赋予其发债权力,让影子银行及其监管透明化,并充分有效地运用PPP政策。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2-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 VAR模型考量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原因,而地方政府债务不是影子银行的原因;地方政府债务对自身的促进作用小于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影子银行对自身的推动作用大于地方政府对影子银行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审计署2011年6月发布的第35号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这一债务总额超过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旦爆发将引起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地方经济发展停滞、政府公信力减弱,甚至影响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安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我国整体债务风险指标的评估范围,从新的视角分析中国的债务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4.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明确其风险生成机理才能保证较好的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使其发挥正面作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形式清晰的展现了影子银行风险生成的过程,得出了监管缺失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客观是造成影子银行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明确其风险生成机理才能保证较好的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使其发挥正面作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形式清晰的展现了影子银行风险生成的过程,得出了监管缺失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客观是造成影子银行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2007-2020年中国120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主动发起或主导的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对自身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1)影子银行业务增大银行风险承担,表现在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越高,银行总体稳定性越低、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大、银行流动性风险越大;(2)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银行类型异质性,对于非五大国有银行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对于五大国有银行并未形成显著影响;(3)影子银行业务通过增加银行表内收益的波动性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在严格资本和拨备监管下的被迫选择。因此,应对影子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监管非国有银行主导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继续积极稳妥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但也应允许适度有益的影子银行创新存在,以弥补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孙杰  辛光亮 《金融会计》2013,(12):68-70
影子银行具有一定潜在风险,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在金融系统的蔓延,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及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扫清障碍,是我们亟待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在最受投资者热捧的影子银行现状出发,指出影子银行现在存在的问题,特别强调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降低影子银行风险的途径,提醒消费者应提高对影子银行风险的判断能力,提供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金融深化改革的特殊时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以对接信贷需求缺口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膨胀。其系统风险与社会危害已开始全面暴露。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出发,深刻分析了影子银行风险及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影子银行发展拓宽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但由于多层嵌套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银行资产安全。文章对影子银行概念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演变历程,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影子银行风险向银行资产传递的主要渠道,提出引导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近期国内外都很关注。从地方政府负债额度、风险状况判断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持乐观看法,有的持悲观看法,更有甚者因某种目的大肆渲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唱空地方政府债券,引发了某些市场反应。对于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债务,提出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影子银行信贷规模较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风险突出表现在融资型影子银行中。影子银行分布范围广,种类多,管控其风险有一定难度,且有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风险交叉感染的趋势。我国"一行三会",亟待推出新的风险管控措施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系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肖本华 《新金融》2012,(11):25-30
近年来,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这一渠道从传统商业银行拓展到影子银行。本文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会扩大其风险资产的比重,降低对风险资产的定价。宽松货币政策下有限责任和风险转移会加剧影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后危机时代,我国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高度关注社会融资规模,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市场金融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结构出现了变化。影子银行作为近年来金融行业的新模式,有效的补充了正式的金融机构无法填补的空缺。但影子银行借贷规模的扩大,其给金融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影子银行的不规则发展已经开始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防范其风险的产生和扩散,促进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影子银行的风险传染特征进行分析,着重就如何防范分析提出可行对策,以期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在金融脱媒、资金脱媒的不断演进中迅速发展起来,尤其各类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信贷类产品等创新性影子银行不断发展壮大。然而,金融市场的监管却没有及时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经营不规范、风险不可控等问题仍然存在,极易沦为为不法分子清洗黑钱的通道。本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洗钱风险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2009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原因,分析了中国政府的相关应对措施,并提出需建立全面清晰的金融改革框架以应对影子银行相关的多重挑战,包括识别并重组困难影子银行,进一步放松对正规银行业的规制,协调运用政策工具应对风险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在逐渐攀升、累积和扩大,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受庞大的政府债务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着眼于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我国政府债务的特征及其表现,客观地分析了我国政府债务的成因,并针对其成因提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的广泛讨论。由于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并长期处于监管真空,影子银行超常规的发展最终引发了系统性金融危机。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出发,基于流动性保险模型,具体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潜在的挤兑风险及其监管问题。同时还结合国际社会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举措以及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债券风险管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政府债务风险高发期。政府债务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缺少货币发行权的政府或其发起设立并由政府负连带债务偿付责任的公司,频繁出现信贷或信用债违约事件,二是拥有货币发行权的中央政府通过滥发货币形式弥补公共部门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发及恶性通胀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