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众筹平台与企业家的声誉对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这两种众筹模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理,在发现众筹平台和企业家声誉对发起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的正向促进作用基础上,比较并提出了两种众筹模式的选择条件:(1)当产品质量较好而股权众筹投资者却并不偏好产品时,无论众筹平台声誉如何,预售众筹均占优,而企业家声誉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预售众筹的优势;(2)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小时,若平台声誉弱,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占优,若平台声誉高,则预售众筹占优;(3)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大时,无论众筹平台与企业家声誉如何,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均占优;(4)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适中时,若企业家声誉较弱且平台声誉较弱,股权众筹占优;若企业家声誉较弱且平台声誉较强,预售众筹占优;若企业家声誉较强时,无论平台声誉如何变化,股权众筹均占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众筹作为一种新式金融产业而存在的意义为基础,从众筹的发起方、融资方、众筹平台等几个方面研究众筹的实际操作与流程,就校友众筹这一创新点研究相应情境下的改进与创新思路,依靠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校友众筹平台的可行性。项目从校友众筹新概念出发,研究了众筹这一新的融资方式,为以后的深入研究与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众筹(Crowdfunding)起源于美国,是一种新形式的融资模式。2014年中国股权众筹飞速发展,势头强劲,然而,中国股权众筹仍然承受着来自现有规则的压力,潜藏了尚未可知的风险。本课题通过搜集国内外股权众筹的发展动态,对当前中国股权众筹发展所面临的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专业水平较低,众筹项目优质项目少,风险大,领头人匮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最后通过借鉴美国股权众筹的监管制度,结合中国股权众筹发展的现实环境,从发行人制度、众筹平台监管两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国股权众筹相关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互联网众筹和农村互联网众筹发展情况,从微观角度实证分析农户对互联网众筹的接受情况,并探求我国农村互联网众筹的价值与风险;提出以农产品溯源系统规避农业风险、完善众筹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众筹平台向纵深化发展、完善相关法律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楚彬 《金融博览》2014,(24):13-13
继"双11"推出房产众筹项目之后,京东金融联手远洋地产再次推出新一波的房产众筹。该房产众筹的模式引起了外界的质疑,认为该模式为假众筹、纯炒作。显然,中国众筹市场正越来越热。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众筹者的筹资目的并非是为了用资,而是将其作为产品促销的手段。比如,最近就先后出现了餐饮众筹、微电影众筹、建房众筹等活动,普遍都跳不出通过预付款促销产品的模式,并不是让投资者获得利润回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发展股权众筹的案例以及台湾地区场外交易市场参与股权众筹发展的先进经验后认为:我国当前发展股权众筹的根本问题是缺乏股权众筹发展的法律土壤,同时传统的债权思想也成为制约股权众筹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股权市场在开展股权众筹业务时具有资源、风险控制、股权退出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区域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试点可以成为我国发展股权众筹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众筹自引入我国以来,成长迅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国内的众筹行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众筹活动与法律的冲突、缺乏良好的盈利模式以及众筹发起人的信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给众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众筹自身有着无可取代的优势,在未来,国内的众筹行业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众筹行业依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会计师》2017,(19)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大量的股权众筹平台,相较于国外,我国对股权众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股权众筹平台爆发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股权众筹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等角度发掘股权众筹在创业企业融资中的价值,根据股权众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众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耀东 《金融博览》2014,(21):50-51
根据零壹财经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8月底,我国的众筹平台已经超过90家,其中商品(预售)众筹平台63家,股权众筹平台23家,兼营商品众筹和股权众筹的混合平台9家.而在201 3年底,我国所有的众筹平台数量不足20家,其中绝大部分为商品众筹平台,股权众筹平台只有寥寥数家.  相似文献   

10.
众筹本来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种类,随着2014年全球众筹峰会在北京召开,即使不能说众筹现在比互联网金融更热,起码也可以说众筹与互联网金融一样火热。本土创业型众筹网站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互联网巨头入局、海外巨头入侵,共同掀起了众筹大战。  相似文献   

11.
众筹代表了一种新的筹资方式,它能够支持各种各样的项目。虽然它迅速崛起,但众筹还未从根本上未得到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方式,回顾了众筹的理论基础,包括众筹定义、众筹分类以及众筹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后期的深入式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2.
雷禹  陈文 《南方金融》2015,(4):73-77
本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房地产众筹发展情况、发展模式、交易结构以及具体案例。研究发现,房地产众筹在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但目前国内地房产众筹更多表现为短期融资和炒作行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众筹健康发展,要引导房地产众筹商业模式创新,在房地产众筹中适时引入信用增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产品众筹发展迅速,深受商家和消费者喜爱,但互联网产品众筹刚刚兴起,还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产品众筹设计基本都是相互参考、借鉴。本文通过采集目前线上知名的京东众筹平台1000个正在众筹的产品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根据产品类型和数据类型,展开线上众筹产品的特征研究,为今后的互联网众筹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监管制度缺失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完善股权众筹监管的必要性,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股权众筹监管的做法和经验,指出我国需要建立健全股权众筹平台监管制度体系,加强股权众筹平台的全程持续监管,同时,要建立股权众筹平台与投资资金隔离机制,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众筹最大的优势是将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一个的圈子,围绕人与人共同的兴趣爱好开展金融服务,从互联网金融发展成社群金融,即是人人金融——众筹2.0时代。2015年互联网行业最火的一个词,无疑是"众筹"。国内众筹网站正迎来新一波热潮,多个不同的范本正悄然绽放。但我们已经看到的,仿佛走上了一条岔路口。以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苏宁众筹等众多电商众筹平台一片火热,而以点名时间为首的一些专业众筹网站步履维艰,其已经转型为智能硬件的首发平台,成为一个垂直展示平台。即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代表,众筹融资特别是股权众筹在其成长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诸如非法公开发行股份和非法集资等非议。通过对众筹业务的简要介绍及分析,对究竟何为众筹、众筹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如何界定等问题作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17.
众筹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面向大众的融资方式,这种创新的融资方式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因此,众筹尤其是股权众筹,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众筹行业发展迅速,然而在此过程中,合法性和投资者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美国JOBS法案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众筹发展带来了较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立众筹融资豁免注册制度、设立众筹平台准入要求、建立众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建立领投人备案制度、设立众筹融资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起的众筹融资方式也迅速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些高科技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方式。通过以筹资额最大的京东众筹为例,基于京东众筹339个众筹成功项目披露的16项指标,对我国众筹成功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关于众筹成功率和项目参与人数、项目关注人数和项目目标金额等多项指标的计量统计模型,为我国采用众筹方式的筹资者和众筹平台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投资人在选择众筹项目时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我国众筹市场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股权众筹作为中小企业募集资金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我国股权众筹发展面临着发行方式认定模糊、监管规则空白、投资者被合同欺诈等权益保障方面的风险。201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解决了股权众筹平台注册或核准的豁免问题,但是缺乏对于股权众筹网络平台地位以及监管规则的规定。应当通过明确互联网股权众筹的非公开发行地位、认定股权众筹平台是专门从事股权众筹业务的经营机构,建立股权众筹平台的专门设立制度,通过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设置融资上限、建立保证金和风险基金制度等充分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最终实现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所谓众筹,本意是筹集大众的力量,实现梦想。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现在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了,众筹越来越火,现如今股权众筹慢慢发展,尤其在软件网络公司计算机和通讯消费产品、媒体等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本文分析了当今中国众筹行业发展及出现的问题,众筹平台,投资人,发起人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中国股权众筹提出建议,并指出未来中国众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