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人力资源效率评价是管理研究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内容由4个纬度构成:任务效率、整合效率、组织潜效率及优化效率。现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具体内容在员工心目中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任务效率是最重要的,优化效率次之,而整合效率排在最后。现阶段,企业员工的任务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企业的组织潜效率的提升空间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员工-组织双赢的视角,考察了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工作绩效与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与作用机制。获取到53家企业的53名主管和152名员工在两个时间点的有效配对数据,通过多层次线性模型检验发现: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组织学习目标导向不仅正向调节了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并且调节了人力资本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工作绩效和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但关于员工不同的人力资源归因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依据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人力资源归因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对642份配对样本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人力资源归因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这对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引导员工更多地为组织建言献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327名不同层级酒店员工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在中国情境中酒店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量表,同时也对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角度降低员工离职率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族企业员工组织认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自编组织认同问卷,通过对960名家族企业员工的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全模型分析技术,探讨了员工组织认同和一系列绩效变量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组织认同对反映组织行为绩效的组织信任、呼吁行为、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对离职意图有负向影响;对任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强大的内部整合功能可以提升企业绩效,成为中国家族企业摆脱成长困境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6,(2):158-162
员工离职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然而情绪管理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组织情绪管理内涵进行界定,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情绪管理的三个纬度分别对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分别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在组织情绪管理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力资源部开始通过不断尝试实施各种人力资源实践活动来改善并规范企业的管理,人力资源工作人员也逐渐意识到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重要性。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包含公平奖惩,员工参与和成长空间三个维度,正能体现组织认同员工贡献、信任员工并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本研究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339个研究样本,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并运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等,来探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和工作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并证明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往研究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亲组织行为.然而,近年来研究指出,员工的亲组织行为并非总是道德的,即可能出现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理,尤其是关注了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211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2)组织支持感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道德认同负向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并未显著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经由组织支持感的间接效应.本研究丰富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机制和权变条件,同时对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自我概念的视角引入组织信任探讨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以来自7家企业的288份直接主管-下属配对样本,探讨组织信任与知识分享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信任对知识分享、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对知识分享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部分中介组织信任对知识分享的作用;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在组织认同与知识分享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调节组织信任对知识分享影响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主观幸福感在现代社会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从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外在内在两方面影响因素研究主观幸福感,选取内蒙古呼包鄂地区进行问卷调查,516份有效问卷处理结果表明:工作压力及其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工作任务因子对事业取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人际关系因子对事业取向、职业取向和谋生取向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家庭取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总体工作价值观及事业取向、职业取向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职业取向、谋生取向在人际关系因子影响主观幸福感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事业取向在工作任务压力因子影响主观幸福感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建议组织从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组织文化等方面降低员工工作压力,提升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在对西安等地区302名单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工作重塑是否影响、如何影响员工幸福感.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切入点,构建了工作重塑、人—岗匹配、员工幸福感以及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四个变量间的研究模型.结果显示:工作重塑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人—岗匹配在工作重塑与员工幸福感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调节了工...  相似文献   

12.
In 1997, Brazil's major energy company faced a loss of its monopoly as part of the country's structural reform. Many of its employees were recruited by new entrants to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order to retain employees, the company initiated a multiyear planning process which included a redesign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oriented to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five employe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ype of employment, job level, gender, education level and service time) on the affective, normative and continuance component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one of the company refinery and involv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all employees and interviews with senior managers. It was found that type of employment (company staff or contractor)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affectiv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while service time and education level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ors to continuance commitment. Gender and job level were found to have limited implication for commitm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pany response to structural reform had the long-term positive effect of binding employees to the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3.
王静 《价值工程》2021,40(2):75-76
薪酬是每个企业职工都需要思考和顾虑的内容,合理的薪酬结构才能够满足企业职工的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薪酬管理工作开展不科学则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基于此,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practice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ching people with the organisations and the jobs they work i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employees perceive and interpret HR practices and whether or how these perceptions relate to perceptions of person–organisation (P–O) and person–job (P–J) fit. This study aims to bridge strategic HRM and person–environment fit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possibl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s of P–O and P–J fi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a broad set of HR practices and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Results from a sample of 412 employees support direct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a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 of P–O and P–J fi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HR practices and employee outcomes.  相似文献   

15.
王建新W  NGJi  n-xin 《价值工程》2014,(4):155-156
企业文化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持久的影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的国情,研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文化如何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如何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通过深入的研究明晰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影响途径、特征和规律,以求对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它是指企业通过教学或实验等方法促使员工的行为方式在知识、技术、品行、道德等方面有所改进或提高,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与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企业人力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对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鑫 《企业经济》2012,(5):83-85
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人类进步,要求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经营与管理与之相呼应,不断创新。传统人事型管理仅着眼于劳资关系、过多关注于薪酬的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被战略性的、全面系统的、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HRM)所代替,关注人的潜能的发挥,把个人的发展与企业未来发展相联系。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来表达,相对于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总的来说是具有"战略性";相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激励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HR management on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has yielded inconclusive results. Moreover, prior works remain unclear on whether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specifically aimed at enhancing employee well‐being also benefit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uilding on signaling theory and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our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relat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HRM), employees’ collective well‐being (in terms of collective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collective eng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Results from a multi‐source field study of top management team members, HR representatives, and 15,952 employees in 88 organizations reveal a positive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HRM and employees’ collective well‐being, which is mediated by employees’ positive stress mindset. In addition, we find this positive indirect association to depend on the level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limate in organizations. Finally, our findings also show a positive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HRM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mediated by employees’ positive stress mindset and collective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