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原则标准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联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作为获得竞争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战略。尽管战略联盟受到企业界的青睐,然而约有一半的联盟最终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联盟伙伴选择错误。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是建立战略联盟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原则、步骤、标准,并提出企业科学的伙伴选择指标和选择方法一层次分析法来确立企业战略联盟伙伴优化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价值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两个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联盟治理结构在资源利用、风险控制和组织学习方面的特点,阐明了联盟治理结构与联盟目标的适合性关系,提出高技术企业在选择战略联盟治理结构时,应综合考虑资源、风险和目标因素。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企业战略联盟克服了单个企业很多无法解决的难题。联盟内部各成员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经营要素的双向流动,并能有效地控制无序竞争,形成有序的市场。企业战略联盟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只有实现有效的战略联盟,才能最终成为竞争的获胜者。  相似文献   

4.
战略联盟的组建、管理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略联盟越来越多地被企业采用。本文在梳理战略联盟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战略联盟中有关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联盟的风险、联盟的管理、知识转移和联盟文化等若干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企业战略联盟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全球竞争,这一“双赢”战略已经成为各大公司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然而,各公司在考虑战略联盟选择时,如何经过复杂的考虑作出最后决策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战略联盟分析,提出了联盟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和层次分析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战略联盟使企业得以整合优势资源、科学发展、建立竞争优势。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发展伴随着高失败率,其稳定发展成为联盟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首要前提。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竞争性战略联盟稳定性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影响竞争性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案例研究,验证测评框架的可行性,确定内外部影响因素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作用强度,对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最终从战略思维培植、内外部环境分析、联盟伙伴的选择、核心竞争力构建、联盟信任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对提高战略联盟稳定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行各业的战略联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出现,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中必不可少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建立联盟看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和联盟的行为并不仅仅是特定的企业层面的问题,很多行业内都出现了大规模并购或联盟的风潮,这已成为了一种显著的行业性现象。在一个既定的行业中,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相似的技术要求和市场态势。行业对于企业选择其外部成长战略的偏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作者将提出三个行业层面的影响维度,通过两分法,将行业分为八种情景,分别讨论在不同行业情景下企业对兼并收购或战略联盟的选择偏好。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成立合资企业、相互持股以及功能性协议.本文从战略联盟的不同方式出发,探讨不同方式下的税负差异及纳税筹划中的要点,并提出其对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竞争因素的战略联盟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成员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将战略联盟划分为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和竞争性战略联盟,并给出相关定义,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生活的具体情况,分别列举了三种典型的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和竞争性战略联盟类型,并据此从组建联盟的动机、联盟的稳定性、联盟伙伴的选择标准以及联盟模式的选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区别,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战略意图的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理论界对于企业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使用单纯的财务绩效指标对联盟的绩效进行评价。本文提出,联盟的绩效评价首先应当从组成联盟的企业的各自角度出发。其次由于不同的战略联盟的战略意图相差迥异,应当从战略联盟建立的战略意图出发,来设计评价战略联盟绩效的指标体系。首先对战略联盟各种战略意图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然后提出一套基于战略意图的联盟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蔡继荣 《价值工程》2011,30(10):137-139
战略联盟合作伙伴之间都坚持诚信并不是一个均衡解,任何一方的不守信都将触发战略联盟的非合作行为,并导致战略联盟失败,因而强调基于信任的联盟合作关系的动机性治理并不是可靠的机制,它不能准确显示联盟成员的真实守信水平,也忽视了战略联盟的资产投入和经济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Alliances with 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may benefi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operat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uncertain socio‐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present higher investment risks. Such ‘green alliances’ can provide strategic bridging services by interceding between MNCs and distant, yet important, stakeholders.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strategic bridging success may depend on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f alliance legitimacy.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iance legitimacy and strategic bridging ability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Turtle Village Trust in Trinidad and Tobago. Findings suggest that bridging success occurs when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peaks; that new alliance partners temporarily weaken legitimacy; and bridging with every new targeted stakeholder requires continued acquisition of legitimacy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values. MNC decisions to form alliances that bridge targeted stakeholders on their behalf should therefore consider the potential of the alliance to acquire and accumulate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without which strategic bridging efforts may be futile.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战略联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应链战略联盟作为在供应链管理和战略联盟基础上兴起的新的企业合作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对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产生、概念、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针对我国企业的实际,分析了在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企业的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理论界对供应链战略联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式,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目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系统是复杂反馈系统,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调整系统,促进合作的顺利实施。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机制需要强化控制意识、控制机制实施和构建信息系统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6.
公司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捷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2):102-105
公司战略联盟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创新形式,公司战略联盟因利益而起,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公司战略联盟有效运营的关键所在。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联盟利益分配机制评价的指标体系,说明了利益分配机制评价的步骤,并指出了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Drawing upon literatures on strategic alliances, teams, and diversity, we propose that strategic alliance team diversity warrants further examination. We suggest that strategic alliance team coordination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egic alliance team diversity and effectiveness. Specifically, we hypothesize that coordination strengthens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rvable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ity and gender and team effectiveness. We also argue that coordination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observable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 of functional background and team effectiveness. Results from 109 team members, 44 team leaders, and 34 alliance executives involved with 44 strategic alliance teams in 15 firms partially support our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18.
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战略联盟学习组织外部的知识和技术诀窍(know-how)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四种模式:非对等学习、非相互学习、竞争性学习和非竞争性学习。战略联盟中成员企业的组织学习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习意图、学习过程的透明度及吸收能力等。为了促进战略联盟成员企业的组织学习,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信任,有明确的学习意图、正确选派学习代理人、促进联盟知识的分享。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战略联盟生命周期和联盟风险管理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战略联盟形成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核心事件和管理重点,明确了联盟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风险侧重,并针对战略联盟的各个建立阶段提出风险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