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CC对1996年美日经济的预测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杨泽瑞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是包括环太22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推动太平洋地区合作的国际组织。PECC下属的太平洋经济展望专题组(PEO)近年来以其准确的对太平洋各国和地区经济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美国国务卿约翰·海曾说过:“地中海是昔日的海洋,大西洋是当今的海洋,太平洋则是未来的海洋。” 如今这一预言已成为现实。太平洋地区正在崛起。然而环太平洋地区是一个辽阔的地区,东起南美洲的西海岸,向北伸展,穿过白令海峡到俄国,南至澳大利亚,所有濒临太平洋海域的国家和地区都包括在内。因此。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末,世界上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曾预测:世界经济中心将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并强调二十一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然而,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充满着不平衡的过程。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正在崛起的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产生了强劲的冲击。面对挑战,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4.
罗路 《亚太经济》1985,(4):16-18
今年4月29日至5月1日在汉城举行了第4次“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这是继前三次会议的又一次关于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的大型国际会议。 1978年,日本已故前首相大平正芳正式提出“环太平洋合作构想”。该“构想”的主要内容有:一、增进相互了解;二。  相似文献   

5.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PEC)自1989年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各成员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分歧.本文分析了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和面临的种种问题,认为其建设尤其是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作为一个整体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都在谈论“太平洋时代”的到来,谈论“世界经济与政治重心由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对此,各国政府都予以深切的关注,政府官员和学者、专家提出了各种有关太平洋地区合作的设想,其中日本的“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尤其引人瞩目。日本的这一“构想”反映了它对外政策的实质性变化,尤其反映了日本对太平洋经济战略的老谋深算。  相似文献   

7.
媒体速览     
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日本机会菅直人政权提出了一个新口号"平成开国"(促成日本继明治维新后的再次开放)。成为这个新口号的一块试金石则是"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TPP是一些推行自由贸易的  相似文献   

8.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11):16-16
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日本机会菅直人政权提出了一个新口号"平成开国"(促成日本继明治维新后的再次开放)。成为这个新口号的一块试金石则是"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TPP是一些推行自由贸易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生巨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经济规律在呼唤:“世界中心正在向东转移”,“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一股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新潮流正在迅猛兴起,被经济高度发展推上历史舞台的东北亚经济圈,越来越显示出沟通中国环渤海、“三北”广大市场与东北亚、环太平洋经济交往枢纽的作用。鉴此,辽宁社会科学院前不久召开了区域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不少专家学者发言颇有新意,与发展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堪资借鉴。本刊特选登部分发言,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大国日本,它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为关切。早在七十年代,日本的学者、财界和政界人士倡议在环太平洋地区建立经济合作机构,以促进本地区的安全与经济繁荣。去年,美国对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明显地关注起来,除在美国国内设立“美国太平洋协作委员会”外,并指派费尔班克斯为太平洋特别大使。费尔班克斯接任后即先后出访日本和其它亚太地区国家,与各国领导人讨论如何加强域内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问题,引起了日本朝野强烈的关注。日本外务省和通产省根据中曾根首相的指示,分别于去年冬间设立了“关于太平洋合作设想省内联络调整委员会”和“太平洋设想委员会”,中曾根首相也于今年一月间出访了美、加、澳、新等国;接着,以日本经团联会长稻山嘉宽为团长,组织访问团,分别访问了东南亚各国,就日本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和贸易等关系问题与各国领导人和财界人士交换了意见。所有这些,标志着由日本所倡议的“环太平洋合作设想”已由酝酿阶段进入了行动阶段。  相似文献   

11.
张忆 《亚太经济》1989,(6):10-13
环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对于推动和发展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较长时期以来一直是周边各国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日本是主张实现这一合作的首倡者和热心推动者,如果从1965年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提出“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算起,迄今已近25年。此间,各种合作构想纷纷提出,合作形式有所推进,同时人们可以看见两种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环太平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汪巍中小企业在环太平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环太地区96%的企业属中小企业,其雇员人数占环太平洋企业雇员总数的40-60%;中国台北中小企业雇员占当地总数的约80%,出口占当地出口额...  相似文献   

13.
一、各国均面临两大挑战 当前,国际经济的发展,正由国家经济向世界经济转化。各国都面临两项大的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大竞赛、大较量,特别是世界经济重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这对西欧,对包括北美、日本和我国的环太平洋地区都是一个挑战。二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速度,比人们想象的快得多,所有国家都面临着缩短差距还是扩大差距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一)太平洋时代的到来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未来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在认真地讨论着“太平洋时代”的到来。有些人用“太平洋盆地”,有的则用“环太平洋圈”来形容已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当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时,有些学者认为,在世界上诞生高度技术的地点是面向太平洋的亚洲大陆,亚洲的高度技术是经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欧的,在  相似文献   

15.
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地区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与此相对,东盟牵头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则是出于制衡美国主导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考量。从地缘政治与经济角度出发,中国利用一个多边的平台反对美国力推的TPP符合中国的利益需求。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围绕TPP与RCEP两种合作机制,中、美和东盟等在亚太地区合作主导权问题上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6.
早在本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向地区化发展,欧洲、北美最先形成经济圈,亚洲、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也有形成经济联盟的趋势,由于等等原因,进展十分缓慢。在所谓“世界经济大战”中崛起的日本和韩国,积极寻求市场,便有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设想。经济圈是什么?经济圈就是一些相邻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互补,以一定的国际形式联络起来,任何一方都想从中得利,都想从中赚钱。资源是第一位的摇钱树,只有资源才能引来投资。  相似文献   

17.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4年首次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以来,其已经成为当前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内讨论的焦点议题之一。从经济上讲,中国加入FTAAP将获得巨大的静态与动态福利效应,因为其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都集中于亚太地区。然而,中国是否能够支持这一构想还要取决于一系列关键的政治与外交因素,包括:APEC方式、中美关系、协定的质量、敏感行业、竞争性的替代方案以及中国台北的成员身份问题等等。如果中国政府无法认同其中的某些条件和理念或者涉及中国利益的条款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FTAAP只将成为长期内经济上可行,但近期内不具政治现实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TPP     
《天津经济》2015,(10):85-86
TPP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英语: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缩写:TPP),全称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英语: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 ment),亦译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区的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世界经济大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在欧洲早已出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并将在1992年实行金融自由化;美国也签定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日本也不甘示弱,相继推出了“东亚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等一系列亚洲经济合作设想,试图在亚洲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为此,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越来越集中在亚洲地区。本文着重分析日本对亚洲的新经济战略,并据此进一步探讨中国应采取的对策,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一、日本的亚洲新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