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安倍经济学"结构改革的关键一环,日本政府改变了以往"保护"色彩浓厚的"防御型农业"政策,转而实行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进攻型农业"政策。为增强农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概括为"四化",即农业发展的多元化、集约化、信息化和高附加值化。我国的农业发展与日本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比较借鉴日本"进攻型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城市与农村的互动发展,大力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以及主动推广农业物联网,打造智慧农业。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符合国情的产业政策,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七十年代以来,不少世界性组织,如联合国工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等,也都把产业政策视为日本经济成功的秘诀。在日本,产业政策是以产业和企业为对象,由通产省等省厅制定,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推行的“产业行政干预政策”。通产省是日本制定产业政策最多的一个省,该省在战后四十年间制定的主要法律就达150多项。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三大方面:(1)产业结构政策;(2)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环境政策等。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任宛竹 《上海经济》1990,(收录汇总):10-23
2020年以来,拜登政府致力于提出一套体系化的产业政策理论,通过规则和补贴的制定,并综合各项干预措施将私人资本引向重点发展领域,引发了广泛的政策讨论。循此,本文从产业政策的主流思想、主要任务、政策领域和政策工具等角度详细梳理了美国在产业萌芽期、发展期、调整升级期和新发展时期的主要产业政策,总结了美国产业政策实践中的演进规律,并针对我国目前产业政策中的主要困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坚持自主发展的基本原则上保持战略定力;第二,着重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运用,推进产业界自立的政策导向;第三,在政策表述、政策延续以及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政策协调等方面借鉴美国经验;第四,注重公私部门的合作,增强官民协同;第五,注重产业政策的体系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地域产业政策长期以来由中央政府主导,但近几年,特别是90年代以后,各地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政策并予以实施。其主要背景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国际化,给国内各地域带来的冲击,伴随着市场的成熟,地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央政府在政策及资金上的影响力降低,地方上逐渐积累了经验和关键技术,不需要行政支援的民间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多等。由此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活动效果,刺激并给予了地方上极大的自信。  相似文献   

5.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礼龙 《乡镇经济》2006,(10):35-38,51
文章对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各级政府制定全局政策”;“着眼弱质产业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制定农业科技专项行动计划,强化科技支农制度建设”;“改革农业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循环农业发展所需资金”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形成有机结合的政策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产业政策再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日本的产业政策果真如我国所宣传的那样,是成功的范例吗?在回顾了学术界的一般性评价,并从政策设计、重点产业选择标准及制定依据等方面考察了产业政策的合理性之后。特别是根据事实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重新评价和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日本的产业政策并非卓有成效,它不是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的要素。这个结论启示我们必须加快推动中国的市场化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这也成为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增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试从县域经济特征,农业经济发展金融需求、存在问题和金融供给侧改革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改革措施和提供了金融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然而,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面临现实困境,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撑。传统的、纵向的、限制竞争的、强化要素成本优势的产业政策体系面对深度融合的重重挑战,亟待转型以适应深度融合的需要。本文结合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传统产业政策的冲击以及理论界对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考,梳理了产业政策转型推动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协同互补型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深度融合:针对不同融合阶段的需求,实行不同层级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同、产业政策的互补与相容、产业政策实施手段的创新,并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来保障这一产业政策体系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外贸政策、新劳动合同法及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等制度倒逼下,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破产或转向东南亚,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减少了低素质、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原有和潜在的农民工转移困难。此文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应注重产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作用;加大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搞好东西部加工制造与贸易业务承揽的分离,增强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制定相关政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日本型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以山区半山区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为基础,以环境保护型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和农业多功能性直接补贴政策为支撑,呈现出"三位一体"的融合性以及保障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的"三生合一"功能等特征。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山区半山区等条件不利地区的农业提供支持,在边际耕地耕种,保障耕地农地稳定,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升地域资源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基本国情所构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重视丘陵山区等地理不利地区并强化该地区的农业直接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强绿箱农业直接补贴的比例、制定明确而可操作性强的农业直接补贴标准等,既满足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还顺应全球农业直接补贴向绿箱转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产业政策的诞生、演进、转型、创新和发展受政府职能转变、国际规则对接、时代发展变化、企业需求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这些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要求产业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升级。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政策制定正在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全球现象,国际产业竞争正在从产品竞争升级到产业链群之间的竞争,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干预”,产业链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主战场。我国在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创新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实施产业链政策,增强产业政策制定的“链式思维”和系统思维,尽快制定更具系统性和更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政策方案,“强基、韧链、优企、提效”,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安全稳定、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日本由政府提出、制定并推行了产业结构政策;并且,日本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最为深入,采取的政策较为合理,实行的措施较为有效,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较大。“日本的产业政策的第一个特点,是采取了以产业结构为目标并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作为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不断的调整、变革,成为战后日本宏观经济调节的突出特征。总地来看,战后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形成、发展和变革的过  相似文献   

13.
试论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轶 《改革与战略》2008,24(2):103-105
随着经济发展不可预期因素的复杂化,单纯以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已经不能促使发展中国家继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创新驱动的价值创造才是其保持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文章分析了以技术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的局限性,提出以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代替传统产业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了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以及制定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我国引资政策有调整 从国家经贸委获悉,为吸引更多外商到我国境内投资,今后,我国吸收外资政策将出现以下变化趋势: 第一,由地区优惠向产业优惠转移,使外商投资更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地域分布上更均匀。1995年公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放到突出位置,其重点是:继续加强农业和水利建设;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振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 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目前国家鼓励外商的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和新技术项目;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增加出口创汇项  相似文献   

15.
安全政策变化是日本军事大国化的重要风向标。分析日本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变化时,必须承认体系和国家层次路径的重要性。但是,仅仅依靠上述两者并不足以揭开日本安全政策变化逻辑的全貌,还必须把国内政治经济进程纳入分析框架。军工利益集团作为国内政治中的重要行为体,既有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求,也有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以及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的政治意图。作者以日本军工利益集团为分析对象,以"政官财铁三角"之间的利益诱导政治为分析机制,详细探讨该集团在日本国家安全政策制定和转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总体来看,在冷战时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的约束下,日本的安全政策相对低调,军工利益集团对日本政府的利益诱导相对消极。冷战结束后,在经济持续衰退的同时,日本政府又开启了政治和军事大国化的进程。军工利益集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积极谋求突破军工生产的部门限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游说政府增加防卫预算、调整防卫产业政策,这是日本安全政策日趋进攻性的重要解释机制。以当前安倍政权为案例的分析详细考察了其对军工利益集团的强势利益诱导,为前者激进的安全政策找到了自洽的逻辑解释。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对于助推区域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4-2021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政策文本为样本,从“政策工具-医药健康产业价值链”两个维度,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政策条目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结论: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政策总体上符合产业发展需求,起到了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供给面政策工具应用过溢、环境面政策工具中管制类占比过高、需求面政策工具应用不足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政策的对策建议,包括适当降低供给面政策工具使用频率、调整环境面政策工具分布以及突破需求面政策工具应用的局限性等,为完善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规划和有关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明确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发展的方向、支持和限制的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整的重要依据。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把改革与发展、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保证治理整顿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业政策是促进战后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重要手段。总体而言,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是重视产业结构政策,着力实现结构合理化;强调产业政策的适应性,经常调整政策方向;将政策的制定、组织、实施结合起来,重视政策的动态管理;强调政策的市场导向,将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等。  相似文献   

19.
监管型政府崛起是政府角色转变的方向。经济转型和经济改革的本质是政府的改革;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确立,在制度的历史遗产、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相互作用下,造成了中国产业的"二元结构"模式。因此,当前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应注意:在设计产业政策方法时,注重激励机制和程序改革;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中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执行反行政性垄断和反垄断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产业政策是国家指导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重要措施,我国必须长期使用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目录》等政策,对鼓励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已有产业政策的高度同一性和单一调节方式,也引起了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迫切需要国家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