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平衡增长,现金回笼速度快;企业存款增幅提高,居民定期储蓄明显增加;金融机构贷款进度加快,贷款结构继续优化;基础货币稳步增加,商业银行头寸总体正常;货币市场成交活跃,资本市场筹资增加;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一、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平衡增长,现金回笼速度快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36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增幅比上月末下降1.5个百分点,比去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资料表明:年初以来,金融部门认真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切实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调整贷款结构,取得较好效果。一季度金融运行平稳、正常,国民经济保持了低通胀下的适度快速发展。一、货币供应量增长基本正常一季度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973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1%,增幅比上年末下降4.2%,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释放。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62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增幅与上年未持平,基本适应了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及今后货币政策和相关金融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重大导向调整需十分谨慎 进入2003年以来,金融运行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货币供应量增长在上年底基础上继续加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和贷款较快增加,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的同时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5月份广义货币M_2同比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为1997年8月以来最高值;狭义货币M_1同比增长18.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一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增长:储蓄存款同比多增,企业存款同比少降;金融机构贷款稳步增加,贷款结构继续改善;货币市场成交活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一、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货币流动性增强 流通中现金(MO)月末余额1.70万亿元比去年末增加2366亿元,同比增长5.8%。春节前现金净投放3608亿元,创历年春节前净投放最高记录,春节后回笼形势良好,从1月24日到2月6日全国共回笼现金1802亿元,占节前现金投放量的50%。 狭义货币(M1)月末余额5.44万亿  相似文献   

5.
试析开放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勇军  邱毅 《经济论坛》2005,(11):53-55
2003年,我国金融运行总体稳定,但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统计表明,至2003年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8%;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7%。二者增幅均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物价增幅之和,超过了年初央行的调控计划。造成货币供应量偏离GDP增长的原因较多,但国际资本的流入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形势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经济回升势头趋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增幅提高2.3个百分点。从1997年以来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轨迹看,自2002年始,我国经济回升的态势明显趋强(见下图)。与此同时,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在不同程度地升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02年达到16.1%,今年一季度更达到了27.8%的较高增幅;消费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国内需求明显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幅提高,2002年M2和M1的增长率都达到了16.8%的较高水平,一季度末M2和M1的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18.5%和20.1%,接近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价格总水平也改变了持续走低的态势,一季度居民消…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2007,(1):8
据海外媒体报道,渣打银行在报告中预计中国2007年通胀将上升,并预计中国2007年上半年将加息27个基点。报告称,中国过去半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稳定,H2货币供应量年比增幅持稳于17—18%。鉴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稳定,人们可能预计通胀保持稳定,但货币供应组成成分正在发生改变,这将令人担忧。渣打仍然相信中国人民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并承认供应面改善将限制资源价格在2007年上涨。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第1季度统计资料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一季度,我国金融平稳、健康运行,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企业与居民储蓄存款增加较多,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贷款结构进一步调整,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郑勇军  邱毅 《经济论坛》2005,(13):33-35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我国金融运行总体稳定,但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统计表明,至2003年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8%;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7%。二者增幅均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物价增幅之和,超过了年初央行的调控计划。造成货币供应量偏离GDP增长的原因较多,但国际资本的流入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研究》2008,(5):22-25,36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就已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存贷差比例加大及贷款增长过快等流动性过剩现象。近5年来,尽管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但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幅比上年末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形势总体情况良好,GDP保持10·9%的高增长,增速同比快0·9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7%;夏粮总产量增产74亿公斤,增长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增速同比高4·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物价上涨1·2%,处于较低的水平;外贸顺差达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9%,高额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大。2006年上半年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与信贷供应有以下一些特点:(1)货币供应量增幅较高。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76个百分点。(2)企事业…  相似文献   

12.
<正>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发表了讲话,本刊将其整理如下。 2001年,人民银行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金融监管,既支持经济增长。又防范金融风险,取得明显成效。 (一)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2001年,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到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狭义货币(M1)为5.9万亿元,增长12.7%,市场现金流通量(M0)1.6万亿元,增长7.1%。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5.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199亿元,同比增长1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4万亿元,比年初增  相似文献   

13.
经济大事记     
11月16日 央行发布了2004年1-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金融运行健康平稳。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储蓄存款同比增加,贷款增量稳步回升,新增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基础货币增幅回落,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平稳,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一、2003年经济金融概况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在战胜非典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出现了新一轮经济增长期,GDP增长达到9郾1%,比上年增长8%提高了1郾1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1)投资高增长拉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26郾7%,比上年多增长10郾6个百分点,对整个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70%,自筹资金投资增长远高于预算内投资增长。(2)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入高增长的拉动。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高达19郾6%,增幅比上年高2郾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高增长21郾4%,同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三大需求角度分析了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增幅有所回落;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增幅有所回落;净出口需求仍然下降,但降幅明显缩小。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细分类看,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回落,政府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增幅上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快速增长,增幅明显回落,存货增加由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转为较大幅度的正增长。分析结果表明,今年一季度,从需求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率比去年全年明显上升,与从生产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率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第二部分分析了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率拉动作用的变化:今年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完全是靠内需,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的,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大于消费需求,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仍然起着负拉动作用;但是,与去年全年相比,今年一季度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提高了,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了,净出口需求负拉动作用缩小了,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是消费需求正拉动作用提升和净出口需求负拉动作用缩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干霖 《经济问题》2012,(4):32-35
基于协整检验和VAR模型选取1984~2010年的年度数据研究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都会导致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不会引发货币超发,且一定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刺激作用;货币供应量扩张对通货膨胀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逐步减弱,经济增长也会促使物价水平的上涨,但影响程度明显小于货币供给水平的影响;经济增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小于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即货币供应量诱发通货膨胀,抑制通货膨胀的最好途径是解决货币供给问题;经济系统中存在"通货膨胀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2006年12月~2010年12的月度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短期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效应相反;货币供应并不影响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无关,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效应。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之间正相关;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具有负效应,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证实我国存在托宾效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作用相反,通货膨胀损害经济增长的弗里德曼假说在我国适用。同时得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非中性和内生性特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0.7%,投资增长8.5%,消费增长10.4%,出口增长39.1%。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1-2月份工业实现利润提高了1.8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提高了7.7倍。 经济增长明显加快 这是200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最重要特点。一季度GDP为1817亿元,增长8.1%,比去年第四季度快1.3个百分点。工业增长10.7%,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2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4月当月增幅比3月份低2.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46.7亿元,同比增长34.5%,增幅比一季度低4个百分点。30个制造业中有22个行业出现利润增幅回  相似文献   

20.
1.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2005年一季度GDP增长9.4%,比上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虽然GDP增幅有所减慢,但投资和需求两大内需结构却得到优化调整。2004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