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实施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就是要加快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归纳起来是六个字:科学、和谐、转型。这也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主题词。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发展的办法,而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把农民利益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突破了以往把发展单纯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来思考和认识发展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机构,这是对专职招标代理机构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招标代理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招标工作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4.
黄健 《广西经济》2006,(1):32-3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  相似文献   

5.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贵在“科学”,旨在“发展”,蕴含着深刻的理性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尽管笔者只是一介平民百姓.可也有过十数次捞个“名人”。当时机会。鼠要肯拿出一笔不多的钱,或先付几十册书的工表费,就可以虹“名”,当“名人”,或把笔者的莱篇文章选八“某某名人录”之内。由此可见,时下要当个?‘名人”是何等的不费工夫≯人人郝可弄个“名人”当凯难道我们真的刮了?名人时!代?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实现“十一五”科技工作新的飞跃,科技部对我国“十五”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之际,我们首先将总结材料中有关865计划的内容摘要刊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要有效破解“三农”难题,须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统筹”原则,突出阶段重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此,我们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总的发展思路是:以“三农”为中心,确立城乡互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着力解决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人人有保障(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  相似文献   

10.
"计划赶不上变化,规划变成了鬼话",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颇具讽刺意味的民间俗语.正如西方先哲所言"存在即合理",这句民谚亦非空穴来风,实乃有所指也.让我们回望半个世纪以来所制定和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以及数不清的种种规划,有成功,有失败,但不尽人意处十有八九,集中表现在计划与现实脱节严重、规划与结果相去甚远.导致这样一种被动和尴尬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如对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不足、过于强调主观意愿等等,但其根本原因,盖在于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统揽全局的科学的发展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理念创新。首先,确定“新的发展起点”的新理念。中央制定“十一五”规划是建立在对国际国内形势清醒认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指出:“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牢固确立“新的发展起点”的新理念,帮助我们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中继承与创新、传承与发展、变革与坚守等诸关系。其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和增强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唯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教育人、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不可多得的发展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中共中央对“十一五”发展时局极其重要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刘亭 《浙江经济》2004,(21):14-17
未来“十一五”时期。浙江发展战略的重心和任务是“三化”促“三转”: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实质性启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不仅是浙江未来“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的精髓所在,也是浙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4.
刘亭 《浙江经济》2004,(2):14-16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新发展观应运而生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发展观来指导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认识上的升华,体现了领导一个国家发展事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我们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强烈的时代意蕴。在理论向度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都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在实践向度上,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都是时代呼唤的结晶。在方法论向度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辩证法。坚定的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发展史观在当代中国最新理论诠释的科学发展观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虞云耀同志曾指出,“科学发展观既是新发展的世界观,也是新发展的方法论。”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这一事物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方法论上也有了新变化。那么,科学发展观与以往的发展观究竟有何不同?它的本质属性该怎样匡定?落实新发展观的体制条件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毅和 《内蒙古工作》2005,(12):21-22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飞跃,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应用、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高等学校来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着四大神圣使命,即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不断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十五”时期,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但是,越是形势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确保“十一五”期间又快又好地发展的关键年,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蕴藏着发展机遇。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9.
沈建明 《浙江经济》2005,(20):10-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议》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要求;《建议》强调的“六个必须”原则、“七个方面”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具体体现。十六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建议》还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聊城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十五”计划全面完成,为“十一五”规划实施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当前和今后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