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丽丽 《现代商业》2007,(36):214-216
近年来中印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亚洲经济的主要引擎和全球经济的动力.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首先对两国的整体经济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印经济发展走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主要针对两国在制造业竞争进行分析,指出中国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印度新近推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最后,文章指出两国经济存在具有互补性,两国经济合作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旨在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和印度同属亚洲大国,有着相似的地理、人文以及经济环境,两国也是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本文分别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情况.重点是印度碳金融业务在发展模式和政府规制方面较中国更为成熟规范.亦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印经济:经济绩效、竞争和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丽 《现代商业》2007,(30):214-216
近年来中印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亚洲经济的主要引擎和全球经济的动力。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首先对两国的整体经济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印经济发展走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主要针对两国在制造业竞争进行分析,指出中国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印度新近推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最后,文章指出两国经济存在具有互补性,两国经济合作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4.
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而近几十年,通过相继的经济改革,两国的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再次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国家。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充满潜力,而有关印度经济赶超中国的所谓"龙象之争"广受关注。本文主要对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上的中国热与印度热,越来越多人把目光聚集在亚洲大陆上的这两个大国。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与印度不但地理位置相邻,文化底蕴都很深厚,并且在近几十年都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珠。中国与印度的发展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色,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从贸易开放度视角对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贸易开放度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中国以商品贸易为主,而印度服务贸易份额远高于中国;中国的总体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印度外贸加速发展而缩小;两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略高于印度,但中国面临着由贸易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和外部失衡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磊 《中国市场》2010,(50):84-95
世界经济中心和重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然后继续向西-亚太地区移动,这是经济史角度的观察和判断。而在未来新的经济中心构造过程中,中国和印度成为最有潜力的两极,对于中印谁将领先的讨论日渐激烈。印度是公认的继中国之后又一个经济改革成功的例子。本文尝试对中印两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加以对比,对两国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中国与印度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经济体.当前,中印两国的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整体发展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仍在逆境中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与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先后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凭借利用FDI和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参与到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中,实现了两国经济大幅度进步。虽然中印两国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两国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印度利用FDI的发展过程可以给予中国一定的经验与借鉴,帮助我国在新的时代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中印利用FDI的比较(一)FDI规模与来源地印度在1995-2004年度,FDI年平均流入量为37.89亿美元,2005-2007年年平均流入量为176.04亿美元,至2008年,  相似文献   

10.
正一、竞争优势产业甄别和政府因势利导分析框架与传统发展经济学不同,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强调了要素禀赋结构和这种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市场内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但是每个遵循自身比较优势的国家都有机会运用政府力量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调整和改进该阶段的最优经济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本文归纳并补充了新结构主义的一国对外竞争优势产业甄别和政府因势利导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印度贸易发展潜力和贸易政策修正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正处于历史性的良好发展阶段.从中印贸易和产业结构比较来看,两国明显在许多领域拥有非常大的贸易发展潜力.虽然中印两国在某些外贸程序和政策法规上存在差异,但通过对中国贸易政策的不断修正,两国今后将能够在贸易和产业合作方面创造更大的贸易发展前景,而其对亚洲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也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双边经济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2.
景昭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101-102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二三十年以来,两国相继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路。这个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实际上,中印两国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又同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从两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着眼,探讨中印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海外能源依存度日益上升,同时也决定了两国在开拓能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来保持未来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如今,中国和印度几乎成为全球石油需求的两大引擎,两国的能源需求之大令人惊讶。然而,中国与印度的国营石油公司之间的抢油大战正在此起彼伏的上演。海外石油需求强烈2012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达到950万桶/天,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  相似文献   

14.
使用19个亚洲国家、1960-2010年的面板数据,比较了印度和中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及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预测了中印两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样本期内,中国人口转变因素解释了人均GDP增长的35.3%,而印度为29.1%,态势上,印度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平稳上升;而中国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高点之后开始下降;未来发展趋势上,中国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会在本世纪30年代变为负数;而印度在2050年前一直维持较大的正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具FDI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本文通过分析中印两国在利用外资时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得出两国在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和在利用外资时存在的缺陷,以便更好的借鉴对方的经验,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泓 《现代商业》2014,(1):90-95
我国政府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方针,而政府与市场作为我国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形式,对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这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政府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方针,而政府与市场作为我国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形式,对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这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经过几次重大的变革,政府与市场的契合点已  相似文献   

17.
梁潜 《消费导刊》2009,(11):55-55
近年来,印度和中国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印度的进步更是被誉为亚洲经济的一个奇迹。虽然当前印度经济与我国仍有一段距离,在短期内无法赶超中国,但是印度经济独特的发展模式使得它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两国在共同战略利益驱动下逐渐成为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外贸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作为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欲充分利用对外贸易获得国家最大的经济利益,必须将其做大、做强。与国际上发达、成熟的外贸行业不同,我国目前的贸易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个另类——外贸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府操控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政府主导型展览会存在诸多弊端,必须在行业规划、发展方式和具体运作等方面加以改革,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经济方式、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巨大及美国全球霸权的思想指导,使美国政府和国内的部分势力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将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竞争对手。因此,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背景下,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角度重新梳理一下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特征,有利于未来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引来各方分析研究如潮。值得一提的是,与早一些的工业化国家相比,这两个人口大国都是从一个低起点开始他们的“赶超过程”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有人称其发展速度为“闪电般的”,也有人认为是“快得要命的”。在2004年,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发展已经接近1962的日本和1980的韩国;印度则大致达到1954的日本和1972的韩国的水平。在这一赶超过程中,有诸多国内外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些因素对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