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国际金融危机下由于美国进口增长速度放缓和进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缓,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方贸易顺差下降。后危机时代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因素还包括美元不断贬值,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需求减少,美国贸易政策的改变和中国出口成本的上升,建议加强对美市场的调研、完善对美出口的市场监督机制和及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2.
入世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增速惊人,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度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期美国及欧元区的金融市场震荡,导致中国对外出口存在走弱的趋势,同时亦使得今年预计中全国GDP增速放缓。然而,贸易顺差增速回落,对于减缓国内流动性过剩压力却有着积极的意义。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了美国1994—2007年的中美贸易季度数据,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因素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对中美贸易顺差有统计上的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中美贸易顺差有统计上的影响;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对中美贸易顺差有统计上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中美两国间的贸易顺差具有统计上的影响;两国之间的物价差对中美贸易顺差没有统计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我国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体现为:财政收入与支出整体放缓、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从收入端看,经济下行、减税政策效应、贸易顺差收缩是导致财政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财政收入放缓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收支平衡压力。随着下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财政积极发力迹象凸显,基建相关财政支出增速回升、民生相关财政支出回落。在经济增速下行、稳增长预期不变的背景下,预计2019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均衡、错位及其矫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10年1季度数据,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均衡水平、错位程度及其矫正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美国经济增长1%、中国经济增长1%、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1%,导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分别增加4.46%、0.81%、0.93%;2005年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小幅度增加。中美贸易收支错位的自我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短期看,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升值、我国货币供给减少、美国政府支出增加、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贬值,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错位是经常性的,2009-2010年1季度,中美贸易不平衡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含义是: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坚持人民币对美元适度升值;策略性地应对来自美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7.
闫敏 《中国物价》2010,(9):8-13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环境继续好转,进出口延续了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回升幅度超过预期,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比重增加,主要产品出口全面回暖,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展望下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曲折,国内外库存回补需求减弱,加之基数效应影响显现,预计进出口增速将逐季放缓,贸易顺差趋于平衡。建议外贸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同时将政策调控重点落在优化外贸结构上。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发达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不同。但美国是我国贸易关系最密切的国家,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了解分析美国的贸易政策从中得到启示,对我国贸易政策的及时调整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前两个月,全省纺织服装出口总体上延续去年以来稳中趋缓的走势,累计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在取消出口数量限制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对欧盟出口快速增长,增幅达23.7%,首度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省纺织服装出口第一大市场。对美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8%,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第一位退居第三位。去年以来,  相似文献   

10.
《进出口经理人》2007,(4):11-11
2007年中国经济会不会放缓;如何看待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美国其实不希望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上对中国施压,其基本的思维逻辑是:中国对美贸易的巨大顺差使美国丧失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对美顺差的根源在于人民币汇率低估——中国如不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国就会通过立法来实施制裁。虽然美参议院于近期推迟表决有关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舒默一格雷厄姆法案》,但将向国会提交的《格莱斯利一鲍克斯法案》,仍把矛头指向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因此,我们研究中美经贸关系,就要从中国的贸易顺差说起。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6)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远高于通货膨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增速和通胀率增速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我国由于实行较宽松的政策,导致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日渐清晰: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通胀增大等。学者们提出中国滞胀威胁,也是对于近年来政府所执行的政策的一种评价与警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银行加息利率上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信贷,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外贸以及财政收入的影响,得出利率上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CPI同比涨幅高;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致使信贷需求有所放缓;央行提高基准利率,紧缩货币政策使PMI开始不断回落;出口增速放缓,进口规模下滑,贸易顺差增大;财政收入增幅较高。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8,(15):53-54
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市场对于宏观调控政策松动的预期也越发强烈。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风险究竟有几重?现在是否到了政策需要调整的时机?  相似文献   

15.
鲁政委 《新财富》2010,(7):33-33
2010年5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总体显示投资拖累经济增速放缓。这意味着,当前宏观政策面临微调,主要方向将是对前期过猛、过广的政策收缩适度向松调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形成“三重冲击”,美国次贷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外部需求下降,并带动我国社会总需求扩张势头逐季放缓,地震的灾后重建对总需求增速下滑的势头起到一定的抵消作用;雪灾和震灾又从供给方面对中国经济形成影响;总体结果是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小幅下降的走势。随着国内外需求增速的放缓,我国价格上涨较快的势头,可望在下半年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的前两个月我国的贸易顺差出现大幅度下降,虽然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却为我国未来的贸易顺差趋势定下了基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出口增速呈减缓状态,同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进口的政策。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贸易顺差将会呈现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产生了明显影响:进出口总值增速回落、传统出口行业出口增速下降、前三大贸易伙伴不变但对美出口增速减缓、沿海加工贸易依赖型地区出口放缓、国际结算风险加大。本文根据影响分析原因,并据此从我国自身改进和应对国外新变化两个方面探讨可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学术)》2008,(6):19-22
去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但同时,外贸顺差急剧扩大已成为影响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预计2008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出现回落,贸易顺差增速将继续放缓,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角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提升比较优势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握全球化新机遇,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分工地位 (一)全球化造就了相互依存的经济联系,我国在许多领域已成为开放大国,但主要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如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形式上看,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不仅有巨额顺差,而且顺差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总和。按照美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贸易顺差达490亿美元。OECD数据也显示,2005年底,我国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但研究表明,1995年至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95%是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