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国际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框架中,引人注目的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确定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的定义反映了内部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扩展的强烈倾向。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内部审计的责任就在于找出企业的主要风险。为此,内部审计的目标被定义在为风险管理与控制、治理过程提供服务,这一目标强调了内部审…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外部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对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外部审计是一种风险监督机制.基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审计之间的密切联系,笔者构建了由经营者、所有者、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组成的企业风险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如今,强调从控制到风险、从风险到环境、从回顾历史到着眼未来、从评价到预测、从强调独立到注重价值等,逐渐成为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内部审计的重心也逐渐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李耘 《当代会计》2021,(1):127-128
文章通过以全面风险化管理的医院整合型制度在内部审计模式的内含、实质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随着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实施,揭示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模式的关系,并提出了实施全面风险化管理有利于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全面风险化的管理可以合理有效地建立医院内部管控体系,使风险化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发挥更具体、更实际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的组织形式正在增加医院的风险.传统内部审计模式不符合医院实际需求,而社会提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为医院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风险管理作为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风险管理也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因素和内容,内部审计通过制定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计划,开展评估揭示风险并最终通过审计报告提出改进风险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来最终达到企业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强调,内部审计人员应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参与风险管理,这一概念使风险管理成为了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对风险管理开展内部审计,把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印发了《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和体系》。对内部风险控制的体系建设、运作基础、程序、组织管理以及检查监督、考核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这一制度体系的出台.进一步体现了内部风险控制在央行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内部审计部门将各项业务风险控制纳入审计视野.为有效的控制自身审计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21世纪以来,风险成为高校经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在反映高校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中存在重大舞弊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且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履行的职责中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也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它通过识别和评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健全。关键控制点和执行是否有效.控制薄弱的环节、治理改进措施的可行性等提出认定。目前建筑企业内审部门作用主要停留在监督和威慑方面.为保证企业理财目标的实现.有必要扩展内部审计的责权。关注重点转移至各个风险管理构成要素能否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正常运行.业务流程是否满足防范风险的需要.各种量化管理的内部模型是否有效等。通过持续的监控活动,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评价。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作出优化.  相似文献   

10.
陈静 《湖北审计》2014,(11):42-43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重视,而全面风险管理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以及内部审计与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在战略层面的新发展,主要特征表现为依据风险控制及管理机制识别固有风险与剩余风险,并根据审查出的剩余风险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安排.全面风险管理审计重点关注评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控制固有风险范围,并通过评价固有风险管理机制,识别与管理企业剩余风险.本文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框架,重点探讨分析基于战略视角的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公司内部审计分为财务收支审计和管理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是“杀虫剂”。管理审计是“防腐剂”,积极有效地开展管理审计可以增强公司的免疫功能。 20世纪末,西方国家公司内部审计的重点转向管理审计,2004年末西方国家积极推进现代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指出:内部审计活动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内部审计活动应帮助机构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帮助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促进控制的不断改善,以此来帮助机构保持有效的控制;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并改进机构的治理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尽管已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技术融入审计方法,但在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下,其面临着委托责任更大、专业要求更高、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等新的挑战。因此,内部审计还需在风险理念培育、审计目标起点改进、风险数据库与风险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风险专业判断能力提高等方面作出创新,以适应整体化风险管理这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方法已从账项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以风险管理为标志的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以组织的目标和风险为焦点,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重点,以内部控制结构分析为起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效益性等特点。因此,尽快有组织地推广风险导向审计,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保证机制,已成为各单位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金融审计在中小银行风险防范和化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围绕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估、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和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策略,包括制定全面的审计计划、识别各类风险类型、评估其对银行的影响、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强化内部审计角色、合规性审计、解决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及时通报审计结果、健全风险管理督导体系以及加强监管部门与审计部门的沟通。希望这些实施策略可以为中小银行提供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支持,确保企业业务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应该由内而外的扩展,既要确保企业的内部效益最大化,又要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让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有效。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面临着财务风险其中是一些风险可以用内部控制手段加以控制,但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员工的的专业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都是影响到财务风险管理。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能否有效地发挥防范风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尽管已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技术融入审计方法,但在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下,其面临着委托责任更大、专业要求更高、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等新的挑战。因此,内部审计还需在风险理念培育、审计目标起点改进、风险数据库与风险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风险专业判断能力提高等方面作出创新,以适应整体化风险管理这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是企业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并促进其健康运行的有效手段。有效的公司治理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监控,内部审计在加强公司治理、防范风险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美国在2002年通过了著名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控制测评的严格要求改变了监管者、公司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改变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为内部审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使传统内部审计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使之从管理的范畴上升至治理的高度。就风险管理而言,内部审计应帮助机构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帮助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美国COSO委员  相似文献   

20.
风险导型内部审计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作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审计理念.它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应以防控风险为目标引导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