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港经济>是一本很有影响、层次较高的财经杂志,除了经常能在这本杂志上读到一些精彩的文章外,杂志社组织的一些活动也很有创意,其中高级顾问的聚会就很有吸引力. 随手翻了一下最新一期<沪港经济>杂志扉页上高级顾问的名单,现在的高级顾问已多达八、九十人,可谓济济一堂,而且大多是沪港两地著名企业家.我有幸名列此榜,颇有一点荣耀之感.  相似文献   

2.
我对物资再生利用工作和办好物资再生杂志还是很有感情的。我知道办一个杂志是很不容易的。把杂志办好,被社会所承认,被大家所接受,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能起到指导作用是更不容易。办杂志很不容易,从资金的筹集、文章的组织、专家的聘请以及杂志在行业中扎下根是要花  相似文献   

3.
读编往来     
《新财经》2011,(6):10-10
编辑,您好。我是从2006年开始关注并订阅《新财经》杂志的,当时是一位朋友介绍给我的,说财经类杂志中《新财经》值得一读。我持续关注下来,觉得《新财经》的视角比较独特,敢于报道,对一些民生话题和财经热点话题报道的文章都很吸引我。我也从很多文章中受益匪浅,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马上翻阅,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读了今年的8月号,忍不住想谈一点个人看法: 1、西部摄影栏目希望能多登载一些西部风光或人物的好图片,让更多的人能通过图片这种直观的形式了解西部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 2、西部文坛栏目很有新意,能在杂志阅读的同时,欣赏到西部著名作家的精美散文、随笔,这和其它的杂志有所不同。 3、贵刊名为《中国西部》,而西部又是中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希望能有更多的篇幅反映西部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第 6期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发表了冯昭奎先生的一篇短文《实话实说 <世界经济与政治>》。身为一名在校学子的我很想提些不同看法与冯先生交流。《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到底该如何定位 ?冯先生希望杂志应“为高水平的‘多产作者’提供更多、更自由、更充分、不受限制的发表空间” ,简言之 ,就是向名家倾斜。我认为 ,该杂志作为国内政治学界的学术精品 ,应本着高标准严要求 ,为广大青年学子开辟一个出彩的舞台。杂志铺的面宽一点 ,可以听到更丰富的观点 ,即使是某位名家专长的研究领域 ,多听听一些无名新人的尚显稚嫩的见解又有…  相似文献   

6.
读来读往     
《中国西部》2009,(4):8-8
《中国西部》是一本很可看的杂志,思想有深度。内容有广度。可以说是西部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刊物。而且激活一切新思维就代表了杂志的高度。中国西部风云榜独特而有意味。可以说是开了国内媒体的先河。祝愿杂志在新的一年做得更好。——天涯网灰看改版后的中国西部杂志。  相似文献   

7.
任何东西都不能太大众化,没有自己的人性不行。杂志也应这样,要有自己的特点。《发展》就很有个性,单从封面的设计就让人一眼认出了它;  相似文献   

8.
我们创造财富是为了谁?记者:您平时爱穿什么样的衣服?刘永行:我喜欢穿纯棉的,穿起来很舒服很宽松的衬衫。我曾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着。有一次在一家大卖场里,我看见了很多,各种颜色的都有,一下子花400元买了11件。记者:您穿着那些衬衫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场合出现过吗?刘永行:对,这些场合包括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还有就是那次福布斯杂志给我拍照。我说这身可以吗?他说可以,很好,休闲装。记者:其实我们知道,您最开始决定下海创业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改变当时比较窘迫的生活现状。根据福布斯杂志的排名,您现在已经是中…  相似文献   

9.
李伟 《发展》1995,(12)
说实话,我这个人特烦在杂志上出现广告,因为它不仅占版面,而且呆板得毫无生机之感,看广告就是折磨人。 《发展》杂志也时常登广告,不过,设计得不错,很有创意,如皑皑雪山下的张掖糖厂、粗壮有力的“贺”字中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作为一本杂志,只有看清自身的特点,摸清自家的路数,才会有好的发展。电视,网络,收音机,它们对新闻的播报具有简短、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日报,晚报相对杂志除了拥有以上优势外在一些副刊上也能登出一些有份量、耐读的稿子。而杂志呢?与电视、报纸比快捷是不可能的,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其权威性,强化报道的深度,才可能立稳脚跟。 衷心希望《时代潮》能够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把杂志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声音     
《走向世界》2014,(48):13-M0003
赋闲在家的日子,每天的乐趣就是读读书,看看报。儿子给我订了你们的《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每一期找都很认真地看,也把它推荐给了很多老朋友。聚焦栏目大气有深度,文化、生活栏目接地气有看头,是一本用心的好杂志!  相似文献   

12.
苟少海 《中国老区建设》2006,(12):I0002-I0002
四川省剑阁县今年订阅《中国老区建设》342份,他们感到,这本杂志办的好,对老区工作很有指导作用。计划明年多订阅一些,力争突破500份。截至今年9月底,已经落实了400份。他们的做法:一是对2006年度订刊先进单位进行表彰,进一步调动积极性。二是把发行任务划分到每个乡镇和县老促会每个常务理事身上。每个乡镇至少50份.  相似文献   

13.
王威 《改革与战略》2007,(6):135-137
版权保护是一个很复杂、很国际化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环境的角度着重分析版权保护的一些新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06,(8):126-126
主题:中国人的欧洲假期一直在关注国外旅游的《旅行家》,在本期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中国人的欧洲假期。这个专题每一篇都很精致,排版报时尚,标题尤其新颖,切入的角度也很出色。翻看本期杂志,第一次有了让你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管建刚 《东宇经纬》2000,(12):32-32
我的一篇稿子最近在某省级杂志上发表。这篇稿子我曾寄市级某杂志——这家杂志有刊发这类章的栏目,最后终于没用。试着投省级的一家杂志,没多久就发了出来。这对一个经常写作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我由此想到了作教学中的一些东西,想得我怦然心动,非说出来不可。  相似文献   

16.
这里,是我们与您沟通的桥梁,您的建议,《中国合作经济》愿意倾听;您的想法,对我们很重要!"编读往来"这一栏目,旨在加强编读间的互动、合作,目的只有一个:把杂志办得更好,满足读者需求;编读之间借助这个小平台,发表一些看法、观点,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7.
杨汉祥 《中国老区建设》2005,(12):I0005-I0005
我是《中国老区建设》多年的读与订户,出于对贵刊的偏爱,平时我很热心为这份杂志做一些征订宣传工作。开始,我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这本杂志办得好,讲订阅的种种好处。谁知好话说了一大堆,听的入却无动于衷,订阅的入也不多。后来,我改变了方法,除了口头宣传,还经常把自己订的《中国老区建设》拿出来给大家看。这一着果然奏效,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这里,是我们与您沟通的桥梁,您的建议《,中国合作经济》愿意倾听;您的想法,对我们很重要!本刊今年继续开辟"编读往来"这个栏目,旨在加强编读间的互动、合作,目的只有一个:把杂志办得更好,满足读者需求;编读之间借助这个小平台,发表一些看法、观点,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9.
书屋每个月订的报刊和杂志,得花掉王凤炳两百多元。然而,这只是有形的投入。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是王凤炳为一件自己热爱的事,甘愿付出的心思和精力。他的书屋很有特色:既有藏书,也有创作——  相似文献   

20.
互动     
《走向世界》2014,(31):8
炎热的夏天到来了,有时候难免烦躁不安,但当每次拿起《走向世界·仙境烟台》翻阅的时候,心会伴着杂志里的动人故事静下来,也就忘记了温度。相信,随着温度的不断提升,杂志的精彩内容也会不断提升,很期待!刘星最初接触到这本杂志,是坐出租车的时候偶然间读到的。《走向世界·仙境烟台》细细翻来,很耐人寻味,让我对烟台的了解越来越深,很快地融入到美丽的海岸仙境——烟台的生活中。李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