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支农再贷款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在管理和使用支农再贷款手续繁多.每年年初,人民银行县区支行都要对当年的支农再贷款需求情况进行摸底.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应用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须从制度上完善,调整支农再贷款政策,改善再贷款管理,优化再贷款运作,进一步挖掘支农再贷款的潜在效应,使支农再贷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国柱  谭晓丽 《甘肃金融》2002,(8):57-57,62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再贷款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再贷款管理实施细则>自2001年6月份颁布执行以来,对加强支农再贷款管理,提高支农再贷款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觉到,现行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对支农再贷款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9年起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支农再贷款以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基层农村信用社减亏、扭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支农再贷款额度逐年加大,再贷款已成为信用社增加农业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人行不断加强再贷款的日常管理,制定了再贷款管理操作办法,严格审批制度,统一对支农再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建立台账,定期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投向,台账设置,使用效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支农再贷款合理使用,安全收回,最近,我们对永登县农村信用联社再贷款效益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5.
(一)支农再贷款政策设计方面的缺陷凸现.随着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前出台的铱村信用合作社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支农再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以来,人民银行为了改善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健康发展,发放了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习惯上称之为支农再贷款)。在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加大的同时,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安全管理责任也同步加大,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安全性、合规性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的政策效应,把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支持"三农"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矛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制度性设计缺陷日益显现,直接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政策要求分析设立衡量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的指标,并根据实践经验和数据的可得性列举了可能影响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筛选对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优化支农再贷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在对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肯定了支农再贷款的积极作用,分析了支农再贷款发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提出了用好支农再贷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管理、使用支农再贷款,要注重发挥贯彻国家货币政策,体现国家重视“三农”的作用。县级人民银行在对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上,要经常向农村信用社,并通过农村信用社向农民宣传支农再贷款的实施是人民银行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信贷服务而专门下达的再贷款,是人民银行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央行支农再贷款专项资金对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金供求矛盾,防化农信社经营风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支农再贷款操作效率与安全应成为央行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这一观点,本文在对支农再贷款运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就下一步支农再贷款风险预期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担保机制、强化调控与管理、建立农业风险规避体系等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分析了昌吉州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提高支农再贷款使用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国忠 《河北金融》2011,(11):33-35
目前衡水市辖内农村信用社对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缺乏需求,农村信用社无法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造成人民银行支持“三农”的信贷政策效果弱化.本文通过对衡水市10个县(市)农村信用联社的调查,分析了制约支农再贷款业务拓展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支农再贷款业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再贷款的一种,支农再贷款是央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实地检查,对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也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业的贷款投入,增加农村信用社收益,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通过发展化解长期以来形成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从1999年起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开办了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并且规模逐年增大.如何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防止再贷款资金的流失和挪用,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使其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成为当前人民银行分支行资金管理的重点.但支农再贷款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巧飞  符方标 《海南金融》2001,(6):51-52,43
根据对海南省支农再贷款发放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总结了支农再贷款的投向、运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加强了支农再贷款发放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结合辖内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把管好、用活支农再贷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为货币信贷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闯出了一条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支农再贷款现状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是对县域和村镇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发放涉农信贷资金不足提供的流动性支持。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突破,逐步发展成为人民银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哈中支审计组近期对辖内部分县行近年支农再贷款管理情况审计显示,支农再贷款已成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涉农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毕德富  吕大军 《济南金融》2005,(6):16-17,21
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的政策效应,把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支持“三农”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矛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制度性设计缺陷日益显现,直接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支农再贷款是央行宏观调控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之一,是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资金不足而对农信社发放的贷款,推出后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在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出现了明显萎缩.对此,在对陕西省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调整转变支农再贷款职能,完善加强支农再贷款政策.更积极地发挥其支持"三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