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法行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依法行政就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并对行政权进行必要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地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谭玲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有一个过程,它的内涵科学、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从多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谭玲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有一个过程,它的内涵科学、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从多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促进。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失衡,尤其是贫富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公平与效率是具体的、历史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较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认真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韦良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14)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遵循六个重要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六条原则”,既各自独立、不可或缺,又紧密联系、彼此贯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8.
韦良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义上应是民主法治的社会。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民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阐述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开放性、平等性、改革性五大特点,探索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反映出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分析我们党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社会各系统之间和谐关系、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最终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分析,谈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韦良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16)
本文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长期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长期稳定增长的国内经济形势,科学合理的国内发展布局,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步,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因素。这些因素的不断发展并相互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构想,源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解决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协调需要很长的时间,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个分步骤持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餐饮礼仪内涵丰富,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餐饮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传播餐饮礼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蒙子良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18)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诉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公平问题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社会公平的内涵是四大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我国的公平问题突出表现为贫富差距悬殊,这已成为影响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我国出现贫富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社会深层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使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创造性地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们进一步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的根本保证。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中国医疗救助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兜底"制度,对维护人民健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不仅是保障人民健康权利的重要途径,还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发展,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之间一脉相承,相互影响。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众多障碍的现实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彻底转变政府执政理念,通过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有诸多视角,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对符号互动理论与和谐社会的相关性理论分析,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参与社会的过程和机制,对和谐社会应当注意的问题与社会冲突的实质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一幅符号互动论视野下和谐社会的画面。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