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毕玉安 《监督与选择》2004,(11):A007-A007
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为贯彻行政许可法,增强行政许可的可操作性,减轻企业负担,国家质检总局与各地质检机构签订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许可委托书》。其中的第二项天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工作中,明确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无证企业奄处工作”:第三项戈于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工作中明确委托省级、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对无证企业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2年第3期刊登的“是伪造许可证还是无证”一文,由于其案例涉及到了《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查处无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严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多种法规,各地质量技术监督执法部门对该案的处理意见也大相径庭。我们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2年第3期刊登的“是伪造许可证还是无证”一文,由于其案例涉及到了《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查处无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严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多种法规,各地质量技术监督执法部门对该案的处理意见也大相径庭。我们现将这些观点摘登出来,同时,  相似文献   

4.
毕玉安 《监督与选择》2005,(1):A014-A014
问:我市某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区内的一家企业未领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而生产销售该类发证产品。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以该企业违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为由,对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上述规章规定,对无证生产的产品,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下的罚款,因此,罚没款将远远高于3万元以上。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行政处罚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已经快有半年时间了,各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开展无生产许可证行政执法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碰到了不少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如何定义无证查处中的无证产品?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常,质监部门在查处无证生产违法行为时,首先考虑的是某产品属于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的产品,而某企业并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因而,该企业的行为违反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条之规定,应当根据该《条例》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对企业进行处罚。由于一般的无证生产案件事实比较清楚,证据收集也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法律法规条款的适用也很明确,因此在办案过程中也没有较多的疑难之处。然而,当一个普通的无证生产行为具体要素复杂化时,就产生了新的问题,值得去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刊登在《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6年第12期“抛砖引玉”栏目中的《对该食品厂应如何施罚》一案。叙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某食品厂无证生产“山西陈醋”。同时伪造注册商标、名牌标志、免检标志、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合同及本厂生产许可证。对于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案例。在执法人员中竟然产生了6种不同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8.
有生产许可证的甲企业委托无证的乙企业生产罗纹钢筋,处罚时是按乙无证生产查处还是认定甲乙行为是共同违法?  相似文献   

9.
1.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自2.国家统一制定并公布《中的产品,否则将被视为——。起施行,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未取得管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工作进行日常——和4.生产许可证产品审查部受5.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以下基=丕=条件(1)(2)(3)(4)(5)》同时废止。不得生严《目录》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委托,承担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工作。6.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不超过——年。7.不符合取证条件,但用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吊销其8.从事生产许可证的有关工作人员——…——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技术监督》2009,(9):24-25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第7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外资企业子公司无证生产整流器案该如何处理》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根据举报,某县一企业刚刚购进的一批电力整流器涉嫌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该县质监局接举报后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根据调查得知:该企业购进的这批产品是国内一大型外资企业集团公司的子公司生产的,产品标识上标有某集团总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标有总公司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子公司无生产许可证,但已有了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所销售的产品未经法定检验机构检验,无检验报告。此案在审理时执法人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本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法理呢?  相似文献   

11.
(1)由国家技术格管局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审核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统一挂报公布、发狂.(2)自发证结束之日企业未取得许可证的产品均风无征产品.(3)仅花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但没有在产品包范和说日书上标同生产证妇号、标记、出厂B赐,均视为无证产历.(4)对生产无证产品的企业,处以相当于生产无证产品仇但15%~20%的罚款.(5)财经销无证产品的单位或个人,处以当月无证产门销售问15%~20%罚政.无证产品处罚有规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环节委托给现有生产条件及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良好的企业进行加工。针对这种新情况,为统一委托加工活动中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标识标注,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第八条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九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作了如下规定:一、有证企业(委托方)委托另一同一种产品有证企业(被委托方)进行生产,委托方负责全部产品销售的,企业可选择以下两种标注方式:1、产品或其包装上应当标注委托方的名称、地址和被委托方的名称、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2、产…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4年4月15日起,上海关于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事项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广至全市所有区(县)。从2014年4月15日起,注册在上海的企业,作为委托企业或被委托企业,从事委托加工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时,不再需要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仅需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第3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伪造许可证还是无证》一文,对某水泥厂经销部销售标注过期生产许可证标志的水泥违法行为一案,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意见:一是定性为伪造质量标志,按照《产品质量法》关于伪造质量标志的处罚规定处理;二是定性为标识标注不规范,按照《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责令改正;三是定性为销售无证产品,按照《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实施细则》有关条款处理。笔者认为,本案定性为销售无证产品是正确的。对于本案行政相对人是否是同时构成伪造质量标志的违法行为,要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以国质检[2001]41号文发出通知,通知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探寻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牌附加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环节委托给现有生产条件及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良好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针对这种新情况,为统一委托加工活动中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标识标注,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第八条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九条、第十三条的规定,现将有关意见通知如下: 一、有证企业(委托方)委托另一同一种产品有证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6年第7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销售无证特种设备该如何处罚》一文。介绍了一玻璃生产企业在用的5台电动葫芦是无证特种设备。同时证实,这5台电动葫芦的制造单位并未经过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检验,也未取得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就擅自生产、销售。对此案。执法人员提出了3种不同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基层质监局执法人员经常碰到在流通领域对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简称无证)产品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存在着适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简称《许可证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难以操作的问题,从而造成难处罚、处罚不到位、不能结案的情形。  相似文献   

18.
日前,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制药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对制药机械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该《办法)规定,制药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发证工作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和省(市)医药管理部门共同完成。省(市)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与受理本地区制药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并提出初审意见;国家医药管理局负责制订、公布(许可证》的规划、计划、产品目录,制订验收通则,完成审核、发证工作。《办法》规定,制药机械企业必须向所在省(市)医药管理部门申领制药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及评审表。国家医药管理局在收到企业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工作部署,眼镜产品列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山东质量检验协会受山东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委托,于3月19日、20日在淄博市劳动大厦,举行《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  相似文献   

20.
当前,质监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查处了大量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列入目录产品(俗称"经营性使用无证产品")的案件。在实施处罚时,有人认为违法所得无法计算,因此也就无法对违法所得实施没收,如果这样,案件办理得不彻底,留下了尾巴;也有人认为经营性使用无证产品无违法所得。对此,案审人员往往争论不休,但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应当将经营性使用无证产品确定为无违法所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