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商法是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发展,国际商法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将来,国际商法将更加"全球化",统一化。由于国际商法法律渊源方面的多样性、复杂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国际商法的体系带来了困难,使得国际商法的进一步统一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
贾鹏  刘鑫  范东平 《云南金融》2011,(5X):168-168
国际商法是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发展,国际商法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将来,国际商法将更加"全球化",统一化。由于国际商法法律渊源方面的多样性、复杂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国际商法的体系带来了困难,使得国际商法的进一步统一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3.
高岑 《中国证券期货》2013,(3X):263-263
共同的法律渊源是各个具体法律的共性,在司法活动中法官在面对各个不同情况的具体问题时,法官可以在共性的法律中发现适合具体案件的法律。凯尔森认为,每一个规范效力的理由都来自另一个更高的规范。从而得到的基本规范就是不能从更高的规范中得到自己的规范。法的渊源是对审判的指导,是审判时所适用的基本规范。这就是说国际法的渊源必须是彻底的,没有所谓渊源的渊源。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的渊源范围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通过对条目的认真阅读,找出不足,发现国际法渊源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技术等领域的影响,以及时代赋予国际法新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政策的本质区别在于,法律通过对法律主体权利义务的设定形成法律关系以规范社会生活;政策则是通过目标引导为社会提供行为准则。一项“政策”,如果其设置了较多的权利义务,则可以作为法律渊源;一件“法律”,如果其权利义务规范过于稀少,则将“沦落”为政策。社会保险从依政策推进到依法推进,强调的就是在实施社会保险时,必须通过法律规则规范社会保险主体各方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5.
赵旋 《金卡工程》2008,12(9):152-152,139
当今世界依据法律形式的不同划分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无可否认,无论是法律的形式渊源还是历史渊源,两大法系都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分析英、美、法、德四国的法律传统度出发,指出两大法系在法律解释主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泷一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1):96-117
物权类型封闭原则起源于潘德克顿法学,其本意只是限制私法自治,并无限制物权法律渊源的意图。东亚地区的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类型封闭原则的亚类型,即在物权类型封闭原则的基础上,附加限制了物权法律渊源。物权类型封闭原则的形式合理性在于对物债二分体系的维护,其实质合理性则主要在于保障财物的可流通性与交易安全,同时也发挥着公共政策功能。虽然在公示制度逐渐完善的情况下,物权类型封闭的交易安全保障功能已经减弱,但其在体系维护和公共政策方面仍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能。已经实行物权类型封闭原则的国家并无改采物权自由创设的必要,同时物权自由创设本身包含的制度风险也削弱了其可行性。我国的民法体系、登记制度现状以及特殊国情决定了未来民法典应当维持物权法定原则,但物权法律渊源应当与民法法律渊源保持一致。立法机关应当对物权法定原则的规范表达进行完善,并对相关制度做出妥善安排。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与金融学的兴起与发展,为研究审计质量与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全新视角。以拉波塔等人(La Porta、Lopez-de- Silanes、Shleifer&Vishny,以下简称LLSV)为代表的学者从法律渊源出发,对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保护水平进行比较,认为法律渊源的不同会导致各国投资者保护水平存在差异,执法水平也会影响到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雅 《金卡工程》2010,14(8):17-18
从2005年起,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然而作为大陆法系的我国法律体系并没有将案例作为法律渊源的传统,因此,借鉴和学习西方英美法系的先进经验就成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其伴生的风险问题,美国采取审慎宽松的监管政策,鼓励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护金融科技健康稳定发展;其完善的征信系统也成为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当妥善处理稳定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好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并加快金融监管法制化和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申兆馨  张旭东 《金卡工程》2010,14(4):195-195
本文主要从国际商法概论、国际商法的渊源、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国际商法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原因这四大方面展开阐述说明,同时简单介绍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以探求与其的不同之处,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李远红  侯晓娜 《金卡工程》2010,14(10):22-24
ADR是个源自美国的话语,其是建立在效率伦理、个体化伦理和公正伦理基础之上的。ADR机制可以在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探寻到其渊源,其法治理念与儒家"无讼"法律思想统治下的纠纷解决理念耦合。和谐是两者共同的价值目标,ADR的三大法治理念皆源于儒家"无讼"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用证欺诈例外的法律适用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台冰 《上海金融》2005,(10):51-52
我国法院大量运用信用证止付裁定,要求银行拒付信用证下的款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商业信誉和银行信用.导致很多国外卖方不接受中国的银行开立的信用证。因此,诸多国内外的学者和实务界人士都批评中国法院滥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盲目甚至滥发止付令。本文试图对该问题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法律渊源角度进行分析.找出法律症结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安伟  王忠钦 《西南金融》2011,(10):50-53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但其法律关系尚不明晰。这一问题将严重制约该业务发展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因而深入研究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非常必要。本文在总结现存银行理财产品法律关系有关观点的基础上,试图从法律关系角度对理财产品进行再分类,并分析各自的法律关系。针对现有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政策的临时性和非系统性,本文进一步就法律关系的不同进行分类监管探究。  相似文献   

14.
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治理中的技术规则以代码形式呈现,同时依靠算法形式和数字模型表达,属于网络行为规范体系。技术规则作为一种“自治”的内在规则,有助于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方面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法律规则是一种“他治”的外在强制性规范,在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治理中主要发挥着数据安全保护的功能。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治理需要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的相互配合,技术规则能够弥补法律规则在某些技术性问题上的盲区以及法律规则所固有的滞后性等缺陷,法律规则可以弥补技术规则的非中立性、非公开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一、拨交工会经费法律关系的构成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类别有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等。法律关系主要由主体、客体、内容构成。拨交工会经费是《工会法》调整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其构成如下:1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拨交工会经费的法律关系中,主体是工会组织(以下简称工会方)和负有法律规定的应向工会拨交工会经费义务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行政方。双方均为法人。2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按照《工会…  相似文献   

16.
李敏莉 《金卡工程》2009,13(2):219-219
发生在西方世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哈特与富勒的论战是法学理论的一次经典的论战.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学者的论战作一简单的回顾后,剖析了产生此次论战背后的社会渊源.反思此论战,笔者认为,两位学者所持的观点各有千秋,不能截至了当的支持或是否定其中一种观点.造成这种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两位学者所处在立场差异性,在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7.
段凌燕  王海欧 《金卡工程》2009,13(12):90-90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地位不对等的行政法律关系是高校校生关系的主要方面,本文界定了高校校生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存在领域、其本内容,并以高校法治化建设和高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为考察视域,探讨了高校校生行政法律关系教育价值研究的内在必然性,最终以主客体相互效用的哲学角度,阐述了蕴含于行政法律关系构建内容和过程之中的高校行政法律关系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也谈政府采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近年来国内媒体曝光的“豆腐渣”工程或许记忆犹新,对招投标活动中的“串通一气”义愤填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某些腐败现象更是深恶痛绝。殊不知凡此种种都与我们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和实施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息息相关。尽管现在我们对渊源于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19.
苏鹏 《国际金融》2001,(11):30-32
劳动关系是劳动和劳动劳动力的使用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实体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康 《北方金融》2020,(2):70-75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不良资产余额逐年攀升。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新模式逐步落地成熟。当前有四种不同形式的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每种模式的实现路径,以不良资产网络拍卖平台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内在法律关系,进而分析我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从立法修法、明确责任分配和健全买受人权益保护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