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注册资本的功能角度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额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为使注册资本的设置更加符合农村金融市场实际,促进金融支农目标实现,应对现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额制度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点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则是农村金融投资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国有商业银行大幅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和和农信社转战城市市场的条件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阐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问题、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问题、市场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给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运行机制创新路径、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及相关支撑体系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政策初衷,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存在残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目标偏移"倾向,政府角色和行为没有太多改变。在当前发展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应该基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优势,对它们的发展的目标重新进行有效定位和职能分工。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要加强自我完善与创新,实施有效的政府监管,建设有效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由于目前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分散、农村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金融主体成分和服务方式的重大变化以及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势头都充分展现出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紧迫性。积极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积极消除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采取多元化路径最终实现健康和谐地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精准扶贫对于降低贫富差距、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提出创新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具体路径:建立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进行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金融保险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也催生了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总量已比较庞大,但服务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已经成长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简单地说,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区别于现有商业运行模式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农民合作社内部成员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及农  相似文献   

7.
从农信社和农基会改革经验教训谈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自2007年3月起,国家开始允许成立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的代表,承担着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重任.近年来,有关如何引导和发展这些新生金融机构、避免金融风脸的发生,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在深度分析当前农信社改革困难和农基会整体覆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尽早出台合作金融法、恢复"民办"自组织性质与区域合作原则、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退出机制等发展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紧密围绕农民"贷款难"、"贷款贵"和银行"难贷款"这三个问题,从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组织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互相竞争、互为补充的市场格局。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创新,包括:完善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立农村抵押资产处置机制,研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地方政府参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工作机制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相似文献   

10.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现实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当前条件下,结合我国农村浓厚的乡土社会特征,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思路是: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撑下,综合利用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群众融资的民主优势,立足于村,因地制宜,自下而上建立适应我国农村实际的合作金融组织和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要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以社员制、不对外放贷、封闭性管理等作为运作原则,丰富不同地域及农村偏远地区的金融机构类型。目前,全国各地的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苍溪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调研,深入剖析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大力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的战略背景,本文借鉴金融脆弱性相关理论,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约束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视角剖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其生成机理。其政策含义在于加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治理和应对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制度体系,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提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社  相似文献   

14.
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此项制度的建议,包括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立足治“未”病、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规则等。  相似文献   

15.
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重庆市政府对农村金融供给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正在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既有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多样化的改革探索,也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其取得的实际进展虽然仍是初步的,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新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促进农村实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农村金融发展理念、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政府服务等几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江苏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江苏省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支农水平,推动全省农村金融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充分体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县域布局逐步推开,邮储银行反哺农村渠道不断开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的金融机构相关制度也要进行改革,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消除过往建构主义对民间资本的负面态度,统一贷款公司称谓,集中资金,消除公司之间的敌对态度,共同合作,为新型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做出贡献。村镇农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的牌照要在适当的框架下面进行合法的转化,完善与其系相关的监管制度,从根本上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框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扩大农村金融供给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具体的实现途经,银监会在2006年底始试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累了实践经验,应该说,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和建立一种科学运转体系是进一步的任务,对此,本刊顾问一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爱俭在今年的两会中就关于农村金融供给方面提出了议案。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对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产品与服务创新水平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的权重最高,其次是员工素质,随后是财税政策与金融环境、机构知名度、公司治理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