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化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化不仅使得金融服务的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而且大大拓宽了金融服务的领域,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但是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对于如何建立一个高效、先进的电子化互联网系统使得我国的金融服务、使金融管理和金融决策变得更好,同时规避和防范其风险,本文做出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区经济水平是影响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一个地区金融业本身及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使县辖金融服务弱化,不利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影响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对HB市县域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金融制度缺陷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业金融与数字技术在产业上的紧密结合,使产业数字金融成为新的风口和下一片蓝海,是当前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和新动能,因此,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对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创新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产业数字金融会利用自身的强大优势极大降低金融服务风险,解决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问题,使中小微企业最大限度获得普惠金融服务,实现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升级和创新应用。如何加快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步伐,解决发展中的痛点,更精准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更好地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和快速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的规模特征和风险特性,从而形成对金融服务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和分散风险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因此,各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最优金融结构需要与相应阶段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适应,以有效地实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瞄准扶贫攻坚的五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选择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入世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尧 《经济论坛》2000,(12):17-18
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结构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金融安全关系到经济及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安全。1999年11月15日,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双边协议,意味着中国金融业的大开放已成定局。金融业开放在给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危机,尤其在中国金融体系仍比较脆弱,监管能力仍很有限的条件下,金融业的开放使得金融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仅从银行业的角度谈谈入世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一、入世对中国分行业安全运营的影响 首先是竞争风险。入世后,我国将按照《金融服务贸易协定》的规定开放金融市场,允…  相似文献   

7.
风险隐患与互联网金融服务业态相伴而生.建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预警系统是促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风险的前置环节.互联网金融服务业风险预警系统包括信息提取、实时监测、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预警决策、预报警度、风险防控、预警评价、预警反馈等.建议加强大数据信息的收集、研判及应用,建构风险预警模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提高风险预警的时效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存在短板,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待增强;吸储多于放贷,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群体,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二是突出基础性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突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度。四是突出政策导向,构建有效的普惠金融激励机制。五是突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受众的主动意识。六是突出风险防控,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一直被作为业务发展转型的重要保障和着眼点,互联网金融既包括电商等互联网企业,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金融服务。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和特征着手,分析当前的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影响,并提出要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加强监管等措施来促使互联网金融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渗透到传统的金融业态,对原有的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以及衍生出来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具备互联网理念和精神的金融业态及金融服务模式统称为互联网金融。金融服务趋向长尾化、金融服务高效便捷化、金融服务低成本化,是互联网金融的三大特点。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金融会计作为实现金融业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理论、内容和方法在金融业务与发展中需要不断的得以完善,表现在:金融会计制度必须迎合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并兼顾到国际惯例进行及时的修订与完善;在金融会计风险呈现多元化的情况下,加强会计风险特点的研究,完善金融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树立金融会计监督新理念,是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关键;不同的记帐基础导致不同的财务成果,对金融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索;金融机构的盈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收费过低或不收费值得深思,金融服务必须讲究成本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非正规金融服务是对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补充,本文基于2014年与2017年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正规金融服务与非正规金融服务对不同群体就业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青年群体中,正规账户服务、正规储蓄服务和正规信贷金融服务对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相比于城镇群体,正规信贷服务和数字金融服务对农村群体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③非正规信贷服务对不同群体的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考虑了更换就业、普惠金融的代理指标,采用不同年份的样本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减少样本选择性偏误等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指出要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对不同群体就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创新应该说是当今国际金融发展中最具争议的课题,其利引人注目。有利之处是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摆脱困境,特别是制度困境,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方式的需求,刺激了金融业竞争,提高了金融产业的运营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使相应的风险规避成为可能,不利之处同是,金融创新对政府宏观管理带来困难,如监管机构的困境特别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情形调控更为复杂和不可预测性,使其政策效果不佳甚至失效。此外也使金融制度稳定性降低导致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增大。笔者以为,简单的定义金融创新的利弊似乎没有多少现实的意义,只有从金融创新的原因进行分析,才可能了解其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7)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在当前得到银行普遍关注和公众认可并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风险规避和法律监管等问题,文章从"互联网+金融"特点入手,分析其风险及成因,并在总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的角度梳理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与传导机制.随着金融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对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解释可归结为资产价格波动.现有研究成果显示,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可分为抵押品价值-信贷渠道、资本金-信贷渠道和流动性-信贷渠道三种途径.在对传导机制的研究中应更重视资本金的变动,以及利润流量在受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后对资本金等存量产生的进一步影响.国内学者更需重视由资产价格波动引发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并拓展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生态。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边际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普惠金融蕴含了公平、包容、效率等伦理维度,主张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得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机会,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值得审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是科技金融建设的"骨架",能够有效统筹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其构成要素包括政府、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四大类。金融服务机构在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风险的承受程度,同时,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支持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有效运作。最后,以武汉科技金融建设为例,提出了完善其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21,(1)
随着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金融科技的应用水平逐步提升,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将对传统的财富管理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前监管层对于金融科技效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完善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等几个方面。基于这些重点构建金融科技评价体系,对于刻画金融科技在财富管理业务中的应用程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IC卡的应用推广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水平,为实现"一卡多用"提供便利。本文描述了金融IC卡的特点及发展现状,阐述了金融IC卡应用推广的有效模式,提出金融IC卡应用推广中存在的行业壁垒、市场机制不完善、降级使用风险等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突出的问题是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度不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黑龙江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近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专门设立一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激励资金,积极组建一个科技金融促进会,探索成立两大专营机构,充分发挥一种放大作用,有效利用3种融资手段,精心打造一条科技金融服务长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