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正在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这严重影响了地方各级财政的运转,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因此,正视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积极寻求有效的化解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地方政府都形成了一系列的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体制下,地方财政负担着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而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相对薄弱,地方财政风险成为困扰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道难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财政正常运转,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危及经济的发展,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在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县乡地方政府债务数额巨大,包袱沉重,财政风险进一步扩大,也然影响到县乡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加强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化解对建设诚信社会、诚信政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从县乡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巨大带来的财政运行风险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的原因,继而提出债务管理和化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县乡地方政府债务数额巨大,包袱沉重,财政风险进一步扩大,也然影响到县乡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加强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化解对建设诚信社会、诚信政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从县乡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巨大带来的财政运行风险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的原因,继而提出债务管理和化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增来 《北方经贸》2005,(11):13-15
财政是社会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巨大,而且绝大多数属于隐性债务,已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以万亿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通过银行机构向金融风险转化,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动向,这必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担负着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而地方财政收支规模相对薄弱,地方财政运行风险成为困扰各级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道难题。对此,作者提出了防范和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办法。  相似文献   

7.
瞿嘉荟 《市场周刊》2020,(20):0130-0130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并梳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现状及成因,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是由财政体制因素、财政扩张的内在动因以及外部融资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财政兜底幻觉,更倾向于政府信用合作项目,于是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又进一步诱发了财政债务风险。通过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在较大风险,进而阐述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我国财政、金融和经济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危害,对我国地方隐形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效管控地方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资产风险:地方财政风险分析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研究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时往往都从负债的角度来考察 ,本文变换了一下研究思路 ,从资产风险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本文首先定义了地方财政风险和地方政府资产风险概念 ,然后通过界定政府资产的类型 ,即财政收入、政府存量资产和政府无形资产或称政府威信 ,分别考察我国地方政府这三类资产的状况 ,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质量不佳 ,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本文试图探究其原因 ,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控制和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风险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于各级财政运行之中,并引起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财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摆在政府和财政部门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从黑龙江省的情况出发,对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财政风险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方财政隐性债务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域的各种公共风险都有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地方财政隐性债务风险,已经严重影响到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此文通过对地方财政隐性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传导机制和表统形式的研究,探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政策性和制度性措施,对我省防范财政隐性债务风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集中表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位.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的涵义出发,指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涵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从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和债务管理三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并从体制改革和管理改革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财政风险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于各级财政运行之中,并引起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正确认识现阶段地方财政风险,提高地方财政风险意识,化解潜在的地方财政风险,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重庆市涪陵区财政运行的实际状况,首先对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成因作了分析研究,然后就如何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乡财政面临的风险,并以其传导性极强的负面效应,危及县乡财政的健康运行,危及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政府举债形成的财政还贷风险,县乡两级政府连年举借的债务,既有向外国政府和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举借的贷款,也有向各大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举借的贷款,途径较多,余额达到14亿元以上,并已进入还债高峰.  相似文献   

14.
谢志杰 《现代商业》2007,(30):183-183
县乡财政面临的风险,并以其传导性极强的负面效应,危及县乡财政的健康运行,危及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政府举债形成的财政还贷风险,县乡两级政府连年举借的债务,既有向外国政府和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举借的贷款,也有向各大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举借的贷款,途径较多,余额达到14亿元以上,并已进入还债高峰。  相似文献   

15.
乔俊 《江苏商论》2005,(7):143-145
地方财政自身的安全及对整个地方政治、经济稳定产生的基础性影响,逐渐成为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财政理论着力探讨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因素在不断积累,如不及时加以防范和化解,极有可能引发地方财政风险进而发生地方财政危机。本文从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入手,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偿债使得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地方债务的风险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难度。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依靠土地经营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以土地为杠杆借债融资的模式可能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暴露出显性风险,而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的同时需要启动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走上更加理性和规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范旭东 《现代商业》2014,(5):180-181
当前伴随着各个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建规模不断扩张,政府融资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通过举债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来加大基本建设的投入的方式已被各地方政府普遍采用,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调查表明: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政府债务问题,中西部10省市的49个县平均债务余额3.3亿元,部分地方呈债务上升态势,不仅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存在政府债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沿海地区同样存在,甚至数量更大。由于地方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日渐显现,因此,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地方政府需要慎重应对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欢 《江苏商论》2023,(12):82-85
地方政府债务因财政体制的原因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中国财政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地方债务的成因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2010至2020年的财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更加有效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刍议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方政府债券存在偿还风险、宏观调控风险、政治风险.政府信息不对称、财政分权不彻底、地方利益驱动、不合理的政绩评价机制等是风险的主要成因.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防范应着眼于公民权利表达、社会评价、地方债信息披露、财政分权的政府自我约束、权力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的制约、权利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的监督等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表现为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外部风险表现为经济发展停滞风险和财政体系风险、银行信贷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等。应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和管理;拓展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分散融资风险;提高自身收益能力,防范持续经营风险;加快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防范经济停滞风险;加快财政制度改革,防范财政体系风险;加强贷款控制,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