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信用卡产业的市场细分现状,发现我国发卡机构大多根据客户收入、职业、地域特征细分市场,忽视了持卡人差异化的信贷需求。针对国内信用卡市场日趋同质化的现状,加之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国内银行必须将优势资源集中于目标客户,依照自身业务的比较优势,以细分市场领先策略代替全面市场领先策略,构筑差异化的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要取得成功,取决于目标客户定位的精准程度,目标客户的定位越精准,其贡献率就越高,利润回报自然就高。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恶意透支是信用卡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形式,属于信用卡诈骗的一部分.对发卡银行而言,它是最常见的并且危害极大的风险.因此,正确分析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发卡银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在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从此我国银行卡业务不断发展,发卡银行、发卡数量、交易金额均逐年增长;信用卡的用卡环境也不断改善,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展为盈利的产品之一。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信用卡从发行、使用、结算等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首次将新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型引入到信用卡审批发卡的信用评估环节,采用更加快捷的全局搜索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从模型和优化方法上进行创新,利用某银行信用卡申请的相关数据资料,就信用卡审批发卡环节,建立起信用卡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新型模糊神经网络的信用卡审批发卡的信用评估模型,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数据训练和结果分析,并与现有的信用卡审批发卡的信用评估模型进行比较,显示了新模型和优化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一、工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发展情况为开辟新的增长渠道,学习国际银行业先进经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自2008年7月推出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正式开始了工行信用卡的资产业务。由于以前的信用卡业务客户基本都是利用了信用卡的消费免息还款功能,利息或滞纳金往往是因为客户信用状况恶化,或者是客户遗忘而被动产生,客户无法主动通过信用卡利用银行信贷,分期付款的推出,使得银行可以真正通过信用卡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工行的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自开展以来,有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普通消费转分期、商户分期和汽车为主打的专项分期。前两种分期利用客户现有的信用卡额度,  相似文献   

6.
(1)特约商店的老板欺诈一般出现在私人开设的商店,他们往往先向信用卡发行银行申请信用卡,取得信用卡后,再向发卡银行联系,表示本店愿意作为特约商店使用该卡。在获得特约商店的认可后,用自己的信用卡在自己的商店签单虚假使用,以套取现金,然后宣布商店关门清理,或破产后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和银行的联系,或许就是排队存取款、买国债,再要有的话恐怕就是被银行信用卡部门拒之门外了。按照商业银行的传统观念,老年人客户消耗成本高,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不如年轻客户那样具有吸引力。可是随着商业银行正在通过信贷、结算、信用卡等媒介,对养老金融业务领域进行大规模布局,相信这种情况即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信用卡兼具支付媒介和消费信贷双重功能,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普及率非常高的金融支付工具,现在80%以上的美国家庭都拥有、经常使用信用卡。Michael Haliassos(2006)调查发现,1983年美国65%的家庭拥有信用卡,43%的家庭使用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到2001年,76%的美国家庭拥有信用卡,持有银行发行信用卡的比例上升到73%。伴随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避免盲目营销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我国信用卡消费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信用卡持卡人的个体特征对信用卡消费有无影响?哪些客户更偏好使用信用卡?哪些客户的违约概率要高于其他客户?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本文主要从信用卡持卡人整体消费习惯、持卡人个人特征对信用卡消费影响、信用卡持卡人是否存在非理性消费、持卡人消费信贷与低利率资产共存等方面对信用卡消费相关问题进行了文献收集与整理,并采用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分行信用卡微观数据样本,分析持卡人个体特征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日,朋友讲的一起信用卡和密码被盗事件,令人深思.一位先生到离家千里的地方出差,不幸其信用卡和密码一块被盗,由于挂失不及时,其卡帐户上的3000元钱在ATM机上被冒取.发卡银行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并向持卡人作了必要的解释.但持卡人始终不能理解和接受,认为银行应该无条件地保证他的资金安全,并应该负责全额赔偿.在多次和发卡银行交涉赔偿无望的情况下,持卡人将银行告上了法庭,但法庭最后的判决结果令持卡人大失所望.持卡人败诉,银行胜诉.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信用卡套现现象较为严重,与此相关的银行卡犯罪行为增加,严重损害了国家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和发卡银行利益.打击信用卡套现行为,除依据高法出台的有关司法解释给予违法者刑事处罚外,还应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民事责任追究手段,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信用卡套现行为泛滥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说起办信用卡,作为银行客户经理的我最有切身体会。其实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除了让人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吸引优质客户,用产品拴住那部分信用度高的人,所以,作为基层网点的客户经理就肩负着产品营销的重大责任。记得最开始推出信用卡的时候,我们每个银行员工都要办的,自己都不用信用卡,怎么去说服别人用呢?可当那张双币种  相似文献   

12.
周彦君 《西部金融》2012,(6):29-31,3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全额罚息、余额计息和容差全额罚息三种计息方式,绝大部分银行所采用全额罚息的方式。但是,全额罚息的方式是银行制式条款规定,对客户有失公平,而银行在为客户办理信用卡时,对利率结算方式履行没有充分告知。此次次贷危机后,许多国家加强了对信用卡持卡人的利益保护,我国商业银行也应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取消全额罚息,采用余额计息的信用卡透支计息方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韩梅 《大众商务》2006,(11):61-61
说起办信用卡,作为银行客户经理的我最有切身体会.其实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除了让人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吸引优质客户,用产品拴住那部分信用度高的人,所以,作为基层网点的客户经理就肩负着产品营销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外银行的竞争必将日益激烈,争夺高端客户将成为竞争的焦点。因此,国内银行业应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尤其是以高端客户为重心的忠诚度管理,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活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留住老客户,争取新客户,从而提升自己整体竞争力,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中国银联的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末,我国的发卡银行已达88家,其中83家加入了银联网络;全国发卡总量近5亿张,比2001年末增长了30%;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比2001年增长了95.7%,跨行消费额更是比2001年增长了158%.″超常规″是业内对近两年来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特点的概括.从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以来,到2002年底已发行近5亿张.  相似文献   

16.
私人银行业务是零售银行的高端业务。目前国内的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主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都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部或者称财富管理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高价值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对象大多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家,然而,鲜见有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部门针对民营企业家的家族企业传承状况进行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不断拓展,信用卡信用风险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根据博弈理论,要防范信用风险,必须按"重复博弈"的要求对信用建设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即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运行,将个体之间的单次博弈变为申请人与发卡银行整体之间的重复博弈,对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存在信用体系覆盖面小,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不全、质量不高、更新不及时,欠缺准确有效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等问题。因此,应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加强数据库信息管理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8.
信用卡作为一种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支付工具,在金融支付业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电子货币,在我国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扩大,信用风险的隐患也越来越严重。工作人员在给客户办理信用卡时,如何分辨客户的资质及办理信用卡的动机是当前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中最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自2011年10月份起,为了规避风险,多家银行开始"电子化"取代"纸质化"办理信用卡,这一改革对防范信用卡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中仍有一些部分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9.
高端客户是银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国外的先进经验表明,发展、维系高端客户是一家银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海淀西区支行8n财富中心(北部)作为亚洲最大的理财中心之一,有着丰富的高端客户服务经验。其借助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信用卡金融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国银行,中间收入一般已占银行收入的40%以上,而其中信用卡业务又占到中间业务收益的90%。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信用卡这一高收益的市场,将是外资银行抢摊中间金融市场最先争夺的目标之一。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居民使用信用卡意识不强;二是恶意透支居高不下;三是个性化服务缺乏;四是使用信用卡的环境不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金融创新需要从经营方向、财务制度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等层次上进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