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新故事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称,这是中国新领导人的又一项“顶层设计”,有望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商务部有关人士也指出,这是改革开放又上的一个新台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这项顶层设计、新台阶就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贸区这个被视为“更高层级的开放、新政府下一步改革风向标”的新事物,改革试点包含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四大领域,舆论倾斜性地将讨论焦点集中在金融改革领域,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将上海自贸区狭隘地理解为一个自由金融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在上海自贸区的影响下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与分析,全面完成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提高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自贸区开始逐步建设,上海自贸区以极高的对外开放性以及新型的保税政策促进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以其金融片区陆家嘴金融中心为发展中心,逐步对外扩展开发,形成上海地区经济开放式的新型经济特区。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对于内地的经济与金融行业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相比于香港作为港口经济中的免税港口代表,目前的香港港口经济基于以销售进口为主,而对于产业链的终端并没有投入大量的成本,上海自由贸易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替代效应,本文即是对于这种替代效应的强弱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由贸易区在2013年9月29日在上海设立以来,自贸区是新一届政府推进新一轮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自贸区成为全国的聚焦点,其相关细则也随之出台。大量的公司入驻上海自由贸易区,其开放领域涉及面相当宽泛。企业注册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减反增,在自贸区里公司注册的相关政策和相关规定做了一定的变化,但改革就会面临难题,尤其是在《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未作相关应对之际,需要从立法方面、司法方面等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它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的试验田。如果我们把自贸区比作一个生命有机体,法律制度等规范就是这个有机体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也是它的生存法则。如果说,法律制度是自贸区这个有机体的骨架,企业和组织是这个有机体的细胞,那么,使这个有机体健康发展的灵魂就是诚信和自律。  相似文献   

6.
TPP谈判已达成基本协议,其贸易规则均高于江苏标准。TPP谈判进程加快倒逼江苏开放型经济体制与政策进行深化改革,筹建江苏自由贸易区的迫切性得到进一步显现。TPP背景下江苏筹建自贸区具有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综合保税区数量多、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好、人才及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等一系列优势,但也存在与上海太近、缺席"一带一路"终极名单等不利因素。文章提出主动对接TPP与上海自贸区标准、凝练苏州自贸区申报特色、走"一带一路"路线积极筹备申报连云港自贸区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树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具有经济与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将实现我国经济的深度发展、区域合作的新“风向标”;政治效应则以制度改革为契机,实现简政放权,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自贸区法律规范,以政治效应引领我国其他各地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建设。经济效应关联政治效应,有助于推动上海自贸区立法的示范作用,积极为培育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区是为投资者提供离岸区域和先进商业基础设施,拥有灵活弹性商业政策,具有吸引力的税收和低投资、低运营成本的商业区.本文在对现有的自贸区评价体系分析基础上,在法治层面,对新加坡自由港、迪拜港自由贸易区、伊基克自由贸易区三大先进自由贸易区的监管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并研究了三大自由贸易区在管理体制、监管制度、功能定位、政策优惠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自由贸易区成果的关键是通过统筹经营、放松管制,加快货物进出、人员往来、资金流动、信息传递,以期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有所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而金融领域改革又处于上海自贸区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剖析了开放金融市场准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外汇市场化和开放资本项目五方面的创新举措,并简要分析金融改革创新面临的风险和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非均衡发展几乎是世界所有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与此相应,区域金融失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运行的一种客观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可以预见,随着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也必将给周边区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南通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自贸区建设的影响。南通只有正确认识自贸区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上海自贸区对南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对南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5年,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成为我国继上海自贸区之后第二批挂牌成立的自贸区.挂牌两年来,厦门片区发布了38项金融创新案例,内容涵盖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监管机制创新三大方面.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未来仍需继续优化多层次金融体系结构,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持续业务创新和完善动态化的监管机制,以满足自贸区金融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重大创新,金融自由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制度要件,自由贸易区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必然带有离岸金融的性质和特征。作为必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区内应当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并根据自由贸易区所在地的条件选择符合自身特征的离岸金融模式。我国在自由贸易区内开展离岸业务,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障碍。通过对"境内关外"的再认识,解决制约离岸金融业务的贸易自由的问题,以及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在制度建设上处理好金融机构准入和金融自由化的问题,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上海自贸区挂牌"开张"不到1年的时间里,各项金融改革从落地开始,有望逐步深化"开花"。在"2014·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仍为关注焦点。近日,参加会议的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监事、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提出了未来深化自贸区外汇管理创新的四大主攻方向。管涛说,金融开放不是一放了之,审慎管理也不是危  相似文献   

15.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优势与劣势,上海自贸区建设有利于南通进行制度和理念创新,其溢出效应对南通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得南通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造成南通地区技术人才流失。为此,要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文化环境,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上海自贸区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制度创新示范、溢出带动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江苏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对接自贸区建设,与之错位发展,并在适合的时间建设江苏自己的自贸区.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和智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订,迄今已近十年,对中国和智利两国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回顾中智自由贸易区的签订历程,总结中智自贸区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重点利用巴拉萨模型对中智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据此对中智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模型的结论是:中国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但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且它主要来源于中国对智利的铜及其制品的进口,而且是从对日本的铜制品的进口转向了智利的铜制品的进口。智利不仅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且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韩FTA建立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GTAP模型,分三种方案对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韩国取消对华农产品进口关税,韩国农产品的价格、产出及贸易量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较为显著;但中国农产品部门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对世界其余经济体的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此外,农产品市场开放会不可避免的对韩国农业造成冲击,因此,双方应当充分理解韩国农产品的敏感性,调整FTA谈判战略,逐步开放双方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9.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差异,重庆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基础和功能定位具有明显异质性。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强调全球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引领性,而重庆自贸区更加强调区域性和功能性;尽管重庆自贸区的建设基础弱于上海自贸区,但也具有“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接点的区位优势和铁路口岸优势。重庆自贸区应学习和推广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要“向外看”又要“向内看”,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积极探索陆路贸易新规则,深化金融改革和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证券金融公司模式是现代证券市场制度效率理论的具体运用,目的在于降低市场信息的搜寻成本。目前我国建立证券金融公司制度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宜借鉴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融券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