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期,一些地方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急于求成,对中央政策存在误解误读,导致农村土地流转过快过急,需要切实加强引导,促进土地流转规范运行。日前,记者就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问题,采访了农业部经管司张红宇司长。记者:近年来,各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热情很高,速度也明显加快,请问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把握好这一进程?张红宇: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当前,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政策,把握方向,明确思路,本刊特刊发一组专家的文章,他们从规范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论述,希望能对各地读者推进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4.
程超 《山西农经》2021,(6):62-63
选取平原和浅山丘陵两种土地类型,调查若干粮食和果树种植大户,开展比较研究,探索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准,为政策制定者及经营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经部门最基层的工作者,我时常忙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接触最多的是农村土地,接待过无数为农村土地而来的农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来咨询土地流转政策的花甲老人,他的情况让我担忧。他的老伴早年过世,子女均在外务工,因年龄偏大也无力再经营自己的承包地,但这一亩三分地却是他唯一的  相似文献   

6.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此,我们就湖北省孝感市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7.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一直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不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从泽州县的土地经营情况,来探讨如何让土地作为农业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积极稳妥地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江苏省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条件比较成熟:不失时机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既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到苏州、扬州部分县(市、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进行了一些解剖、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村土地利用率、产出率的有效方式,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课题和长远目标,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更是贯彻中央关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根本体现。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笔者采取实地调研、走访干群、发放问卷、资料收集、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农业经济》1996,(2):60-61
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福建省农业厅经管处福建省从80年代后期开始探索,1993年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主要通过土地产权界定经营方式改革、管理制度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土地...  相似文献   

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实践表明,实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就黑龙江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分别到部分地、市、县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的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笥,全省农村经济形势是好的,我们所到之处,一个令人欣喜、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现象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一些农民在自学不自学地争取着土地生产的规模效益,并探索着走重新组织起来、互助联合的道路。少数地多人少、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地方,或者非农产业发达、集体经济实力雄厚、领导力量较强的地方,已经开始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多数地方虽然非农产业不发达,均田承包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但是作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初始阶段,家庭经营不变,强化流的功能,达到不同程度的规模生产却是到处可见。  相似文献   

13.
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锦州市在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与相对狭小“均田制”的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矛盾正日益突出起来。以联产承包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虽然打破了过去分配上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严重弊端,但联产承包时对土地仍采取按人口平分的办法,以致农村土地在使用上出现了新的平均主义(均田制)现象,不仅导致农  相似文献   

14.
利津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的深入,多种土地耕种形式的出现,改变着土地人均小块经营的格局,耕地开始向种田能手流转。为科学的指导土地承包开发、集中与转让,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确定土地经营规模的适度值,以期用相应的耕地、资金,取得较大的适度规模效益。同时,在分析利津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运城市盐湖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加快推进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改革土地流转机制发展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已经习惯于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小生产”的组织方式。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个体农民无力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难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而集体组织也无法将分散的劳动力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必然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更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少数地方种田还要倒贴,导致部分农民弃土离乡,抛荒弃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使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倍受瞩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法规政策,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将长期稳定不变.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在实际工作中了解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粮食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发展粮食生产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扩大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单产。但是,按我国目前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净减耕地500万亩,以及后备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来看,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粮食问题显然不可行。因此,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最终在于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玉林市在发展土地适度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做法是:一、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农业发展的要求。只有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形成区域经济优势,才具驾驭市场的能力。近年来,玉林市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土地适度规模:1、互换。经集体同意,农户之间可以将承包量、收入大体相等的地块互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2、承包、租赁。在承认土地集体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前提下,支持市内外经济能人公开招标承包,租赁或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