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长期研究、批判地吸收古典经济学成果的结晶,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为他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供前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不被正统经济学家所接受。我们抛开政治色彩、阶级立场纯粹站在一个经济学发展史的角度还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经济学理论的演变。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革命使人们用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理所当然地被淹没在历史前进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2.
以非经济传统的眼光看经济,所有经济现象都是泡沫,因为所有经济现象都是对现实社会财富的异化。这些异化有时能产生出“奇异的效果”来。能产生出“奇异的效果”来的那些举措(及描述他们的理论,如证券及其理论)被认为是“正常的生理性泡沫”,一般也就被认为是经济学的合理发展。当那种“奇异的效果”只有理念上的存在合理性而实践上并不被证实为“真”的现象(及其说法)就被认为是“泡沫”。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狭义劳动价值论创建了狭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整体系,但同时简化了对于人力资本经济范畴的认识。文章则从马克思已有的方法论出发,试图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重新马克思经济学化,并据此抽象出“非人力资本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本劳动要素”这两种不同的抽象劳动范畴,作为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及现代阐释。文章相应地形式化了有人力资本劳动要素参与的价值创造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学的真正基础。第1卷第1篇是狭义的劳动价值论。全篇共有三章。本文针对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部分进行内容概述,逐一考察了货币的各种职能。  相似文献   

5.
公共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何谓公共部门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部门经济学,又称政府经济学,它是由(公共)财政学发展而来的。在有些学眼里,(公共)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同一个研究领域在不同时期的名称:而在另一些学眼里,它们是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不同名称。公共部门的核心部分是政府,所以“公共部门经济学”也被称为“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是既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构成公共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当前,建立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是我国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坏经济时代来了,大国们开了个G20的会,会后,各人的问题仍然需要自己解决。 坏经济的解铃人,不是经济学——凡事想开一点只是“小民的招”,接受考验是这个白利与排他的物欲社会,接受质问的是权者通赢的功利时代。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就是选择的学问。“经济学的第一个基础假设,就是个人做决定,做取舍。所谓决定者,选择是也。这其中有一个并不浅显的哲理。经济学是以推断人的行为来解释现象的科学。我们说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问题在于,面对数不清的产品,顾客如何做出他的选择?张五常的《关于新制度经济学》是以交易成本为核心展开的,同时,他“倾向于根据成本来表示约束”,我们也借鉴一些张氏的观点,从成本角度人手开始我们的品牌经济学之旅。  相似文献   

8.
樊五勇 《公司》2000,(4):4-5
传统经济学认为“一分钱、一分货”,又有“便宜没好货”的说法,而“物美价廉”仅仅是人们追求的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然而,近十余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物美价廉”的理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美国学者F·G·勒维斯认为,问题的答案都应归因于知识经济的代存在的“反经济”现象。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产品质量、性能不断提高,价格却持续下跌,这似乎违反了“便宜没好货”的旧经济规律。这种“反经济”现象只有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才能出现。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正在迅速成为一只无形的手,它将在21世纪中推动千百万…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劳动价值论要分析解决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学习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马克思解释的经济规律,研究分析解决当今社会的实际经济问题.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系统地分析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现象,使人们深刻认识了人类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才有其“政治意义”,置放于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中,其“政治意义”自然消解。而从哲学的立场或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纷争,就会正好看到:“价值”的真实形态本来就是“使用价值”,“劳动”的真实形态本来就是“具体劳动”。因而,所谓“使用价值和抽象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其经济意义上就成为了“假问题”,而围绕“假问题”的所有争论将毫无意义。哲学视域中的“劳动价值论”要着力表明的结论是:所有参与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在价值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中都具有公平的地位;所有参与“具体劳动”的“要素”在劳动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中都具有公平的地位。新的经济制度应在此意义上而创新。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末,它距离现代力学理论那么经得起推敲的逻辑体系还差得很远。卡尔·波普( Karl R. Popper)认为经济的发展历程现在仅仅是“进入了牛顿革命的前夜”。如果把力学比喻为一出完整的《哈姆雷特》,现在的经济学还没有发展到主人公获知亡灵暗示的那一幕。   经济学既然还没有真正精彩登台,怎么会有经济学家上来宣布经济学这出大戏已经终结了呢?   我体会《经济学的终结》的作者(美国)迈克尔·佩雷曼教授可能要终结的是迄今为止处于主流地位的那些经典经济学家们用以构筑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那种方法,那种一脉相承、用韵味十足的科学主义手法建立宏大体系的执着(甚至可以称之为偏执)努力。在阅读后,果然验证了我的想法。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解释他的写作目的,就是:“只要流行的传统经济理论阻碍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新机会和新方式,它就意味着是一种威胁。从这种精神出发,本书呼唤经济学的终结,并要求经济学向一种全新的、但尚不明确的组织我们物质生活的方式开放。”   你看,经济学毕竟不是巫术,因此,它不应当被终结掉,而是让构筑它的人们改一改工作方向,要使经济学向能揭示经济生活的规律方向发展,而不要一味地去攀附或修补大师...  相似文献   

12.
颜强 《政策与管理》2008,(13):100-100
从1984年“奥林匹克大逆转”后,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都给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这也是现代奥运会不可忽视的经济影响力。然而在所有的主办城市,也都出现了奥运会后的经济衰退。巴塞罗那是一个典型事例,以至于西班牙有经济学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为鲁比尼全球经济学主席、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在伊拉克战争激战正酣时,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了“已知的未知”——可以预见但如何成为现实还不确定的风险。如今,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已知的未知,多数来自政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仍然是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亚当.斯密强调“劳动一般”是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大卫.李嘉图克服了斯密关于劳动价值论中的不彻底性,坚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但所有的古典经济学派都不能揭示价值的真正本质,不理解创造价值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分析商品二重性中揭示劳动的二重性,指出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则由具体劳动决定的。2、研究的方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  相似文献   

15.
苏培科 《数据》2013,(10):16-17
眼下,“克强经济学”成为媒体使用的热词。由于人们普遍对于经济学和法学出身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寄予厚望,其用“改革释放红利”的施政方略恰恰又符合当今的时势,于是,媒体笔下的“克强经济学”自然就充满了褒奖之意,对“克强经济学”内涵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6.
科斯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将交易费用引入了经济学分析。诚如他本人所言,这固然算不上经济学高深理论方面的“创新”。却“引起经济学理论——至少是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结构的彻底变革”。  相似文献   

17.
对"价值悖论"的合理解释,是决定劳动价值论能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也在整个经济领域建立传播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客观的引入并定义基本概念,对解释悖论、重新解释劳动价值论,有着开拓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法与经济学 法与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大家经常所说的“法治”(rule of law)、“依法治国”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法与经济学内在要求的体现。如果要给“法与经济学”下定义的话,那么“法与经济学”就是非市场经济学的特殊领域,就是法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law)。耶鲁大学的Guido Calabresi曾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经济学只重视“竞争”的重要作用,而忽视竞争的另一面“合作”的重要性。“竞争”与“合作”作为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构成人类经济关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合作”极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学主流,从而导致经济学的重大变革。文章以主要以“合作”为主线的新经济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何春梅 《经营者》2008,(19):44-45
作为“学界百年不遇的炒作高手”,名声大震后的郎咸平,接受演讲邀请的频率越来越高,出场费也越来越高。如果要在名利双收方面打个分数的话,郎咸平可能是中国分数最高的经济学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