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外资,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的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谨慎性原则就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充分认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对于发展我国会计体系,选择科学的核算方式等将有其深远的意义。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内容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它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需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  相似文献   

2.
袁太芳 《商业时代》2005,(14):54-54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所得税会计业务时,传统的做法改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会计处理,这就不满足一致性原则,本文利用“递延贷项”这一资产负债表项目过渡,给出了一种既满足一致性原则,又满足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及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程度亦越来越高。本文初步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并对规范谨慎性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小刚 《商》2013,(17):134-134
当前,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会计中存在着诸多的虚盈实亏以及会计信息不准确性等问题,企业的领导人加强了对企业会计的管理。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中主要原则,在会计业务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杜绝企业资产、利润等信息的不真实,确保企业财务的真实性,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史从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始分析,重点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伟 《商场现代化》2009,(18):161-162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做出了相应规定。本文就如何在我国会计实务应用中解决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公允的措施做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本文就其在会计中的运用、局限性和应对策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会计核算原则是反映对会计活动规律的认识的体现,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会计核算提出的新要求,是指导企业正确核算资产和损益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逐步接轨的今天,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愈来愈突现出来。本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罗炳菊 《现代商业》2014,(6):222-223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性等局限性,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蒙蔽信息使用者。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实施过程中,应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可操作性,缓解谨慎性原则和其他会计准则冲突,强化企业审计监督工作,将其与会计信息充分披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乔宏  林志宏 《商场现代化》2005,(27):150-150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则,加强会计理论学习,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谨慎性原则被纳入会计原则中并占支配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在会计领域中谨慎性原则已经成为了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修订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被不断修订完善,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企业会计实务中。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讨论,逐一讨论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现实意义、运用情况、局限性以及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正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2.
赵丽华 《中国商论》2018,(29):144-145
本文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旨在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优势,提升企业会计处理的水平,保障企业稳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3.
论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 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 ,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 ,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 ,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原则 ,是对会计指导思想或观念的描述。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这一原则在会计发展史上已成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惯例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发展 ,其内涵越来越丰富 ,且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现对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管理中的具…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作为一项会计原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在实务操作中也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因而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应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应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优化会计行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则,加强会计理论学习,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苗雪梅 《致富时代》2011,(7):125-125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故在企业的盈余管理中,会计选择的重大标志就是在谨慎性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会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起修正作用的基本原则 ,在会计核算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体现在计提八项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物价上涨时对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融资租入资产的价值计量等方面。会计人员应合理恰当使用谨慎性原则来处理会计实务  相似文献   

18.
王小和 《现代商业》2008,(6):147-148
会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采用尽可能不高估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一般认为,谨慎性原则较多地使用于企业确认损益的过程中,而对于资产计量,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企业价值与损益重点向所有者净权益的转变,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这一会计要素上的运用将越来越普遍,也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森 《中国市场》2015,(6):92-93,148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虽然目前已经被广泛采用,也成为现在企业财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的具体应用中是一把"双刃剑",在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业务时,从业人员选择的会计政策不符合要求,因而影响会计政策的可靠性。不仅如此,企业有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都会操纵利润、虚估资产,而导致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因而也会影响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本文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情况,揭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有针对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市场环境趋于复杂化,企业经营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会计实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企业风险防范成效,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分别从资产视角和收入视角出发,对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阐述,进一步提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具体建议,旨在改善企业会计实务工作成效,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