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实现房地产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最主要的是要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一定要把建设生态城市、宜居住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推广运用低碳技术当作我们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好。""旅游地产是为旅游服务的地产,不能简单地将旅游地产视同于开发商到旅游地区搞房地产开发与销售,这跟旅游地产本意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数字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实现城市碳减排的同时,显著促进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城市科技人才数量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科技支出规模扩大,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集中在东、西部城市、成长型资源城市及非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3.
城市会展旅游近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由于城市会展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方面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还较少,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因子分析,构建了城市会展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研究发现经济环境竞争力、自然与社会环境竞争力、旅游产业环境竞争力及会展企业竞争力对城市会展旅游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品牌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决定性力量.旅游城市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内涵和构建基础,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IAHP)与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品牌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城市品牌与旅游品牌形象的构建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相应的研究和实践以不断在国内许多旅游城市均开展起来。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模糊的城市品牌形象无疑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对辽宁旅游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导入企业的CIS理论,指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要想赢得市场,前提就是实施整体旅游形象战略,提高辽宁旅游形象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的城市旅游发展存在一种盲目扩张的现象,部分城市想通过扩大旅游业的投入(如大量兴建五星级酒店)来获取更多的旅游产出(收入),衡量一个城市旅游投入与旅游产出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DEA方法的城市旅游投入产出效率即城市旅游经营效率进行评价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修正系数的概念,以对不同区域的城市由于发展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旅游产出的误差进行修正。最后对评价模型的适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分析低碳环保的基础上引出低碳理念,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社会的发展,综合两者所出现的低碳城市并关注低碳城市的发展,以低碳城市为主进行城市规划和布局分析。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新型城市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低碳经济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城市是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单元,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社会的关键。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普及低碳理念入手,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提倡建筑节能,发展低碳交通体系,实现城市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9.
对于旅游景区来说,视觉印象是游客接触景区最直接,同时也是最初始的感官效应,由视觉印象衍生而出了视觉形象的设计与开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是近年来我国旅游城市进行品牌塑造中不可或缺的,河源市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具备了天然的人文与自然旅游景观,然而却一直囿于缺乏有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设计,使得其旅游开发陷入了品牌构建的桎梏。本文即从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来对河源市万绿湖旅游景区的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天津市是全国低碳城市的试点城市,其低碳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可以为与天津类似的综合型城市、工业城市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天津市碳排放现状,进行了天津市低碳发展的SWOT分析,最后提出了天津市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低碳政策的引领是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基于Omnia Mobilis假说,运用ROSTCM-6技术挖掘其农业低碳政策的关键词社会网络知识图谱,构建9个一级变量与38个二级变量的PMC指数模型,对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农业低碳政策进行可视化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农业低碳政策的PMC曲面图整体形较为平整,其整体政策效果较为良好,但不同政策之间在政策性质、政策重点和政策时效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均值比较角度,9项一级变量中大部分政策在政策时效和政策工具方面得分较低。结合各项政策的PMC综合指数结果来看,各城市的政策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2.
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的必然趋向。文章以白银市为视角,对城市低碳转型的背景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一、三、五”战略框架,进而对城市低碳转型给出了“区域联动、借岸发展”、“目标聚集、以大引小”、“融合集聚、创新手段”、“双轮驱动、多点支撑”、“优势立足、分层集聚”等六条战略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低碳交通建设迫在眉睫。本文从土地利用角度构建城市交通碳排放与土地利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出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两种策略,并以长春市为例,对两种策略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增大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均能使交通碳排放减少,而且增加土地多样性程度的实施效果要优于土地利用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结合前人对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旅游发展保障力、旅游自身发展能力三大一级指标共24个三级指标.并根据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了国内24个都市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对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基瑜  于静  袁浩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7):130-130,134
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UTECC)研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UTECC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由城市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城市旅游资源承载力、城市旅游经济承载力、城市旅游社会承载力、城市旅游心理承载力等五个子系统构成.科学的界定和使用UTECC指标体系,可以使城市旅游发展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城市旅游承载量资源  相似文献   

16.
低碳是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的风向标。在低碳建筑、低碳城市呼之欲出的大环境下,我国建筑业必将进行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江苏省唯一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城市徐州市为例开展研究。构建指标体系用于评价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果,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建立TOPSIS评价模型,搜集数据对徐州市2014—2020年的转型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14—2020年徐州市从低碳转型的初级阶段逐步进入了较高级阶段,转型效果整体上逐年向好。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双碳”背景下徐州市转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关于“双碳”背景下徐州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市场     
《中国房地信息》2010,(4):74-79
住建部与深圳——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1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举行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与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代市长王荣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并致辞。仇保兴在致辞中强调,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合作共建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有条件也应  相似文献   

19.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低碳产业特点,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能源消耗投入冗余、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产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易添麒 《化工管理》2014,(28):17-19
2013年,湖南省发改委申报了长沙等17家单位作为省级低碳发展试点,从城市、园区、景区和企业四个层面探索符合湖南的低碳发展模式。 产业集聚,烟囱林立的园区已经成为过去,宜居宜业已经成为园区发展的方向之一。园区低碳发展可以作为城市、企业低碳发展的借鉴,这一说法并不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