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宏观调控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并做好劳动就业工作,推进再就业工程,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好的社会条件,保持社会的稳定。为了实现这一要求,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把全国的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Ch以内,同时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与再就业工作c这是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的硬目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从统揽全局的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就业问题,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我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成就辉煌 ,然而 ,国有企业改革似乎是整个改革中不和谐的重要一部分。当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并为之欢欣鼓舞的时候 ,却不得不面对国有企业困境的残酷现实。其中冗员、下岗分流、再就业 ,既是那么迫切 ,又是那么艰巨 ,这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而且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如何缓解就业压力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一、冗员的来由和职工下岗的原因1 冗员的来由体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 ,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安置人员到企业就业 ,而企业则不能拒绝 ,不管是否真的需要。一旦成…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者的警言:当2000年钟声敲响的那天,并非如当年所说的中国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恰恰可能是中国失业人口规模最大、涉及失业家庭人口最多的时候。据有关资料披露,目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规模约为1100-1300万人,真实失业率在6%-7%之间,创建国近50年来的最高记录,实际失业人口规模相当于1980年的2倍,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下岗和再就业就成了近年来我国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1997年,国家一方面加大了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的改革力度,一方面把妥善安排下岗职工,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作…  相似文献   

4.
探析促进就业目标下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技术进步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力就业时间差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诸如劳动合同意识不强、法律维权意识淡薄、违法意识存在盲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总体评估 1.劳动力极度过剩,就业岗位严重短缺。我国是人口大国,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继续增长,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1982年为61.5%,1990年为66.7%,2000年为70.1%,2002年为70.3%。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我国劳动人口是7.51亿,占世界总量的26%,是美国的5.3倍,欧盟的5.5倍;未来10年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将增加到7.819亿的峰值,到2020年才可能降到7.414亿,以7%~8%的经济增长率和0.17的就业弹性测算,意味着要用15~20年我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缓解。  相似文献   

7.
张红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5):10-11,2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三者关系,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在就业问题上笔者以为应重视以下问题的研究。 一、控制失业应该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劳动权是基本人权。联合国在“人权世界宣言”中,把保障人类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权利,即劳动权置于突出地位,其中特别把劳动者失业时获得保护和再就业条件作为全球努力的目标。联合国从“第二个10年(1970-1980)国际发展战略”开始给予就业以格外关注,世界各国也将就业由过去的间接目标上升为直接发展目标,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主要目标,并将提供生产性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和提供公共服务这三项内容作为“满足基本需求”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注重就业的发展战略,不仅是注重解决贫困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加速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9.
目前我国的就业现状有以下三个特征:1、失业率急剧上升。据《中国统计年鉴》报告,199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2年的2.32%上升为3.1%,登记失业人数达570万人,失业人口连续5年趋于上升,如果把实际闲置在家的下岗职工计算在内,1997年实际失业率应在8%以上。由于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和政府机构的精简,2000年全国的真实失业率会突破9%,2002年劳动力供给增量将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0.
未来20年我国劳动力就业趋势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2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劳动人口自然增长2.4亿、企业改革增效富余人员0.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三.5亿每年平均需要新创造2100万个就业岗位。按统计预测,2O00年J2010年、202O年的失业率,分别为4.52%、5.18%、4.42%,是在适度范围之内的。但如果加上隐性失业率将是非常高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隐性失业者中约有ZO%的隐性就业或依赖农村责任田取得收入;同时,隐性失业人员将以每年递减1000万人的速度逐年减少,到2O20年可基本缓解。尽管如此,中国由于人口数量是世界之最,就业问题仍是中国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企业下岗职工、企业冗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下岗职工。下岗职工脱离企业的生产经营岗位,随时可能流入社会,加入失业队伍。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700多万(编者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推算数据为1028万)下岗职工中,有1/3通过各种途径已经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有1/3因年龄问题和家庭条件较好而不愿再找工作(据北京市调查,下岗职工中80%的人无求职愿望);只有三/3的人在积极地找工作,约为200-300万人。企业冗员。从…  相似文献   

12.
现今我国出版印刷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成熟。且我国人口众多,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本文从印刷市场发展形式、印刷就业现状两方面对当今印刷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通过采取积极的引导和建设措施减少问题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劳动力总量过剩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双重现象,作为高素质劳动力的大学毕业生也未能幸免。一方面,众多大学毕业生滞留人才市场,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短缺仍旧是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众多毕业生为顺利就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业成本一年高过一年,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同时众多大学毕业生滞留社会,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探讨大学生就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降低就业成本,成为政府、社会工作者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4.
缓解就业压力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就业面临的压力,指出缓解就业压力应坚持的几个原则,并针对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当前就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就业形势的严峻局面是当前经济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能否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关系以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介绍了有关就业与失业方面的知识,分析了下岗职工中的存在的一些思想误区,指出只有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才能使再就业工程顺利,健康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国外“就业、再就业”十策吴昊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失业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新形势,国外一些国家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本国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新加坡:采用“滚动铁饭碗”,调控型就业。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调整宏观经济方案,从财政、...  相似文献   

17.
新阶段,山西面临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艰巨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继续进行体制改革,加快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步伐.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技术进步都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又要求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进入非农领域就业,使劳动力的供给增大.相对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山西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本就偏多,同时农业和农村人口又占多数,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的迈进,客观上将使山西今后一个时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及我国技术发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在异国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促进就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就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替代和补偿的双重作用。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的技术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1996年~2007年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全国总体就业有负影响,但影响力度很小。进一步的地区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东、西部地区的就业有负影响,对中部地区的就业则无显著性影响。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