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入境旅游人数、人均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收入呈显著正相关;旅游外汇收入占自主性交易项目外汇收入的比例很低,对其管理的市场化改革不会对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造成大的冲击;旅游外汇收入的管理要算经济总账,市场化管理是将来外汇收入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研究并预测山东省2019—2023年旅游外汇收入和世界各地来山东省旅游的人次,并对山东省2019—2023年旅游外汇收入预测值与相关地区入境旅游人次预测值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次在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旅游外汇收入预测值与不同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次预测值呈现出不同的关联度。因此,山东省应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旅游营销宣传,不断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1990~2010年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旅游和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除了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响应等显著为负以外,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对旅游外汇收入、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入境旅游人数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响应;第二,除了商品零售总额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响应显著为正以外,各省GDP只在较低分位点处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园林绿地面积和各省人口数只在较高分位点处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响应;第三,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响应程度在力度上普遍强于对旅游发展的响应,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前者的力度总体递减,后者的力度逐渐增加;第四,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入境旅游对旅游发展的响应逐渐增加,对经济发展的响应则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4.
通过汶川大地震前四川省旅游业数据建立SARIMA模型。预测了四川省旅游业6项主要指标,经震后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定量分析汶川大地震等对四川省旅游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时滞。研究发现:截至2010年4月,国内旅游已波动式恢复至预测水平,入境旅游还将继续受地震影响,但入境旅游将不会影响到四川省旅游业波动式恢复至预测水平的趋势,并且四川省旅游业受地震等影响的滞后经济损失已超过了受地震等影响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入境游客人天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两个指标,运用均值比率和标准差对中国大陆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现状及近十年来的差异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并根据目前的差异性进行区域聚类分析。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对中国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包括入境游客规模和外汇收入)的综合影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省际差异很大,集聚现象非常突出,7~8个发达省域的入境旅游发展总量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二,且都位于东部地区,但近十年来这种差异在趋于减小;知名度和区位距离对省域入境旅游发展影响显著,且影响方向相反,知名度呈现正向影响,区位距离起着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疆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及经济效应,依据2008-2017年新疆有关统计数据,运用消费结构变动度、高级化指数、产业地位指数、消费增长弹性系数、经济增长贡献率等5个指标,分析新疆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变化状况。得出:2008年以来,入境旅游部门中交通支出处于人均消费首位,人均消费总体来说有所提升;逐年消费结构变动度呈较大波动变化,消费结构变化幅度大;基本消费比重上升,高级化水平降低;地位指数、弹性系数、贡献率最大值都为住宿、餐饮部分,分别为3.0%、2.1、12.4%,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最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新疆入境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我国入境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先对人民币汇率状况进行概述,再着重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帮助旅游行业人员了解当前我国入境旅游的形势,从而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入境旅游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遵循重要性和代表性原则,遴选出影响安徽省入境旅游流的9个主要因素,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安徽入境旅游流的主要公因子,并运用双对数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强度。结果表明:①9个影响因素可归纳为3个公因子,分别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因子、基础设施与条件因子和外部风险因子。②经济与社会发展因子在2002年之前影响较小,此后影响越来越强,表明安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际旅游吸引力日益提升,受到越来越多入境游客的喜爱;基础设施与条件因子影响一直处于缓慢增强的趋势,但2007年后影响渐趋下降,说明安徽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已不再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外部风险因子影响大小一直处于优劣交替之中。③影响最为显著的4个变量,依次是安徽国内生产总值、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次、安徽交通发展水平和主要影响事件;安徽外贸进出口总额、安徽旅游资源质量水平两个变量与安徽入境旅游流呈负相关。④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安徽入境旅游是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格兰杰原因,即入境旅游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依据1997—2008年的调查数据,采用旅游消费倾向率、结构指数、地位指数、消费弹性等指标,分析了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结果发现。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人均花费以及结构指数均呈现增长趋势。福建省的旅游业日趋成熟;旅游住宿餐饮、旅游购物等占全社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的比重增大。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旅游消费增长率快于国民消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过夜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的ARMA模型,定量评价了广东省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措施效用。结果表明,广东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对国内旅游的影响,尤其是对国内短途旅游的影响最为明显,然而对国际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不足。  相似文献   

11.
采用1996年~2008年间的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数据,构建多种评价指标,对中部六省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及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入境旅游规模增长趋势明显,但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入境消费模式仍以数量型扩张为主;六省区以滞后型消费模式为主,消费质量偏低,非基本消费支出还不是区域内的主要消费;区域入境旅游消费不平衡指数随时间推移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内不平衡格局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人均消费和旅游结构四方面分析了2001年到2012年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近12年来辽宁省旅游业呈现增长的趋势,国内旅游发展速度快于入境旅游;大连、沈阳旅游发展速度逐步放缓;盘锦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速度在全省都名列前茅;抚顺、辽阳的国内旅游发展十分迅速,而本溪的入境旅游发展速度惊人;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平均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辽西北地区旅游发展速度强劲,且入境旅游速度快于国内旅游。  相似文献   

13.
综合使用动态-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陕西省2000-2007年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收入与入境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考察期内陕西省入境旅游产业及其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需求弹性较大的娱乐和游览部门与旅游外汇收入的关联度较低,所占比重较小,前者结构效益低下且缺乏竞争力,后者仅竞争力有一定优势;商品部门关联度较大却缺乏竞争优势;交通、住宿和餐饮部门的旅游外汇收入关联度较大,但都只有弱竞争力,其中交通部门结构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8~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对象国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贸易引力模型,验证"一带一路"沿线41个对象国入境中国旅游对国际贸易的具体作用,进而以双门槛模型探究各国不同人均收入水平下,入境旅游对国际贸易作用的"非线性"变化和国别差异。研究发现:(1)41个对象国入境中国旅游对国际贸易存在正向作用。(2)入境旅游对出口贸易作用随人均收入增加不断下降,所有国家从逐利向消费阶段转变;对进口贸易作用随人均收入增长先升后降,10国处于作用较小且呈增长趋势的初始阶段,27国处于作用最大化的逐利阶段,4国处于作用最低的消费阶段。(3)相同人均收入区间内入境旅游对出口贸易作用大于进口贸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旅游与贸易合作时,中国应准确把握入境旅游对国际贸易作用的国别差异,针对不同阶段制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AIDS模型,对杭州市2000-2012年入境旅游人均天花费构成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2006年是杭州市旅游消费结构的转折点,2006年之前入境旅游者用于基本旅游需求的支出比例逐年递增,而2006年之后却出现递减的趋势。2当所有价格都增加相同比例时,入境旅游者在基本旅游需求方面的消费将增加,但该消费是以牺牲非基本旅游需求消费为前提的。3从支出弹性来看,入境旅游者用于基本旅游需求消费的支出弹性都较为稳定,而非基本旅游需求消费受总支出年份波动影响较大。4从非补偿价格弹性和补偿价格弹性来看,无论是基本性旅游需求或非基本性旅游需求,入境旅游者对其自身价格的变化整体上都较不敏感,但非基本旅游需求往往与基本旅游需求存在互补关系,而基本旅游需求的替补关系多发生在内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波动和大都市入境旅游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1980—2012年宏观经济波动指标与上海市入境旅游指标进行了长期动态分析和动态交互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经济波动在短期内会带来上海市入境旅游发展的显著影响,而后逐步减弱,长期趋向平稳;其中上海市入境旅游对自身冲击影响显著,说明其旅游业是一个敏感脆弱性产业,受外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发展态势,会吸引海外游客的到来,而汇率水平的波动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稍显复杂,但总体而言并不违背货币价值规律。(3)由于全国人均GDP、物价消费指数、利率水平、汇率水平及上海市入境旅游人数等变量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因此我国经济能够平稳有序发展,上海市入境旅游的经济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8~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对象国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贸易引力模型,验证"一带一路"沿线41个对象国入境中国旅游对国际贸易的具体作用,进而以双门槛模型探究各国不同人均收入水平下,入境旅游对国际贸易作用的"非线性"变化和国别差异。研究发现:(1)41个对象国入境中国旅游对国际贸易存在正向作用。(2)入境旅游对出口贸易作用随人均收入增加不断下降,所有国家从逐利向消费阶段转变;对进口贸易作用随人均收入增长先升后降,10国处于作用较小且呈增长趋势的初始阶段,27国处于作用最大化的逐利阶段,4国处于作用最低的消费阶段。(3)相同人均收入区间内入境旅游对出口贸易作用大于进口贸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旅游与贸易合作时,中国应准确把握入境旅游对国际贸易作用的国别差异,针对不同阶段制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借用基尼系数、变差系数、首位度等计量指标工具,以入境旅游人数为指标,研究了中国20个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的空间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20个城市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的相对差异日渐缩小,旅游产业发展日益均衡,但各城市位序变化的特征不同。根据各城市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位序变化的特征,将20个城市分为加速发展型、减速发展型、稳定发展型和波动发展型等4种类型。同时,利用SPSS统计软件测算的城市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的差异与城市GDP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且关联度相当显著。构建统计量对城市入境旅游人数与城市GDP的耦合度进行测算,依据不同城市二者之间耦合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低耦合、中耦合和高耦合3种类型,其中,南京市和杭州市两个城市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与城市GDP的发展高度耦合,两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最后分析了不同耦合度的城市旅游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港澳台、韩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我国主要客源地区及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及外汇收入出现严重下滑。为应对和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旅游复苏计划与措施来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20.
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除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得益于世界各国来华旅游消费倾向的提高,而旅游消费倾向则主要是各国人均收入增长的结果。本文基于各国人均收入的变化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拓展中国入境旅游贸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