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立新 《时代金融》2014,(12):44-45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进程,但不得不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是片面的城市化,或者说只是人口上的城市化,与国外的城市化水平存在这明显的差距。本文全方位的审视城市化水平,将经济发展结构等因素纳入到城市化水平的考量之中,通过定量分析来考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对综合全面的城市化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得到了他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因素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新金融发展机制有助于促进我国城市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解决好财政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开发性金融不仅为新兴城市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开拓了新兴的金融市场,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加强开发性金融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很强的正相关,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同,各地区之问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这可以解释为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较强.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社会进入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阶段,人类文明进步中金融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迅猛的态势发展,使得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受到了了社会的普遍的关注,而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也开始受到同等关注。本文将从研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概况方面,去研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魏旭光 《时代金融》2014,(1Z):66-66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社会进入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阶段,人类文明进步中金融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迅猛的态势发展,使得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受到了了社会的普遍的关注,而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也开始受到同等关注。本文将从研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概况方面,去研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融聚集理论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更容易出现聚集现象.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明显和严重的差异.金融要素在具有地理优势、经济发展快速、政府政策倾斜的东部地区不断聚集,金融聚集使得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的过度金融发展可能导致地区经济过热,诱发金融风险,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是导致区域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优惠、支持、鼓励政策的力度,鼓励金融创新,推动金融聚集,促进金融发展,这样既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发展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伟 《金卡工程》2010,14(6):292-292
本文采用1992年-2007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减,这说明在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张婷婷 《云南金融》2011,(5X):211-211
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的现有研究只重视国家层面而忽视区域差异的事实,基于跨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不仅就全国整体,更深入东中西部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区域差异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进、出口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区域,其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的现有研究只重视国家层面而忽视区域差异的事实,基于跨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不仅就全国整体,更深入东中西部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区域差异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进、出口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区域,其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不仅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决定国泰民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金融支持则是金融体系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金融功能的过程。城市化发展与金融支撑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应切实完善金融体系,强化金融功能,发挥金融对城市化的支持作用,推动中国城市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系统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1978~2006年反映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数据,利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相关率和金融市场化率对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金融相关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要强于金融相关率指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自身的惯性,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长短期关系是不一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市场化比率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相关比率以及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市场化比率之间只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金融功能、金融发展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功能是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实质、核心与基础。金融功能性资源比其他层次的金融资源更难得,从而更稀缺。金融功能层次的复杂化与提升,功能层次与种类的扩展与强化过程即是金融功能的演进,金融功能的演进即是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观视角来进行中国金融发展状况的功能判断,提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广西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广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以金融相关比率度量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动力是非对称的,在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这种促进作用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明显,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都受到限制。为此要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推动金融创新,支持小微企业和消费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个城市化水平内生增长模型,借助非平稳面板数据的方法,考察了中国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虽然中国整体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需要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是所有省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都能促进经济增长,某些省份存在着相对于经济增长的过度城市化问题,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负向作用,而且过度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会抵消投资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理论模型,认为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开放贸易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型部门增长,并且带来金融体系的完善。相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依赖型部门萎缩,外部融资需求减少,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退化。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47个样本国家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的数据,结果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贸易开放促进发达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探析与现实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不同学者对金融协调界定的内涵外延等存在交叉和冲突,导致其诸多层面尚未达成共识,理论体系比较杂乱。此外,金融协调的中观视角研究还很薄弱。通过金融协调理论溯源、内涵、外延、分歧及共识探析,对金融协调理论进行梳理,框定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的研究主体与内容,同时凸显其实际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金融开放能够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也具有引发跨境资本流动失衡和波动性增加的风险,而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其金融开放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58个国家及地区1999-2016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流入、流出以及总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本身有可能造成跨境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失衡现象,并显著增加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风险,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失衡现象和波动性风险。因此,在扩大金融开放进程中,为获得跨境资本流动的积极效应,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向和资本波动性变化,提高国内金融发展水平,使之与金融开放水平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政府干预产生的信贷配给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两个命题.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政府隐性干预和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私营和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在西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对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effect of time-dynamic financial globalisation uncertainty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53 African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2000–2011.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s based on the Generalised Method of Moments with forward orthogonal deviation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are established. First, financial globalisation uncertainty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money supply, financial system deposits and financial size. Second, the uncertainty increases banking system efficiency, banking system activity and financial system activity. Moreover, the positive effects are consistently driven by above-median uncertainty levels. It follows that uncertainty in foreign capital flows may be a disguised advantage for domest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dealing with the substantially documented issue of surplus liquidity in Africa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dditionally, the sceptical view in the financial globalisation literature that ‘allocation efficiency’ is only plausible in the absence of uncertainty/instability is not substantiated by the findings. Justifications for the nexus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