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宁波通讯》2008,(7):11-11
杭州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是:按照“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率先实现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区域”的长三角地区总体定位,依托杭州处于长三角“地理中心”和交通枢纽的优势,立足“生活品质”的城市发展特色,以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为目标,着力构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长三角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相似文献   

2.
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和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中部崛起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开放进入新时期之后的必然要求。本报告试图通过深刻认识新时期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制造业发展的战略与全局意义,深入分析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制造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以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到浙江在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全球产业分工地位的大战略。从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要求看,环杭州湾产业带要建设成为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游憩休闲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中央在《规划》中同样对长三角进行了战略定位: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以此同时,规划也前瞻性的给这个制造业基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相似文献   

5.
金德水 《浙江经济》2003,(13):25-27
省委、省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培育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构筑接轨上海、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平台”的总体要求,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正确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加快建设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效途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也为宁波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中,“推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的表述尚属首次。这一方面,舟山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特殊意义突出表现为“四个结合”,即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结合,与能源资源战略储备中心建设相结合,与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与长三角全球重要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中其它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支撑,浙江“建设先进制造基地”的重大战略将失去基础,工业经济发展也将缺乏后劲。因此,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研究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战略思路和目标,实现浙江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许多趋势和特点,将给我市构筑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带来许多新机遇。宁波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实施产业立市战略,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着力打造环杭州湾重化工业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占恒 《浙江经济》2003,(13):36-37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构筑浙江产业发展新高地,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的一个深层问题是,如何认识和把握浙江制造业的先进性,尤其是如何根据国际经验和浙江发展阶段的变化,推动浙江经济逐渐由轻加工阶段向重化工业和高加工阶段转移,往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若干重化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提升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该文以长三角二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城市间与竞争力影响因素间互动作用的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采用“多维乘数法则”对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对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竞争力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级城市群竞争力协同增强,进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定量分析,采用对比研究,从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增长速度、产业绩效等方面,全面研究长三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及内部(两省一市)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上升期,但长三角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地位趋于下降;长三角两省一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在产业规模、经营绩效、综合竞争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分省市看,江苏和上海存在产业同构,而浙江与两地都不存在产业同构。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占有长三角两省一市一半产值左右,在江苏制造业产值中超过四成,在经营过程中,每家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最高,自有资金水平及流动资产水平也较高,实现利润率水平最高,体现了最强的竞争力。浙江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占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值的1/4,在浙江制造业产值中接近四成,在经营中,从业人员人均资产规模最高,人均产值也最高,实现了最高的产值税收贡献率,在两省一市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处于中间位置。上海装备制造业在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值中占1/4,在上海制造业中占近六成的产值,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最高,产值销售率也最高,但是利润水平最低。分子行业利润水平看,上海的仪器仪表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跳出制造业看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波  耿帅 《浙江经济》2003,(15):32-33
为了抓住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浙江省凭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依靠自身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适时地提出了“建设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综观近来社会各界对建设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讨论,往往是就制造业而论制造业,忽略了支撑性产业对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确定了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大省、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叫响“山东制造”品牌的发展战略。代表山东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大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研究山东制造业中大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遵循实用性、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利用可操作的统计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被称为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当今世界经济强国都把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宁波工业的主体,也是宁波的立市之本。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增强宁波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应根据宁波实际,确立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找准载体、抓手和动力,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打造宁波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宁波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就是要打造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新时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抓好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一体化:浙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军 《浙江经济》2010,(13):16-19
浙江应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已经不是“接轨”和“融入”,而应该是积极贯彻《长三角区域规划》,策应上海、联合江苏,共同打造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产业选择、基本思想及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专业化系数、市场占有率、产品出口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考察其制造业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抓好品牌建设,零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将上海建成中国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依靠产业集群化加快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加强城市间合作,促进地区制造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地区不应错过制造业发展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造业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但是,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在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竞争中,却处在一个弱势地位。能否借本轮国际制造业转移东风,提高其制造业实力,是关系环渤海地区未来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将结合国际制造业转移给环渤海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对策。国际制造业转移中的环渤海地区制造业最近一轮的国际制造业转移始于  相似文献   

20.
淮南市应立足现有产业经济特点,推进煤、电、化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亿吨煤基地、火电基地、华东煤化工“三大基地”建设,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积极促进与长三角地区的互动发展,抓住长三角地区能源紧缺的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三大基地”建设进程,为长三角地区提供能源支持。实现与长三角地区互动发展。在亿吨煤煤基地建设上,进一步加快已开工8对矿井建设。在千万千瓦火电基地建设上,加快田家庵电厂技改、平圩电厂二期工程,田集电厂一期、洛河电石三期建设进程,开工兴建凤台电厂一期工程以及瓦斯发电、低热值煤发电等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