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用电需求平稳增长,发电效率略有下降,电源投资速度持续放缓,行业经济效益较去年继续改善。整体上,2014年上半年我国电力整体呈现供需平衡态势,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需求仍将保持低速增长,整体电力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2.
2010年,电力行业企业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经受多重困难和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保障了电力经济平稳运行,全社会用电量经历了高位运行后的稳步回落,全年用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基建新增装机连续5年  相似文献   

3.
201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加快,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9041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非火电类型发电装机容量比重达到27.50%,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一、供电侧方面(一)全社会用电情况及用电效率分析1.分类用电情况:上半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6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3%,增幅同比减少2.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6.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8%;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04.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8%;第三产业用电量为  相似文献   

5.
中电联统计信息部2010年,电力行业企业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经受多重困难和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保障了电力经济平稳运行,全社会用电量经历了高位运行后的稳步回落,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87407万千瓦,同比增长10.23%;全年发电量366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2010年,电力行业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的状态,其中,新增装机将保持较大规模、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正>一、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特点今年一季度,在全球经济复苏、国民经济整体向好、工业平稳增长的宏观环境下,我国钢铁行业保持了生产同比增长、出口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由于产能释  相似文献   

8.
2008年,我国电力行业供需呈现“前紧后松”的特点,上半年供应吃紧,7月以后逐步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4268亿千瓦时,增长5.23%;受电煤等资源价格上涨以及工业用电量增速减缓影响,全行业利润下降,火电行业更是出现了整体亏损。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国轻工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由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恢复性增长和反弹,进入正常的平稳运行阶段。2011年,国内外市场环境继续得到改善,轻工行业年度工业总产值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是我国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一年。对“十二五”的持续发展十分关键。“十一五”期间,在行业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纺织工业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切为2011年和整个“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我国电力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供应能力稳步增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7%;全年新增发电生产能力9041万千瓦,至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比上年增长9.2%。展望2012年,全国电力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在5.14亿千瓦时,增长9.5%左右,至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4亿千瓦左右,全国电力供需仍然偏紧,区域性、时段性、季节性缺电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电力规模继续增大,结构有所改善,质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923亿千瓦时,基建新增装机容量9127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供电标准煤耗335克/千瓦时,线路损失率6.49%,  相似文献   

13.
农辕 《广西电业》2011,(2):6-10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实现回升向好后的平稳较快发展。能源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能源生产持续增长,在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能源需求增速稳中有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8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及2009年趋势预测。2008年,电力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前5个月全国电力供需矛盾一度较为突出。6月份以后,全国用电增幅开始回落,并逐月走低。10月份出现了199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1月份同比降幅更是高达8.1%,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电力供大于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4.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电力供应能力稳步增加,截至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1.45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2013年,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5%左右,在5.33万亿千瓦时左右;预计至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3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全年电力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东北和西北地区仍有电力富余,华东及华北地区的部分省份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有少量电力缺口。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8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攀升,电力企业抗旱救灾任务艰巨。在困难面前,以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为代表的广大电力企业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部署,齐心协力抗旱保电,支援地方抗旱救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1~7月,全国电力供需平衡.7月,受上年同期华东、华中等区域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量基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16个月以来新低,华东、华中大部分省份用电量出现负增长;轻工业用电增速低于重工业,制造业日均用电量比上月略有减少,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连续5个月高于上年同期,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同比明显放缓.7月,云南、四川水电装机增加,以及湖南、广西、贵州等省份上年同期来水偏枯、基数低,共同带动全国水电发电量高速增长;火电生产同比下降,共有17个省份出现负增长,其中华东五省全部负增长.1~7月,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需求增长缓慢,导致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均有所减少,其中核电利用小时下降较多.电网投资与上年基本持平,电源投资大幅下降.全国基建新增同比略有增加,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已经实现全部投产发电,7月底水电在建规模大幅缩小.7月,全国跨省区送电量、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快速增长,三峡电厂送出电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18.
1~8月,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8月,受气温偏低、上年同期基数高以及经济波动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出现2009年6月以来首次负增长(1、2月除外),华东、华中大部分省份用电量出现负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减少,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环比略有减少,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大幅回落.8月,受云南、四川水电装机增加,以及湖南、广西、贵州等省份上年同期来水偏枯、基数低等因素共同作用,水电发电量高速增长;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共有18个省份出现负增长,其中华东、华中各省全部负增长.1~8月,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导致除水电外各类型机组发电利用小时同比减少,其中火电、风电利用小时减少较多.电网投资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电源投资大幅下降.全国基建新增同比略有增加,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8月底水电在建规模大幅缩小.8月,全国跨省区送电量、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快速增长,三峡电厂送出电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后恢复正增长.  相似文献   

19.
牛辉 《轴承工业》2010,(2):12-15
一、2009年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在国家拉动内需各项政策的带动下,在轴承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轴承行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地走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笼罩下的2009年,但金融危机导致轴承出口下滑30%,轴承部分主机配套市场(如纺织机械、机床等)也因金融危机动力不足,仍然使轴承行业近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煤炭工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年。煤炭行业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煤炭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维护煤炭经济平稳运行,保障了国家煤炭稳定供应。全年完成煤炭产量37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36亿吨左右。在市场需求增幅回落、价格持续走低、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影响范围扩大和煤炭企业税费负担与历史包袱较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全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4万亿元,比2012年下降2.6%,利润总额2370亿元,同比下降33.7%。预测2014年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不排除个别煤种、部分时段会出现供应稳中趋紧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