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海关统计,自1999年以来,非洲原油一直占中国石油进口比例的20%以上,2005年后更是高达30%,非洲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地。中非之间的石油合作迅速发展,合作内容也从单一的石油贸易扩展到勘探开发领域。中国与非洲产油国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非洲已成为仅次于中东地区的中国第二大原油来源地.2005年中国共从11个非洲产油国进口原油,其中从安哥拉、苏丹、刚果(布)进口原油所占的比例最大.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勘探开发起步不久,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已经从苏丹辐射到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乍得、毛里塔尼亚、埃及、尼日利亚、加蓬、赤道几内亚、肯尼亚、安哥拉等14个国家,较大型的油气合作项目共有27个.中国石油企业在非洲石油项目合作中确立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赢得了项目所在国人民的广泛信任.中国虽然同大多数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友好,但进入非洲石油领域比较晚.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公司在规模、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使中非石油合作持续健康地发展,建议加大国家的统筹协调力度;完善和推广集勘探、开发和融资为一体的"安哥拉模式";加强与当地石油企业、欧美石油公司的合作;投资建设炼厂,实现海外石油基地的上下游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非洲石油勘探市场发展加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 《中国石化》2008,(9):67-69
非洲地区不仅有丰富的、已发现而未开采的油气资源,同时还具备发现世界级新油气田的巨大潜力。未来5年世界新增石油产量的1/4将来自非洲。非洲石油含硫量低、油质好、开采成本较低、投资回报率较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非洲国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在引进外资开发石油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球大石油公司正加紧开发非洲油气资源,非洲国家石油领域的国际合作正在深化,  相似文献   

4.
中非石油合作渐入佳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深化传统友谊.加强友好合作.2006年11月3日~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中国与来自非洲48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齐聚一堂。忆过去.谈合作.谋未来。中非企业代表经过两天的对话.签署了14项总金额约19亿美元的商务合同和协议.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保险等领域.涉及埃塞俄比亚、埃及、南非、尼日科亚等11个非洲国家。在此极具发展潜力的宏观背景下.中非石化领域的合作将愈加频繁,并更趋成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自1956年中国与埃及开启外交关系至今,在非洲53个国家中,已有48个国家与中国建交.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推进双方经济发展、谋求国际平等地位等方面,相互支持,情同兄弟.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非洲国家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中国政府也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就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提出了八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世界石油资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非洲以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巨大的开发潜力成为全球石油资源博弈的新焦点,也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战略区之一.但中非石油合作的环境却十分复杂,在某种意义上,环境关系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成败.文章就中非石油合作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非石油合作中的环境机会和环境威胁,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中国改善中非石油合作环境,加强中非石油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26日在约翰内斯埕出席第18届世界石油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涛称,中国在开拓国际石油市场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到目前为止已经与26个国家建立了石油勘探生产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尼日利亚、苏丹、阿尔及利亚和肯尼亚等14个非洲国家。尤其在苏丹,中国不仅帮助苏丹勘探开发石油资源,而且还建立炼油厂,培训苏丹石油技术人员,使苏丹成为非洲大陆的一个石油出口国。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中非石油合作的迅速发展,合作内容从单一的石油贸易扩展到勘探开发领域。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举行,54个非洲国家中,有53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此次峰会。在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提出,中国再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推动"八大行动"顺利实施,而这"八大行动"之一就包括支持中国企业以投建营一体化等模式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9.
非洲多数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总体滞后,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钢能力远不能满足发展所需;我国钢铁工业已经结束数量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深度调整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开展中非钢铁产能合作,既是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钢铁工业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从中非双边关系、非洲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中非钢铁产业互补优势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开展中非钢铁产能合作的潜力和空间,从中国、非洲和国际3个方面分析了所面临的障碍,并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推进中非钢铁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石油出口国与国际金融市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石油出口国通过石油出口积累的石油美元,一方面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为繁荣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中东、拉美、非洲等主要石油出口国和地区的经济、财政、对外贸易等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石油贸易收入减少,项目投资缩减,经济增长减速.俄罗斯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救助银行体系,稳定汇率吸引外资,向实体经济投资,以减税、国家贷款援助等方式帮助能源企业缓解资金压力,适度救助股市和楼市等.中东、拉美、非洲地区各产油国除了从金融、外汇、货币政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外,更多地强调加强地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主要石油出口国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有助于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稳定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昕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21-30,181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营,中国石油公司在原苏丹创建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了密切的石油合作关系。这对于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拓展在非洲地区的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原苏丹国家分裂后,种族宗教冲突加剧,加之领土边界争端和石油资源争夺以及相关国际因素,已经影响到既有合作利益。中国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国家分裂造成的合作困局,维护和扩大与南北苏丹的石油合作关系。中国海外石油合作项目大多处于动荡不安的国家或地区,维护在南北苏丹石油合作利益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油企积累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营,中国石油公司在原苏丹创建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了密切的石油合作关系.这对于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拓展在非洲地区的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原苏丹国家分裂后,种族宗教冲突加剧,加之领土边界争端和石油资源争夺以及相关国际因素,已经影响到既有合作利益.中国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国家分裂造成的合作困局,维护和扩大与南北苏丹的石油合作关系.中国海外石油合作项目大多处于动荡不安的国家或地区,维护在南北苏丹石油合作利益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油企积累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据委内瑞拉《石油世界》报道,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说,该公司时下正在考虑在刚果开发沥青砂,法国道达尔公司在这个非洲国家里是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公司。  相似文献   

14.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消费量增长最快的石油进口国。沙特需要为其巨大的能源储量寻找广阔的市场,中国需要海外能源满足经济增长的旺盛需求。正是这种互利互补关系推动着中国与沙特石油合作的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沙石油合作迅速发展;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与沙特在石油贸易、石油工程承包、炼油与石油化工领域的合作正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成功出访埃及、加蓬和阿尔及利亚三个非洲石油输出国,与三国加强了石油及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由此也可以反映出中国石油全球战略布局的一个侧面。这三个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都是石油。石油和天然气是埃及的重要出口商品,仅石油的出口创汇额就占该国全部创汇额的40%。  相似文献   

16.
加蓬是非洲撒哈拉以南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第三大产油国,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为25亿桶。加蓬的油藏埋深浅、油质轻、含硫低、自喷能力强、便于开采,且油田大都邻近海岸和港口,对吸引外资和石油出口运输十分有利。加蓬产出的原油,约90%出口海外。近年来,出于对石油产量下降和储量接替的担心,加蓬政府正为外国石油公司提供新区块和更为优惠的合同条款,同时,极力推行外资多国化的合作政策,以打破西方大国对其石油开发的垄断。加蓬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现任总统邦戈曾与我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因此双方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础。无论是从开展原油贸易还是从参与石油勘探开发来分析,中国与加蓬在油气领域开展合作都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非洲石油市场向纵深加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巍 《中国石化》2007,(11):51-53
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7%的非洲石油虽然替代不了中东原油,但开发潜力很大。截至2007年1月,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苏丹原油储量分别为415亿、362亿、123亿、80亿、50亿桶。据分析,未来5年世界石油产量增幅的1/4来自非洲。非洲石油含硫量低,油质好,开采成本较低.非洲地区的勘探成本平均每桶不到5美元,在利比亚,有的油区每桶石油开采成本仅一美元,因而投资回报率较高。欧美石油公司近年对非洲油气开发注入了巨资。美国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过去五六年在非洲投入了50亿美元,以后5年将再投200亿美元;壳牌石油公司今后5年对非洲油气投资将翻一番。  相似文献   

18.
汪巍 《中国石化》2010,(1):54-55
<正>非洲共有20个产油国,其中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埃及和利比亚5国的产量约占非洲石油总产量的85%,到2010年,非洲国家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近20%。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11%的非洲石油虽然替代不了中东原油,但非洲  相似文献   

19.
多元博弈中的非洲石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非洲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了1120亿桶,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约10%,估计2006年的日产量将达到1100万桶,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已经占到其进口量的16%,西非的尼日利亚就占了其中的一半。我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已经达到了35.30Mt,占进口总量的30%。我国的石油公司从1995年起参与了非洲的石油勘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应该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以取得更多的石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化》2005,(6):62-62
法国《费加罗报》5月12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4月份,美国国防部在尼日利亚主办了一个高级研讨会,议题是保证几内亚湾油田安全的种种方法。此举充分表明美国对非洲石油的兴趣越来越大。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美国在今后10年中要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口25%的石油,而目前为15%。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同期内将在该地区每年投资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